logo资料库

2002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2 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机读卷 共 50 分) 考生须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座位序号。 2.第Ⅰ卷有一道大题,共 4 页。答题前要认真审题,按要求认真作答。 3.第Ⅰ卷各题均须按要求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题号要对应,填涂要规范。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机读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收回。 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50 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 B.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急需扩大市场 C.中国开展禁烟运动 D.英国急于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2.近代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 A.林则徐 C.洪仁玕 B.魏源 D. 康有为 3.清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是在 A. 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法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 4.《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的内容是 A.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辟内河新航线 C.中国赔款数额巨大 D. 割让大片领土给日本 5.右图为英国侵占香港地区示意图。
19 世纪末,英国强行租占的香港新界是图中的哪一部分 A.① B.③ C.①② D.①②③ 6.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 A.《新学伪经考》 C.《变法通议》 B.《孔子改制考》 D.《应诏统筹全局折》 7.下列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B.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C.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D. 使义和团容易被清政府利用 8.《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A.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 B.西方列强开始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清末,传播广泛的《革命军》的作者是 A. 章炳麟 C.严复 B. 邹容 D.陈天华 10.1901 年,清政府“新政”的内容不包括 A. 派遣留学生 C. 奖励实业 B. 编练新军 D. 实行预备立宪 1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实现的历史作用是 A.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C.结束了封建统治 B.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D.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2.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目的是 A. 妄图独霸中国 C.与俄国争夺中国东北 13.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了 A. 新文化运动迅速发展 C. 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B. 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 支持北洋军阀政府 B. 列强忙于在欧洲争夺 D. 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14.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于 A.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 C. 辛亥革命期间 B. 洋务运动时期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5.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是 A. 京师同文馆 C.万本草堂 B. 时务学堂 D. 京师大学堂 16.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A. 实业救国 C.科学救国 B.民主和科学 D. 民主共和 17.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地点是 A. 上海 C.汉口 B.济南 D. 长沙 18.1925 年,掀起反帝斗争高潮的是 A.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19.下列各项与蒋介石有关的是 ①“中山舰事件” ③“二七”惨案 A. 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 ①②④ B. 香港海员罢工 D. 五卅运动 ②“整理党务案” 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0.国民政府形式上实现了全国统一的标志是 A. 张学良“东北易帜” C.北伐军占领北京 B. 中原大战结束 D. “宁汉合流” 2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要意义是 A.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 C.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22.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得到农民拥护和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共产党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农民理解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B.人民军队绝大多数是农民子弟 D.农民在国民党统治下无法生存 23.1933 年,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是 A.谢晋元 李宗仁 C.蔡廷锴 蒋光鼐 B.冯玉祥 吉鸿昌 D.张自忠 李济深 24.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会议是 A.中共三大 C. 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D.洛川会议 25.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A.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D.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26.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A.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C. 积极组织民众抗战 B. 军队奋勇抵抗日军的进攻 D.采取相同的战略部署 27.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是 A. 凇沪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B. 平型关战役 D.百团大战
28.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A. 没收地主土地,消灭地主阶级 C.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B. 限制富农,保存富农经济 D. 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9.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A. 巩固和扩大解放区 C.与国民党争夺中心城市 B. 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D. 保卫延安和中共中央 30.1947 年,粉碎了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A. 东北 中原 B.西北 华东 C. 陕北 山东 D.华北 华中 31. 标志国民政府覆灭的是 A.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 全国大陆解放 B.人民解放战争结束 D.新中国建立 32.抗战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的著名作曲家是 A. 聂耳 C. 贺绿汀 B. 洗星海 D.田汉 33. 新中国建国初期,三大运动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A.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 稳定了社会秩序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34.1953 年至 1956 年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包括 A. 农业 C. 资本主义工商业 B. 手工业 D. 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35.中共八大指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人民内部矛盾 B.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36.1964 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37.1975 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实际上是 A. 全面整顿国民经济 C.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B.稳定全国社会秩序 D. 为改革开放创造条件 38.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张 D. 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39.下列著名航海家中,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 A.迪亚士 C.达·伽马 B.哥伦布 D. 麦哲伦 40.吉伦特派当权时期,法国大革命取得的成果是 A. 发表《论法的精神》 C.制定《1791 年宪法》 41.美国诞生的标志是 B.革命群众攻占巴士底狱 D.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A.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的颁布 B.制宪会议发布《人权宣言》 D.《1787 年宪法》的制定
42.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交通工具有 ②汽车 ③蒸汽机车 ①轮船 A.①② ④飞机 C. ①③ 43.俄国 1861 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不包括 B.③④ D.②④ A.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C. 废除了农奴制度 B.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保留了封建残余 44.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A. 自然科学新发展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C. 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D. 美国、德国的成果尤为突出 4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是 A. 法德矛盾 C.英德矛盾 B.俄奥矛盾 D. 美英矛盾 46.下列革命斗争,结束了本国封建统治的是 A. 俄国十月革命 C. 中国五四运动 B.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D.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7.在对华问题上,与 1899 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一致的是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 48.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 整顿金融 C.缩减农业 B.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 D.政府对经济减少干预 49.下列各项,与联合国建立有关的是 ①《开罗宣言》 ②雅尔塔会议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③《联合国宪章》 ④不结盟运动 50.二战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其原因不包括 A. 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 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加剧对殖民地的掠夺 D.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北京市 2002 年夏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历史试卷 第Ⅱ卷(非机读卷 共 50 分) 考生须知 1. 考生要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区县名、学校名、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第Ⅱ卷包括三道大题,共 4 页。答题前要认真审题,按要求认真作答。 3.答题时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4.答题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 一、材料解析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运动波及 20 多个省、100 多个城市,比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五四运 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材料二 毛泽东曾经明确地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 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高中课本》 引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 下面是你参加“纪念五四运动”主题班会的发言,请完成。(8 分) (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联系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等相关史实。 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1919 年,五四运动在_________ 爆发,站在运动前列的是爱国________。 2.阅读下材料: 日本政府文部省审定通过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说成是至今事实不清的南 京事件。经历了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侵华老兵东史郎,为正视历史,反省战争争罪恶,发表 了自己的战时日记。但是,他却被告上法庭。日本法院判决东史郎败诉,理由是日本一直 没有证据证明有南京大屠杀。 日本政府对战争责任的暧昧态度,还表现在几届首相参拜供奉着东条英机等 14 名甲级 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2002 年 4 月 21 日,日本现任首相小泉竟然第二次参拜神社。 同样负有战争罪责的德国,对历史的反省与与日本截然相反。战后德国几届领导人在 不同时间、场合对德国在二战中的罪行表示过忏悔,其中勃兰特总理、科尔总理在波兰参 观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时,都曾双膝下跪…… 以上材料分别摘自苏智良著《日本历史教科书风波的真相》和新华社报道请 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大屠杀的真相,驳斥日本历史教科书对历史的歪曲。(3 分) (2)针对德、日政府在反省战争罪责方面的不同态度,结合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分 析日本政府关于历史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的立场所造成的影响。(5 分) 3.阅读下列材料: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 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 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 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1942 年 1 月 1 日签字于华盛顿 引自《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1)1941 年,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两个重要事件是________突袭苏联和________ 偷袭美国珍珠港。(2 分) (2)根据材料概括《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2 分,不得照抄原文)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对二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意义。(4 分) 二、问答题(本大题 12 分)
4.关于洋务运动,请回答: (1)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2 分)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 分) (3)你怎样评价洋务运动?(5 分) 三、问答题(选答题。从第 5 题、第 6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本大题 14 分。) 5.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之一。根据这一认识,请回答: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促成建立了哪三次统一战线?(3 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的三次统一战线,各发挥了什么重大历史作用?(3 分)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任务是什么?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爱国统一战线所发挥作用 的认识。(8 分)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理论,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回答: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什么?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5 分) (2)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确定这一目标的目的是什么?(4 分) (3)以近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为例(不少于两例),说明党中央决策的正确性。(5 分) 2002 年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答案 B 题号 11 答案 A 题号 21 答案 B 题号 31 答案 A 题号 41 答案 A 2 C 12 A 22 A 32 B 42 C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50 分) 8 3 C D 18 13 D D 28 23 B C 38 33 C B 43 48 B C 5 B 15 D 25 C 35 D 45 C 4 A 14 D 24 C 34 D 44 A 6 D 16 B 26 B 36 A 46 B 7 B 17 A 27 B 37 C 47 D 9 B 19 D 29 B 39 B 49 C 10 D 20 A 30 C 40 D 50 B 一、材料解析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北京 青年学生(2 分) 第Ⅱ卷 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 的历史任务;(2 分)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斗争,无产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 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使中国共 产党的建立有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3 分)五四运动的领袖人物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培 养了干部(1 分) 2、⑴ 1937 年 12 月,日军占领南京,30 多万中国人惨遭杀害;(1 分)经历了南京大屠杀 的日本侵华老兵东使郎,公开发表自己的战时日记,反省战争罪恶;(1 分)近年来,不断 有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址、遗骨、遗物被发现,还有一些亲眼目睹南京大屠杀的国际友人 公开发行自己的日记、图片等文献资料,揭露了事实真相,血的历史不容篡改(1 分) ⑵战后德国由于彻底清算了纳粹法西斯主义和人民的反省,德国历届政府一贯坚持反省战
争罪责的态度,取得了欧洲各国政府和人民的谅解;(1 分)战后日本由于受美国政府庇护, 日本军国主义思想被保留下来;(2 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的当今世界,日本政府 公开歪曲历史,否定战争罪行,逃避战争责任,严重伤害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加剧了 日本和亚洲各国人民的矛盾,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严重挑战。日本的倒行逆施,必然 遭到世界各国包括日本国内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强烈抗议和谴责,日本也必将自食恶果。 (2 分) 3、⑴德国 日本 (2 分) ⑵各签字国政府要共同斗争,彻底打败法西斯,保全各国的人权和正义;(1 分)各签字 国政府保证用全部力量同法西斯国家作战,不得与敌人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1 分) 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1 分)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促进了欧、 亚、非反法西斯战场的转折;(2 分)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1 分) 二、问答题(本大题 12 分) 4、⑴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2 分) ⑵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还兴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5 分) 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1 分)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2 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 分)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 分) 三、问答题(选答题。从第 5 题、第 6 题中任选一题,本大题 14 分) 5、 ⑴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2 分) ⑵促进国民革命(大革命)发展;组织全民族(全面)抗战;加速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进程。(3 分) ⑶历史任务:统一祖国,振兴中华(2 分) 发挥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进祖国统一事业,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3 分)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 构想,使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3 分) 6、⑴指导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 分)伟大决策:停止“以阶级 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的伟大决策。(3 分) ⑵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分)目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 分)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取得了许多成就,说明党中央决策的正确性。 (1 分)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 (2 分)城市的经济体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管理体制改变为宏观调 控的管理体制。(2 分)对外开放逐渐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新格局。(2 分)逐步建立了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中国加入 WTO,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 分)(第 3 问最多 不超过 5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