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真题及
答案
一、 基础知识。 (共 11 题;共 100 分)
1. (5 分) 请端正、美观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 (8 分) 拼拼写写我能行!
zhàn
lán
jiē
fang
dīng
zhǔ
hīu
huǐ
yuán
g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zhǔ
xí
qǐ
chāng
ān
wēi
shú
xī
xiàn
m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6 分) 查字典
废
音节 ________ 音序 ________ 部首 ________ 笔画 ________
结
构 ________
4. (4 分) (2018 五上·涡阳期末) 辨字组词。
窃________
班________
芬________
墟________
窍________
版________
吩________
虚________
5. (8.0 分) 读一读,把加下划线的的词语换成别的词语,意思不变。
(1) 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
用劲扳住。
________
________
(2)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 , 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________
(3) 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________
6. (7 分) 我能给字组更多的词。
酒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务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 (5 分)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 ①采菊东篱下,1。
②2 , 夜静春山空。
③3 , 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
黄梅时节家家雨,4。
(2) 默写《乡村四月》。
乡村四月
8. (8 分) (2020 六下·期中) 判断正误。
(1) 读名著,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2) 《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忙碌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
时间不够用的无奈和惋惜。
(3) 《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中的鲁滨逊是一个冒险家和航海家,他独自一人在一座荒
岛上生活了 28 年以后被救,终于回到了英国。
(4) “耄耋老人”指的是 100 岁的老人。
9. (6 分) (2019 六下·东莞) 语文实践。
快乐的暑假马上就要到了,李明计划去南岳游玩,他预订了一张高铁票(如下图)。请你
仔细看图,完成下面填空:
(1) 这趟列车从________站出发,目的地是________站。
(2) 箭头所示,车票右下角的图形叫________,它是一种近年来广泛运用的信息存储、
传递和识别技术。
10. (13.0 分) (2020 五上·集美期中) 阅读一:
概说圆明园
圆明园是清代的御苑,其基址为明代皇亲国戚的故园遗址。1709 年,即康熙四十八年
开始修整旧园,后被赐予皇四子胤祺(即雍正),并题名为“圆明园”。1725 年,雍正即位
的第三年,扩建圆明园,增建殿堂和楼阁,作为听政之所。乾隆即位后,六次巡游江南,喜
江南湖山之美,将所见的名园胜景,绘制成图,仿置园中。历经嘉庆、道光、咸丰三个朝代,
益发辉煌,整个园区占地 5200 余亩,建筑面积近 16 万平方米,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
前后经历 150 余年,先后建成“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个主要部分。因“圆明园”
建置最早,规模最大,又是外朝内寝区,所以习惯上将三园统称为“圆明园”。
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多取自神话中的仙宫幻境,或仿历代著名山水画中的深山幽谷,或
采取江南绮丽多姿的名园胜景,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建
筑集大成者。
这座大型行宫御苑,是封建帝王的宫苑,皇帝和他的后妃们,在园中过着挥金如土的奢
侈生活,园外兵营林立,没有皇帝的特别赏赐,就是那些封疆大吏,也不得擅自人园游览。
1897 年,李鸿章自西欧回国,前往颐和园朝见慈禧,受到慈禧的赏赐。他在宴饮听戏之后
私带几名手下游览圆明园废址。虽然当时的圆明园已被英法联军焚毁,成为废墟,但仍然是
皇家禁苑,像李鸿章这样的宠臣,也因私闯禁苑的罪名,受到罚俸处分。
今天驰誉世界的颐和园,不过是圆明园的-个外围园林,由此可以想象昔日的圆明园该
是何等宏伟和壮观,而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片废墟。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根据当时的-位英国军官回忆:“9 月 4 日,联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
自由抢夺,每个人都腰囊累累,满载而归。”当英军吹集合号时,一个师的军队,每个团能
准时报到者不到 10 人,余下的仍在抢掠之中。1861 年 1 月 14 日,英国《泰晤土报》刊载
了以《北京和平》为题的通讯,其中谈到当时圆明园被掠夺的情况时说:“在场的每个军人
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家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
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
竟被打碎了。”掠夺后,指挥官就下令焚烧圆明园。英国人温华尔曾经做过这样的描述:“两
天两夜的大火熊熊地烧着,仿佛一张幔子罩着整个圆明园,并且随着大风,烟雾吹过联军驻
扎的营盘,蜿蜿蜒蜒到了北京,黑云压城,日光湮没,看起来仿佛是长期的日食。”这一页
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
(1) 第 2 自然段描写圆明园建筑的诸多艺术特点,是为了(
)
A . 表现圆明园的修建过程十分艰难。
B . 感慨封建帝王不顾百姓疾苦大兴土木。
C . 表明圆明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
D . 赞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的辛勤劳动。
(2) 本文最后一自然段描述了(
)。
A . 英法对我国的侵略与掠夺
B . 圆明园的今昔对比
C . 圆明园被掠夺与焚烧的经过
D . 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3) 第 4 自然段中画“
”的部分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 举例子
B . 列数字
C . 作比较
D . 打比方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第 1 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始建、修建、扩建等情况。
B . 第 2 自然段介绍圆明园富丽堂皇的建筑特点。
C . 本文在篇章结构上运用的是总分总的写作形式。
D . 本文没有具体介绍圆明园的内部结构和轮廓。
(5)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 圆明园始建于 1709 年,前后经历了 150 余年建成了“圆明三园”。
B . 1897 年李鸿章因私带了几名手下游览圆明园废址而受到罚俸处分。
C . 1861 年 1 月 14 日,英国《泰晤士报》刊载了圆明园被掠夺的情况。
D . 186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洗劫并被抢掠一空。
(6) 文中“整个园区占地 5200 余亩,建筑面积近 16 万平方米,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
筑面积。”这句话中“近”字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7) 圆明园的毁灭,中国永远的痛,历史的悲惨我们不能忘记。“少年强,则国强”,
作为当代中国少年,你可以为祖国做些什么呢?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
11. (30 分) 习作。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
发挥想象,把自己想象成另一个事物,可以是一朵云、一棵树,也可以是一条蚯蚓,一
只可爱的小猫……题目自拟,字数在 450 字以上。
一、 基础知识。 (共 11 题;共 100 分)
参考答案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答案: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