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舞蹈史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年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舞蹈史考研真题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隋朝宫廷部伎乐舞有七部伎、九部伎和十部伎。 2、历史上最早关于“气”与“舞蹈”关系的论述出自钟峠。 3、《龙舞》是属于象物类的民间舞蹈。 4、《黄獐》是为纪念在黄獐谷阵亡的将士而作。 5、竹竿子是大曲歌舞中手执竹竿,指挥舞队进出场并念诵致词的人。
6、《翳乐》是汉代的舞蹈,舞者执翳而舞。 7、汉代巾袖舞一脉相承于细腰长袖的“楚舞”。 8、《高昌乐》是唐代的部伎乐舞,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 9、转踏又叫传踏,是唐代的歌舞形式,表演时载歌载舞。 10、《釆莲队》是宋代小儿队中的队舞节目。 11、踏歌的主要特点是歌唱、踏地与舞袖。 12、《圣寿乐》宣扬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
13、《帽鶴舞》是唐代模拟飞鸟动态的舞蹈。 14、伴随性表情身段是指戏曲舞蹈中属于程式动作的身段。 15、宋代瓦舍中专门表演百戏杂剧的场所叫“勾栏”。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6、《南诏奉圣乐》. 17、舞以象功德
18、《建鼓舞》 19、傩祭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20、简述宋代队舞的表演程式。 21、简述魏晋南北朝舞蹈的独立性与表现性态势。 22、简述汉代《盘鼓舞》。 23、简述秧歌的历史发展与具体节目。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 24、试述龟兹乐舞的舞蹈特征。 25、试述戏曲对传统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