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1月福建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真题.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年 1 月福建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真题 一、选择题 1、在中国,出现学校教育的时代是( ) A.原始社会 B.夏朝 C.商朝 D.西周时期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 ) A.因材施教教育思想 B.循序渐进教学思想 C.学思结合教学思想 D.启发引导教学思想 3、绅士教育放在首位的是( ) A.德行的教育 B.骑士技术 C.军事教育 D.文化知识教育 4、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时间是( ) A.40 年代以后 B.50 年代以后 C.60 年代以后 D.80 年代以后
5、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 ) A.课外活动 B.校外活动 C.劳动实践 D.教学 6、个体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存在着发展迅速变化,这体现为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7、在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成为其他方面发展基础的活动室( ) A.个体的生理活动 B.个体的心理活动 C.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D.个体的日常活动 8、从《教育法》等法规中可知,我国中小学学生身份的定位有三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是 ( ) A.中国人 B.未成年公民 C.国家公民 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9、地方课程的编订权在( )
A.国家 B.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C.县 D.校 10、在小学课时分配上,分配授课时数最多的科目一般是( ) A.数学与英语 B.语文与数学 C.数学与科学课程 D.语文与英语 11、教学过程的结构的中心环节是( )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检查知识 12、教学要以学习基础只是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3、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 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14、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 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现场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复式教学 15、通过设计出一种问题情境或提供一定条件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务的作业来测定学生 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这是( ) A.论文式测验 B.客观性测验 C.问题情境测验 D.标准化测验 16、在中国,设置班主任的做法产生于( ) A.19 世纪初期 B.19 世界中期 C.19 世纪末 D.20 世纪初期 17、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其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对学 生进行教育,这是( ) A.班主任 B.科任教师
C.辅导员 D.年段长 18、选定一个主题,请人做专题报告,这种形式的主题班会称为( ) A.主题报告会 B.主题汇报会 C.主题讨论会 D.主题晚会 19、班级授课制产生于( ) A.16 世纪 B.17 世纪 C.18 世纪 D.19 世纪 20、按学科分别组织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是( ) A.科技活动 B.社会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学科活动 二、填空题 21、我国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______的理论。 2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素质、__________、教育及个人实践活动。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界定:教师是__________的专业人员。 24、课程计划是根据__________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
25、小学的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是以__________的分类为依据。 26、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__________、劳动教育等。 27、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__________和发展性。 28、教科书的编写要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和__________。 29、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表现在__________。 30、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__________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 和活动组织教学。 3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__________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 求。 3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__________。 33、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接教具,进行__________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 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办法。 34、分组教学制的主要类型有能力分组、作业分组、__________。 35、对课的补充和延伸被称为__________。 36、客观性测验是通过一系列__________要求学生回答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 验。 37、德育目标是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__________。 38、“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 39、班会有三个特点:集体性、__________、针对性。 40、按活动人数和规模可把课外活动的形式分为__________、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三、简答题 41、简述小学教育的总任务。 42、简述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43、简述教科书的编排要注意的问题。
44、简述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45、简述小学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四、论述题 46、现代人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有学校、家庭、周围环境、电视、电影、互联网、人 际交往等因素的影响。但总体上说,学校教育还是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试结 合实际,论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