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0年上海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得零分。 1.已知向量 2.函数 y  3.圆锥曲线 4.计算: ( lim n  2 ( x log 2  12OA 2 1 x  3 x  )1  16 n ) 2 n  x   2  b n  2 y 9 的定义域为  1 的焦点坐标是 。 。 。 2000 年上海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有 22 道试题,满分 150 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 48 分)本大题共有 12 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 4 分,否则一律 、 OB  ,3 m ,若 OA  AB ,则 m 。 5.已知 )( xf 的反函数为 f  )(1 x ,若 y  f )(1 x 的图象经过点 )2,5(Q ,则 b 。 6.根据上海市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的市政府工作报告,1999 年上海市完成 GDP(GDP 是指国内生产总值) 4035 亿元,2000 年上海市 GDP 预期增长 9%,市委、市府提出本市常住人口每年的自然增长率将控制在 0.08%, 若 GDP 与人口均按这样的速度增长,则要使本市年人均 GDP 达到或超过 1999 年的 2 倍,至少需 年。 (按:1999 年本市常住人口总数约 1300 万) 7.命题 A:底面为正三角形,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中心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命题 A 的等价命题 B 可以是:底面为正三角形,且 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8.设函数 v  )(xf 是最小正周期为 2 的偶函数,它在区间[0,1]上的图象为如图所 示的线段 AB,则在区间[1,2]上, )(xf = 。 9.在二项式 ( x 11)1 的展开式中,系数是小的项的系数为 。(结果用数值表示) 10.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旗帜各 3 面,在每种颜色的 3 面旗帜上分别标上号码 1、2 和 3,现任取出 3 面,它们的颜色与号码不相同的概率是 。 11.图中阴影部分的点满足不等式组 5 y x  2 6 x y  0 ,0 y x        值的点的坐标是 。 ,在这些点中,使目标函数 k  6  x 8 y 取得最大 12.在等差数列 na 中,若 10 a 0 ,则有等式 a 1  a 2    a n  a 1  a 2    a 19  n ( n  ,19 Nn  ) 成立, 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在等比数列 nb 中,若 9 b 1 ,则有等式 成立。
二、选择题(本大题满分 16 分)本大题共有 4 题,每题都给出代号为 A、B、C、D 的四个结论,其中有且 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必须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圆括号内,选对得 4 分,不选、选错或者选出的代号 超过一个(不论是否都写在圆括号内),一律得零分。 13.函数 y  sin( x   )( 2 x [   ]) 2 2 , 是 (A)增函数 (B)减函数 (C)偶函数 (D)奇函数 [答]( ) 14.设有不同的直线 a 、b 和不同的平面 a 、、,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1)若 aa // , ab // ,则 ba // 。 (2)若 aa // , //a ,则 //a 。 (3)若 a ,  ,则 //a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15.若集合  yy |  x .3  . TRx   yy |  S   2 x  ,1  则, Rx TS  是 (A) S (B)T (C) (D)有限集 1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A)若点 )(2,( aaaP )0 为角 a 终边上一点,则 sin a 52 5 。 (B)同时满足 sin a  1 2 , cos a  3 2 的角 a 有且只有一个。 (C)当 1| | a 时, tg (arcsin a ) 的值恒正。 (D)三角方程 tg ( x   ) 3  的解集为 | xx 3  , k  k  Z 。 [答]( ) [答]( ) 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 86 分)本大题共有 6 题,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写出必要的步骤 17.(本题满分 12 分) 已知椭圆 C 的焦点分别为 )0,22(1 F 和 )0,22(2F ,长轴长为 6,设直线 y 2 x 交椭圆 C 于 A、B 两点, 求线段 AB 的中点坐标。 [解] 18.(本题满分 12 分) 如图所示四面体 ABCD 中,AB、BC、BD 两两互相垂直,且 AB=BC=2,E 是 AC 中点,异
面直线 AD 与 BE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arccos 10 10 ,求四面体 ABCD 的体积。 [解] 19.(本题满分 14 分)本题共有 2 个小题,第 1 个小题满分 6 分,第 2 小题满分 8 分。 已知函数 )( xf  2 x  ax  2 x , x  ,1[  ] 。 (1)当 1a 2 时,求函数 )(xf 的最小值。 (2)若对任意 x ,1[  ] , )( xf 0 恒成立,试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解](1) [解](2) 20.(本题满分 14 分)本题共有 2 个小题,第 1 小题满分 4 分,第 2 小题满分 10 分。 根据指令 ) ,( r ( r ,0  180     180  ) ,机器人在平面上能完成下列动作:先原地旋转角度(为正 时,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为负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再朝其面对的方向沿直线行走距离 r 。 (1)现机器人在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且面对 x 轴正方向,试给机器人下一个指令,使其移动到点(4, 4)。 (2)机器人在完成该指令后,发现在点(17,0)处有一小球正向坐标原 点作匀速直线滚动,已知小球滚动的速度为机器人直线行走速度的 2 倍,若忽 略机器人原地旋转所需的时间,问机器人最快可在何处截住小球?并给出机器 人截住小球所需的指令(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解](1) [解](2) 21.(本题满分 16 分)本题共有 3 个小题,第 1 小题满分 4 分,第 2 小题满分 6 分,第 3 小题满分 6 分。 在 XOY 平 面 上 有 一 点 列 , baPbaP 1 ), ( ( , 1 1 2 2 ),  , 2 , baP n ( n ),  , n 对 每 个 自 然 数 n , 点 nP 位 于 函 数 y  2000 ( a 10 x 0()  a )10 的图象上,且点 nP ,点 )0,(n 与点 ( n )0,1 构成一个以 nP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1)求点 nP 的纵坐标 nP 的表达式; (2)若对每个自然数 n ,以 nb , 1nb , 2nb 为边长能构成一个三角形,求 a 的取值范围; (3)设 c n  (1 bg n )( Nn  ) ,若 a 取(2)中确定的范围内的最小整数,问数列 nc 前多少项的和最大?试 说明理由。 [解](1) [解](2)
[解](3) 22.(本题满分 18 分)本题共有 3 个小题,第 1 小题满分 5 分,第 2 小题满分 5 分,第 3 小题满分 8 分。 已知复数 z 0 1  mmi (  ),0 z  x yi 和,其中 , , yxyx ,  均为实数,i 为虚数单位,且对于任意复数 z , 有 zw  0  iy z x , | w  |2| z | 。 (1)试求 m 的值,并分别写出 x 和 y 用 x 、 y 表示的关系式: (2)将( x 、 y )用为点 P 的坐标,( x 、 y )作为点Q 的坐标,上述关系式可以看作是坐标平面上点的 一个变换:它将平面上的点 P 变到这一平面上的点Q 。 已知点 P 经该变换后得到的点Q 的坐标为 )2,3( ,试求点 P 的坐标; (3)若直线 y  上的任一点经上述变换后得到的点仍在该直线上,试求 k 的值。 kx [解](1) [解](2) [解](3) 说明 200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数学试卷(文史类)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本解答列出试题的一种或几种解法,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所列解法不同,可参照角答中评分标准的精神进 行评分。 2.评阅试卷,应坚持每题评阅到底,不要因为考生的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该题的评阅,当考生的解答 在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了后继部分,但该步以后不解答未改变这一题的内容和难度时,可视影响程度决定反面 部分的给分,这时原则上不应超过后面部分应给分数之半,如果有较严重的概念性错误,就不给分。 3.第 17 题至第 22 题中左端所注的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该题的累加分数。给分或扣分均 以 1 分为单位。 解答 一、(第 1 题至第 12 题)每一题正确的给 4 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3.(-4,0),(6,0) 4. 2e 6.9 7.侧棱相等/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相等/…… 8. x 1.4 5.1 9.-462 2. 1( 2 )3, 10. 1 14 bb 21 12. bb 21  b n  11.(0,5)  b 17  n ( n  ,17 Nn  ) 二、(第 13 题至第 16 题)每一题正确的给 4 分。 题号 13 代号 C 14 A 15 A 16 D 三、(第 17 题至第 22 题)
17.[解]设椭圆 C 的方程为 2 2 x a  2 2 y b  1 由题意 3a , 22c ,于是 1b 。 ∴椭圆 C 的方程为 2 x 9 2  y  1 …(2 分) …(4 分) 由     y 2 x 9  x y 2  2  1 得 10 2 x  36 x  27  0 因为该二次方程的判别 0 ,所以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不同交点。 …(8 分) 设 则 ), 1 , 1 ( ( xByxA 2 18 5  x  x 1 2 , y 2 ) , 故线段 AB 的中点坐标为 9( 5 1, 5 ) …(12 分) 18.[解法一]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 分) 由题意,有 )0,2,0(A , )0,0,2(C , )0,1,1(E 设 D 点的坐标为 ),0,0( z ( z )0 , 0.1.1BE  , 则 AD   ,2,0  z …(6 分) 则 AD  BE  2  4  2 z cos   2 , 且 AD与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BE arccos 10 10 。 ∴ 2 cos   得 4z VABCD 又 2  2 z 4  1 10 ,  1 6 AB  BC  ,故 BD 的长度是 4, …(10 分) 因此四面体 ABCD 的体积是 , , …(12 分) BD 8 3 [解法二]过 A 引 BE 的平行线,交 CB 的延长线于 F,∠DAF 是异面直线 BE 与 AD 所成的 角。 ∴∠DAF= arccos 10 10 , …(4 分)
∵E 是 AC 的中点,∴B 是 CF 的中点, AF=2BE= 22 。 …(6 分) 又 BF,BA 分别是 DF,DA 的射影,且 BF=BC=BA, ∴DF=DA 三角形 ADF 是等腰三角形, …(8 分) AD=  cos AF 2 V ABCD故 1 DAF  1 AB 6   20 ,  BC  BD 因此四面体 ABCD 的体积是 8 3 19.[解](1)当 1a 2 时, )( xf  x 1 2 x  2 , )(xf 在区间[ ,1 ]上为增函数, )(xf 在区间[ ,1 ]上的最小值为 f )1(  (2)[解法一]在区间的[ ,1 ]上, 7 2 …(10 分) …(12 分) …(3 分) …(6 分) )( xf  2 x  ax  2 x  0 的恒成立 设 y  2 x  2 , xax   ,1[  ] ,  x 2 2 ax  0 恒成立, …(8 分) y  2 x  2 ax  ( x  )1 2  a 1 递增,∴当 1x 时, y  3 a , min …(12 分) 于是当且仅当 y min  3 a 0 时,函数 )( xf 0 恒成立, 故 3a (2)[解法二] )( xf  x a x  .2 x  ,1[  ] , …(14 分) 当 0a 时,函数 )(xf 的值恒为正, …(8 分) 当 0a 时,函数 )(xf 递增, 故当 1x 时, )( xf  3 a 0 , min …(12 分) 于是当且仅当 )( xf min  3 a 0 时, 函数 )( xf 0 恒成立,
故 3a …(14 分) 20.[解](1) 24r , 45 , 得指令为 )45,24(  , …(4 分) (2)设机器人最快在点 )0,(xP 处截住小球…(6 分) 则因为小球速度是机器人速度的 2 倍,所以在相同时间内有 17|  x (2|  x  2 )4  2 ,)40(  …(8 分) 即 3 2 x 得 x   161  0 或 x  7 。 2  x 23 3 ∵要求机器人最快地去截住小球,即小球滚动距离最短, ∴ 7x 故机器人最快可在点 )0,7(P 处截住小球, 所给的指令为 ,5(  )13.98  21.[解](1)由题意, an 1 n 2 ,  b n 2000 ( n  1 2 a 10 ) …(10 分) …(14 分) …(4 分) [解](2)∵函数 y  2000 ( xa ) 10 递减, ∴对每个自然数 n ,有 nb > 1nb > 2nb , 则以 nb , 1nb , 2nb 为边长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 2nb + 1nb > nb , 1)  0 , …(7 分) 即 ( 解得 a 10 a 2 )   a ( 10 1(5   )5 或 a  )15(5  , ∴ )15(5   a 10 …(10 分) [解](3)∵ )15(5   a 10 , ∴ 7a , nb  2000 n  1 2 , 7( 10 ) …(12 分)
于是 c n  [1 g 2000 n  1 2 ] 7( 10 )  (213  g n  1 2 7.01) g , 数列 nc 是一个递减的等差数列。 因此,当且仅当 ,且 1 nc 0 时,数列 nc 的前 n 项的和最大。 0nc 1 2  n (213  g 7.01) g  0 , 由  cn 8.20n 得 ∴ 20n , …(16 分) 22.[解](1)由题设, | w | |  z 0 | | z  z 0 || z |2|  z 于是由 1  m 2  ,4 且  m ,0 得 m  3 |,  2| z | 0 , …(3 分) 因此由 x  iy 1(  ()3 i  x  yi )  x 3 y  3( x  ) iy , 得关系式    x  x  3 y x 3  y y [解](2)由题意,有 x     3 x 3 y  y  3 2 解得     x y   3 3 4 1 4 , …(5 分) …(7 分) 即 P 点的坐标为 [解](3)∵直线 ) 。 3( 4 y  上的任意点 P 1,3 4 kx …(10 分) ,( yx ,其经变换后的点 ) ( xQ  3,3 y x  y ) 仍在该直线上, ∴ 3 x  y ( xk  )3 y , 即 3( k  )1 y  3(  ) xk …(13 分) [解法一]∵当 0k 时, 0y , y 3 x 不是同一条直线, ∴ 0k , 于是  1  3 k 1 k 3  k , 即 3 2 k 2  k  3  0 …(16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