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中国电音市场洞察报告-尼尔森-放刺-201903.pdf

第1页 / 共57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5页 / 共57页
第6页 / 共57页
第7页 / 共57页
第8页 / 共57页
资料共5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中国电音市场洞察报告》
本报告通过对B端行业参与者及C端消费者的定性(深访、座谈 会)和定量(在线问卷)研究,以C端电音爱好者是谁、他们如何听 电音、消费什么电音相关产品为主线,试图描绘中国电音市场的 现状及未来潜力空间 研究执行:尼尔森 电 音 行 业 生 态 圈 资金 赞助商 品牌方 投资方 内容 经纪公司 音乐制作 产品 电音节主办方 电音教育机构 内容运营/发行 跨界合作 B 端 消费者 C 端 1
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三线城市 四线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省会城市、天津、重庆 除上述城市之外的地级市 县级市、县、乡镇 兴趣爱好包括听音乐, 且经常听的音乐类型包括电音, 且听电音的行为不能仅听推荐歌单中包含的电子音乐, 且接触电音时间在3个月以上, 且听电音的频率每周至少2-3次, 且平均每次听电音的时长在10分钟以上 至少主动搜索某一曲风的电音,且最近一年花费1000以上 至少主动搜索某一曲风的电音,且至少每天听一次电音,且 时间超过30分钟 消费重度电音爱好者和时间重度电音爱好者,均属于重度 电音爱好者 非重度电音爱好者均属于泛电音爱好者 2
在全球电子音乐产业年产值趋稳的情况下,中国电子音乐用户规 模、电子音乐节数量、电子音乐线上播放量均以高年复合增长率 逐年递增,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电音爱好者呈现年轻化和男性化的特点,以白领和学生为主,他 们兴趣多元,生活充实,认同潮流文化的个性和先锋 电音爱好者中,重度电音爱好者占比57%;他们更男性化、更年 轻,学生和白领群体占比更高,收入水平也更高,同时比泛电音爱 好者更喜欢去酒吧、夜店,参加派对和演出等社交性活动 “放松心情”和“享受氛围”是电音爱好者听电音的主要原因; House Music、Bass Music是更受喜爱的电音风格 3
多数电音爱好者接触电音有一定年限,在听电音上整体表现出高 频、长时的特点 在听电音的行为上电音爱好者普遍更为主动;特别是重度电音爱 好者,比泛电音爱好者更倾向于根据电子音乐风格和特定DJ的歌 单/专辑主动搜索,对电子音乐更依赖,考虑到电子音乐现场的意 愿更强 电音在爱好者不同情绪状态和不同生活场景中全面渗透,重度电 音爱好者听电音的场景更多元,意味着电音可以跨界合作的领域 越来越广泛 90%的电音爱好者主要通过音乐类APP听电音;重度电音爱好者 比泛电音爱好者更倾向于到电音现场听电音 4
电音爱好者对电音相关领域的消费热情及消费意愿高,消费能 力强 电音爱好者在电音领域的消费线上线下全面覆盖 电音爱好者对跨界产品的高兴趣度,使线下消费有望成为产业 新一轮增长点 5
关键词:电音爱好者综合体验诉求凸显 电音爱好者对电音节的认知、关注和参与度较高;现场气氛、音质/舞 美效果和演出阵容是吸引他们到电音节现场的主要因素,各方面的 综合体验驱动电音爱好者的参与 国内电音节存在模式同质化、市场对DJ的认知和认可更多局限于百 大DJ导致风格单一、受众品牌意识薄弱等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政策 风险大、场地审批难、运营成本高、本土优秀人才匮乏、获取投资难 度大、现场服务体验差等痛点 发展预期:介绍和引进更加多样化的音乐风格和艺人,改变市场由百 大DJ主导的现状,引导市场走向多元化;把电音节作为产品,设计先 行,为参与者提供包括欣赏和参与的综合体验;打造本土品牌(IP), 培养高忠诚度受众;倡导电音派对文化/生活方式体验 6
关键词:电音教育有市场,可反哺产业良性发展 电音爱好者系统化学习电音的意愿高,同时行业优秀人才短缺,电音教 育市场有需求 电音教育是产业链中现金流较好的环节,抗风险能力强,可以支持企业 的线性增长,同时也是行业的发展基石,能有效反哺行业其他环节 未来可以通过与国外知名电音培训学校联合办学的形式,提供分别面向 从业者和爱好者的系统化的电音课程 具有系统化学习体系和国家教育资质认证的电音教育机构将更受欢迎 7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