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吉林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4 吉林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与这首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 美援朝 3.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会师 4.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5.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6.与右图信息相符的地点是 A.沈阳 B.广州 C.深圳 D.上海 7.以 下 世 界 地
图代表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A B C 8.顺应了当地人民的渴望、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 9.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一则新闻,某国一对来自不同种族的青年情侣被村里人吊死,警方 表示,几乎全村老小反对他们的婚姻,认为是大逆不道,以上新闻很可能来 源于哪个国家 A.埃及 B.英国 C.印度 D.美国 10.早期的人类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下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A.金字塔 B.象形文字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 11.14—16 世纪为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的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马克思主义诞生
12.2013 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 165 周年,下列对该著作表述正确的是 ①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③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④总结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参加了同盟国集团,战争开始后又参加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意大利 14.“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出自于下列哪部著作 A.《神曲》 B.《最后的晚餐》 C.《哈姆雷特》 D.《物种起源》 15. 英国 1740 年生铁产量为 1.7 万吨,到 1840 年已达 140 万吨,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根 本原因是 A.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英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16. 右图是伦敦博物馆收藏的 1849 年用于农耕的蒸汽引犁 模型。下列对模型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它是当时对未来科技的想象 B.它以内燃机作为动力 C.它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D.它反映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17.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8.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的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 D.成立华约 19.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意 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了 13 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 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地化。这说明 A.区域集团化 B.政治多极化 C.产品单一化 D.经济全球化 20.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珍妮机的应用 B.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C.电力的应用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二、非选择题(5 小题,共 40 分) 21.观察四幅以红军长征中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 正确,正确的涂“√”,否则涂“×”。(5 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使红军跳出了国民党的包围。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打乱了国民党的追剿计划。 (3)图三反映的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5)上述图片涉及的地点都见证了长征历程的艰辛,唤起我们对长征的回忆。 22.阅读下列材料:(10 分) 材料一:19 世纪 70 年代后的德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一批重要的发明陆 续在德国诞生。 材料二:1919 年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屈辱和约,深深刺伤了德国人的民族感情,为下一次 战争埋下了隐患。 材料三:1970 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跪倒 在地。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意志。经过不懈的努力,二战后的德国创造了经 济奇迹,70 年代初人均工业产值,联邦德国位居世界第一。今天,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 重要成员国,它走上了通过振兴欧洲进而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大国崛起——德国》、《世界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德国在哪一次科技革命中“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举出与德 国相关的两项发明。(3 分) (2)材料二中的“屈辱和约”和“下一次战争”分别指什么?(2 分) (3)材料三中德国总理的“一跪”代表德国对战争怎样的态度?战后德国创造的经济奇迹 得益于美国哪一政策的援助?今天的德国借助哪一组织进一步实现其强国之路。(3 分) (4)德国的发展历程带给我们怎样的反思?(2 点即可,2 分) 23. 2013 年 6 月 7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举行会晤。习近平表 示:“中国梦与美国梦相通”。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独立之梦】(1)中美两国在历史上都曾担负着实现民族独立的重任,美国最终实现国家独立 和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分别始于哪一事件?(2 分) 【统一之梦】(2)19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通过哪一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今天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我国正为哪一地区的回归而 努力?(2 分)
【改革之梦】(3)20 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进行了怎样的抉择?20 世纪七十 年代以来,中国实现经济上的腾飞源于哪一伟大决策?(2 分) 【合作之梦】(4)40 多年前,哪一事件标志中美领导人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当 前两国关系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 点上,你认为中美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交流合作?(3 点即 可)(4 分) 【历史启示】(5)中国与美国“逐梦”的过程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2 分) 24.在新中国的美丽画卷上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第一”、“首次”。以下是政治、经济、 科技、外交等领域部分成就的描述。 它是“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它是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它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它使五星红旗从此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它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首次伟大实践
请以《永远铭记的“第一”》为题,写出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五个相关成就,并分别概 括出各自的影响,同时谈谈这些“第一”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 字数不少于 250 字。(13 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D 2.A 3.C 4. B 5.B 6.C 7.B 8.D 9.C 10.D 11.A 12.C 13.D 14.D 15.C 16.D 17.B 18.A 19.D 20.D 二、非选择题(4 小题,共 40 分) 21. ××√×√(5 分) 22. (1)第二次工业革命 内燃机 汽车 发电机 飞艇(两点即可)(3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