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基于IP的物联网架构、技术与应用.pdf

第1页 / 共355页
第2页 / 共355页
第3页 / 共355页
第4页 / 共355页
第5页 / 共355页
第6页 / 共355页
第7页 / 共355页
第8页 / 共355页
资料共35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内容提要
关于作者
译 者 序
序 言
前 言
目 录
第一部分 架构
第1章 什么是智能物件
1.1 智能物件从何而来?
1.2 对智能物件的挑战
1.3 小结
第2章 IP协议架构
2.1 引言
2.2 从NCP到TCP/IP
2.3 基本的TCP/IP架构设计原理
2.4 跨层优化的关键问题
2.5 IP分层对智能物件网络至关重要的原因
2.6 小结
第3章 智能物件问什么要采用IP协议
3.1 互通性
3.2 一个发展中的通用架构
3.3 架构的稳定性和普遍性
3.4 可扩展性
3.5 配置和管理
3.6 痕迹小
3.7 还有什么其他选择
3.8 为什么网关不好?
3.9 小结
第4章 用于IOT的IPv6协议
4.1 引言
4.2 IPv4地址空间的耗尽
4.3 NAT:IPv4地址枯竭的一个(临时)解决方案
4.4 架构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路由
5.1 IP网络中的路由
5.2 LLN中的路由特性
第6章 传输协议
6.1 UDP
6.2 TCP
6.3 用于智能物件的UDP
6.4 用于智能物件的TCP
6.5 小结
第7章 服务发现
7.1 IP网络中的服务发现
7.2 服务发现协议
第8章 智能物件的安全性
8.1 安全的3个属性
8.2 通过隐匿实现安全
8.3 加密
8.4 智能物件的安全机制
8.5 IP体系架构上的安全机制
第9章 智能物件Web服务
9.1 Web服务基本概念
9.2 智能物件Web服务的基本性能
9.3 一个智能物件web服务的例子
第10章 智能物件网络连接模型
第二部分 技术
第11章 智能物件的硬件和软件
11.1 硬件
11.2 智能物件软件部分
11.2.1 智能物件的操作系统
11.2.2 多线程编程与事件驱动编程的比较
11.2.3 内存管理
11.2.4 展望:宏编程、JAVA
11.3 能量管理
第12章 智能物件的通信机制
12.1 智能物件的通信模式
12.2 物理通信标准
12.3 IEEE802.15.4标准
12.4 IEEE802.11和Wi-Fi
12.5 电力线通信(PLC )
第13章 uIP-轻量的IP协议栈
13.1 运行原则
13.2 uIP内存缓冲器管理
13.3 uIP应用程序接口
13.4 uIP协议实现
13.5 内存占用空间
第14章 标准化
14.1 引言
14.2 IETF
14.3 和智能物件IP有关的工作组
第15章 智能物件网络中使用IPv6
15.1 智能物件网络中使用IPv6?
15.2 IPv6包的头
15.3 IPv6寻址架构
15.4 IPv6中的ICMP协议
15.5 邻居发现协议
15.6 负载平衡
15.7 IPv6自动平衡
第16章 6LoWPAN适配层
第17章 智能物件网络中的RPL路由
17.1 简介
17.2 什么是低功耗有损网络
17.3 路由需求
17.4 智能物件网络中的路由度量
17.5 目标功能
17.6 RPL:为智能物件网络设计的新的路由协议
17.6.1 协议综述
17.7 小结
第18章 IP智能物件联盟
18.2 IPSO联盟
第19章 非智能物件技术
19.1 Zigbee
19.2 Z-Wave
第三部分 应用
第20章 智能电网
20.1 简介
20.2 术语
20.3 核心网格监视和控制
20.4 智能计量(NAN )
20.5 HAN
20.6 小结
第21章 工业自动化
21.1 机遇
21.2 挑战
21.3 使用案例
21.4 小结
第22章 智能城市与城市网络
22.1 介绍
22.2 城市环境监测
第23章 家庭自动化
23.1 简介
23.2 主要应用及案例
23.3 技术挑战和网络特征
第24章 楼宇自动化
第25章 建筑物健康 监测
25.1 简介
25.2 主要应用和案例
25.3 技术挑战
25.4 数据采集与分析
第26章 集装箱跟踪
参考文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