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山东青岛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一. 选择与填充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当用压缩因子
Z
pV RT
/m
来讨论实际气体时,若 Z>1,则表示该气体较理想气体
压缩。
2.1 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 300K,p 的始态经 PT=常数的可逆途径压缩至终态,压力
增加 1 倍,则该过程的△U=
3.温度 T 下,某化学反应的 r
是
A.
< 0 , r mS > 0 , 则此温度下该反应的标准常数
pK 应
mH
J。
。
pK < ,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pK < ,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pK > ,且随度升高而增大
pK > ,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
1
1
1
B.
C.
D.
。
4.25℃下 A、B 两种气体在同一溶剂中的亨利常数分别为 kA 和 kB,且 kA= 2 kB ,当 A、B 两种
气体的蒸汽压相同时,溶液中 A、B 的浓度关系
A. CA=CB
B.2CA=CB
C. CA=2CB
D.不确定
5.在浓度为 0.01 mol·kg-1 的 KCl 溶液中 KCl 的平均活度因子表示为γ±,1,在浓度为
0.02mol·kg-1 的 KCl 溶液中 KCl 的平均活度因子表示为γ±,2 ,则γ±,1
(填 、 或 = )
6.将表面活性物质加入到溶液中,引起溶液表面张力的变化 (
0 ,所产生的
γ±,2。
)
Bc
吸附是
吸附。
7. 某 化 学 反 应 的 速 率 方 程 为
dc
B
dt
1 (
2
k
1,
2
c
A A
k
1 ,
c
A B
)
k c
2
B
, 则 该 反 应
为
A.
2
A
。
k
1,
B
A
2
k
k
2
C
B.
C.
D.
2
2
2
k
1,
kA
A
1,
A
B
k
2
C
AkA
B ,
1,
B C
2k
D
k
1,
kA
A
1,
A
2
B
k
2
C
8.在统计热力学中,根据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可否忽略将统计系统分为
系统,根据粒子的运动特点将统计系统分为
是
9.理想气体反应 PCl5 (g) = PCl3 (g)+Cl2 (g) 的
子系统。
和
87.9
kJ mol
和
系统,非理想气体
1
,
B C
B
, (
p m
B
)
0
,
要提高 PCl5 (g)的解离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降温
B. 加压
r
mH
。
C. 降温和加压
D.升温和减压
10.对独立子系统,在各种运动形式的配分函数中,与压力有关的是
A. 平动配分函数
B.转动配分函数
C . 振动配分函数
D.电子配分函数
二.(20 分)
101 kPa 下,将 1g、0℃的冰投入到 10g 沸水中,冰立即熔化。计算该过程的 Q、W、ΔU、
ΔH、ΔS,并说明此过程为自发自发过程。已知在此条件下,冰的熔化焓为 6025J·mol-1 ,
水的平均等压摩尔热容为 75.29J·mol-1·K-1, 水的摩尔质量为 18.01g ·mol-1。
三.(20 分)
。
NH4Cl(s)受热分解:
NH4Cl(s) = NH3 (g) +
HCl(g)
实验测得加热 NH4Cl(s)至 700K 和 732K 时,其蒸气压分别为 607.94 kPa 和 1114.56 kPa。
(1)计算上述两温度下 NH4Cl(s)分解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2)假设 NH4Cl(s)分解反应的△rCP,m ≈ 0 , 计算 NH4Cl(s)分解反应的 r
mH 和 r mS 。
(3)300K 下,
p
NH
3
p
HCl
0.001
kPa
, 能否生成 NH4Cl(s) ? 说明理由。
四. (22 分)
A 与 B 二组分液态完全互溶,固态完全不互溶,其低共溶混合物中 B 的质量分数为 60%,
101.3kPa 下 A-B 二组分相图如右图所示。
(1)指出相图中 1、2、3 区 及 E 点的相及自由度;
(2)画出图上 a 点所示系统的步冷曲,并说明各转折点的相态变化。
(3)冷却 B 的质量分数为 40%的 A-B 二组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