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上半年天津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D)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B)。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B)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5、(C)是全部教育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6、学校教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功能即指的(D)。
A.发展性功能
B.个性化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7、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
A.认知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8、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
立的课程理论是(D)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9、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
属于(A)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0、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B)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二、填空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__萌芽____阶段、___创立___阶段和___发展___阶段。
2、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___教学活动___
实现的。
3、发现学习模式是提出的___布鲁纳___。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___遗传___,___环境___和____教育__。
5、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___奴隶社会初期___出现。
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是 德育 ,智育 ,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7、1902 年通过了“___壬戌___学制”,它基本是参照__美国____的学制制订的,通常又称
““六三•三””新学制,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8、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备课 ,上课,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四个发展阶段。
9、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 实用性 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和等指标衡量测
验的质量。
10、学校咨询与辅导一般可分为__缺陷矫正____,___早期干预___,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三
种。
三、不定项选择题
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AC
A.发展方向
B.发展阶段
C.发展结果
D.发展进程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B
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教学工作
C.校外活动
D.教师的培养工作转自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ABCD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ABCD
A.教育目的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儿童的年龄特征
D.教师实际水平
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C
A.《论语》
B.《理想国》
C.《学记》
D.《大教学论》
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C
A.热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团结互助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A
A.备课
B.排课表
C.批改作业
D.教研活动
9、课的类型是根据()来确定的。AB
A.教学目的
B.课的具体任务
C.学科特点
D.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电化教学
B.复式教学
C.课堂教学
D.现场教学
1、AC 2、B 3、ABCD 4、ABCD 5、A 6、C 7、C 8、A 9、AB 10、C
四、解释名词
1、教育目的
2、教学大纲
3、集体舆论
4、德育目标
5、教学策略
五、简答题
1、学校教育产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2、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3、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4、如何培养班集体?
六、论述题
1、班主任如何去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
2、教师如何上好课?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D 2、B 3、C 4、B 5、C 6、D 7、A 8、D 9、A 10、B
二、填空
1、萌芽创立发展
2、教学活动
3、布鲁纳
4、遗传环境教育
5、奴隶社会初期
6、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7、壬戌美国“六三•三”
8、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
9、实用性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10、缺陷矫正早期干预
三、不定项
1、AC 2、B 3、ABCD 4、ABCD 5、A 6、C 7、C 8、A 9、AB 10、C
四、解释名词
1、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
量规格。
2、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3、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
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
教育的主要手段。
五、简答题
1、①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能够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从事专门的
教育工作。
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
③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进行传递。
④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有了书面记载,促进了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2、教师工作性质任务和工作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③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④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⑤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相结合。
3、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
综合课的结构:①组织教学②复习检查③讲授新教材④巩固新知识⑤布置家庭作业
4、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②培养选拔班级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的核心。
③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④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促进集体的发展。
六、论述题
1、提示:问题有:①重知识轻能力②片面追求分数③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④制约教学改革。
改革做法:①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②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③从侧重区
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