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5.如需画图作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a:137) Fe:56 S:32 C:12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分,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试题卷 1.2017 年 5 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 118 号元素为“ ” 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 Og C.原子的核电衍效为 179 ) B.相对原子质量为 118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97 2.工业上可用如下反应制取金属钡:2Al+4BaO 3Ba↑+Ba(AlO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物铝能被磁铁吸引 C. 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3.下列六种动物分成甲乙两类的分类依据是( ) B.生成物 Ba(AlO2)2 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A.水生还是陆生 B.是否胎生哺乳 C.体温是否恒定 D.是否具有脊椎骨 4. 如图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形状的细胞,这些细胞( A.都来自于同种生物 B.都能分裂、生长形成器官 C.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D. 虽然形状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组织 5.如图是一初中《科学》课本,下列对此课本的估测值与真实值最接近的是( A.长度约为 26 厘米 C. 重力约为 0.2 牛 6.下列初中科学实验中,需要使用 0.9%的生理盐水作为试剂的是( A.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B.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C.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7.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关于人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B.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大量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 C.小肠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8.研究植物的向性时,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 B.质量约为 2 千克 D.平放时对桌面压强约为 2 帕 ) ) )
) ) ) B.地幔—地核—地壳 D.地壳—地核—地幔 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 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 1—2 天。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下列 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光性 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 9.1864 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 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A.地核—地幔—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10.小金在做电解水实检时,先在水中加人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硫 酸钠溶液呈中性),再通直流电一段时间,现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 a,发现木条上火焰熄灭 B.在酒精灯火焰上检验气体 b,气体 b 不能燃烧 C.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溶液中存在大量 OH- D.在此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1.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物体 M 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 秤读数为 10 牛,物体 M 的运动速度为 1 米/秒(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 擦、滑轮与轴间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 A.物体 M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5 牛 B.物体 M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10 牛 C.水平拉力 F 做功的功率为 20 瓦 D.1 秒内滑轮对物体 M 做功为 10 焦 12.2008 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大约距今 42 亿年的古老岩石,这一发现最有可能成 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证据( A.宇宙诞生于距今 137 亿年前 C.距今 2 亿年前大陆发生了漂移 D.距今 6500 万年前哺乳类动物开始繁盛 13.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B.地球的年龄约为 46 亿年 ) 温度/℃ 1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49.0 54.1 51.1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10℃时,27.7g 硫酸镁和 72.3g 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 27.7%的硫酸镁溶液 C.50℃时,100g 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49:100 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 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14.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 A.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 物体升高的温度 C. 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
15.如图所示,木块沿斜面从顶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木块的(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16.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 ) 示(其中“ ”“ ” “ ”“ ”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示氯离子 B. 表示钠离子 C. 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 ) ) C. 此反应的实质是 和 结合生成水分子 17.如图,汽油机处于工作过程中的某个冲程,对此冲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8.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等的容器,若容 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19.在试管中放入一根镁条(已去除氧化膜),往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浸没镁条,观察到 如下现象: ①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一层疏松的固体物质,经检验发现生成的固体物质中有单质银; ②镁条表面有明显的气泡现象,经检验发现气泡中有氢气; 对于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 B.镁跟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 C.镁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只发生 2AgNO3+Mg=Mg(NO3)2+2Ag D. 根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化学活动性强 20. 下列观察仪器的选择与观测范围相匹配的是( ) ) A.天文望远镜适于观察甲区间的物体 C.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丙区间的物体 B.光学显微镜适于观察乙区间的物体 D.放大镜适于观察丁区间的物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6 分) 21.(4 分)呼吸道感染、皮肤烧伤都很容易引起发热,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生理性 防御反应。发热时,体内白细胞数量增多,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身体战胜疾病。但持续高 烧是有危险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1)正常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时,体温一般维持在___ _℃左右。这个动态平衡 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 (2)皮肤烧伤易感染主要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___ 侵体内。(选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或“人工免疫”) (3)根据有关酶的知识,简述持续高烧带来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__功能大幅降低,病原体大量入 ____控制。 材料 1: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造“塑料血”,它由可携带铁原子的塑料分子构成,能像 血红蛋白那样把氧输送至全身,可作为急救过程中的替代品。这种“塑料血”不含血细胞, 不能长期替代真正的血液。 材料 2:美国科学家宣称研制出实用性的人造树叶。这种人造树叶由硅、电子元件和催化剂 等构成,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把该“叶子”放在水里,然后放在阳光下,它就能够把水分 解成氢气和氧气。 (1)血红蛋白能在人体内运输氧,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的特性。材料 1 中的人造“塑料 血”要完全替代人体血液,除了能运输氧之外,还应具有哪些功能?__ _(写出 1 点 即可) (2)分别从原料与产物角度比较人造树叶的工作原理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异同点。___ ___ 23.(4 分)测定 BaCl2·xH2O 中结晶水数目的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此过程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在灼烧过程中.如果空气不充足和温度过高,会有部分沉淀物质转化为 BaS,这会使 测定结果______(选填“偏低”“偏高”或“不变”)。 24.(4 分)小金通过图示装置验证 CO2 能与 NaOH 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 活塞向充满 CO2 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 20%的 NaOH 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 止水夹。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 CaCl2 外,还存在的溶质 有_____。 25.(4 分)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 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 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_____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 G 与其质量 m 的关系式是_______。 26.(6 分)小金将长为 0.6 米、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木棒搁在肩上,棒的后端 A 挂一个 40 牛的物体,肩上支点 O 离后端 A 为 0.2 米,他用手压住前端 B 使木棒
保持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小金的质量为 50 千克,则此时手压木棒的力大小为_______牛, 肩对木棒的支持力大小为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42 分) 27.(8 分)植物种子的萌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在人工气候培养室(温度、湿度 等可调控)的适宜条件下进行了某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研究。各组种子 7 天后的萌发率数据 如下表: ___牛,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牛。(g=10N/kg)。 (1)根据上表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________(写出 2 条结论即可) (2)除了土壤含水量与温度之外,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还有________。 (3)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含水量为 15%时,该玉米种子在 25℃—30℃温度区间内种子的萌 发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28.(6 分)小金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 测量出表中 m1、m2、m3、m4 和 V。 (实验中操作正确,O2 的密度为ρg/cm3) 实验序号 1 2 … m1(MnO2)/g m2(KClO3)/g m3(试管)/g m4(试管+加热后剩余固体)/g 量筒内收集气体的体积 V/cm3 (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4 和 V 和ρ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_______。 (3)每次实验结束后,小金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他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 MnO2 分离并测量其质量,发现总小于加热前 MnO2 的质量。查阅资料后发现,一般认为加热 KC1O3 和 MnO2 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 第 1 步:2MnO2+2KClO3 2KMnO4+Cl2↑+O2↑;(其中 Cl2 有刺激性气味) 第 2 步:2KMnO4 K2MnO4+MnO2+O2↑; 第 3 步:K2MnO4+Cl2 2KCl+MnO2+O2↑ 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 MnO2 质量小于加热前 MnO2 质量的原因___ 29.(8 分)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 CO 和 Fe2O3 反应的影响(固 定装置略)。 ______。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称量黑色粉末质量/g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甲组现象 m1 能被吸引 乙组现象 m2 能被吸引 1 2 3 4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 无明显现象 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 CuSO4 溶液 有红色物质生产 无明显现象 _______。 ①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 Fe3O4 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 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 Fe3O4。他又发现 m2 恰好为_______g,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 CO 和 Fe2O3 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 CO 的__________(填 写化学性质)。 30.(6 分)小金自学了电学,知道了欧姆定律。他想用实验来验证欧姆定律所表述的“通 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结论,于是找了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 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若干定值电阻、导线。请你利用这些器材帮他设计一个验 证此结论的实验方案。 (1)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31.(6 分)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写出实验的步骤以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1)当小金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此现象回答 下列问题: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并推算出焦距为______厘米。 (2)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小金换了个凸透镜继续实验,并使透镜光心、蜡烛焰心 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够 长),请你帮助小金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 32.(8 分)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气密性,尤其是橡皮管与 U 形管连 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_________。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 验,其原因是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 B 部分呈 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 A 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机构?_____。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_______(填写物
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32 分) 33.(7 分)如图是小金研究电动机转动是否对小灯泡亮度有影响的电 路图。开始小金先抓住转轴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接着放开 转轴让电动机转动,继续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已知:小灯泡的电 阻为 R,电动机线圈电阻为 r,电源电压为 U)。由此请你回答: _(填写表达式) (1)在电动机未转动时,t 时间内电流在电路中产生的热量为___ (2)在电动机转动时,电流所做的功_____电流在电路中产生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3)小金判断电动机转动后小灯泡会更亮,你认为小金的判断正确吗?并根据学过的知识 给以解释。 _ 34.(6 分)小金学了浮力的知识后,想制造一台浮力秤。他将一段密度为 0.5 ×103 千克/米 3,粗细均匀的木料,先进行不吸水处理,再将其竖立在水中,如 图所示。这段木料长为 40 厘米,横截面积为 0.1 米 2,其上表面可以作为秤盘 (g=10 牛/千克),问: (1)质量为 0 的刻度线的位置在哪里? (2)距离上表面 10 厘米处的刻度对应的质量为多少? 35.(6 分)图甲为热敏电阻的 R-t 图像,图乙为用此热敏电阻 R 和继电器组成的恒温箱的 简单温控电路。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 150 欧。当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 28 毫安时,继电器 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压为 6 伏,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 电源。
(1)从图甲中可得 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_欧。 (2)恒温箱的加热器应接在 A、B 端还是 CD 端? (3)若恒温箱内温度达到 100℃时,通过计算分析恒温箱加热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4)若在原控制电路中,串联接入一个可变电阻,当该电阻增大时,所控制的恒温箱内的 最高温度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6. (4 分)在海底和冻土层存在着储量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具有良好开发和应用前 景。有科学家开采得到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取 95.6 克样品放置在一密闭弃器内,该样 品迅速转化为甲烧气体(CH4)和水,将甲烷气体分离并完全燃烧,得到 35.2 克二氧化碳。 求该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 37. (9 分)浙江省提出到 2017 年底要全面剿灭劣 V 类水。某河流水质原为劣 V 类,氨氮 含量高,藻类等浮游植物占主导;经“食藻虫控藻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方法治理后得到改善, 主要水质指标达 III~IV 类,其治理过程如图甲,治理后存在的部分食物关系如图乙。 (1)河道修复包含“曝气充氧”和“活化底泥"等措施,底泥中的需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 的情况下可将有机物(CxHyOz)分解为_______等无机物;资料显示,溶解于水的氧气还能除 去水体中的某些有害气体,如将 H2S 转化为 S 和 H2O,写出氧气除去 H2S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引入食藻虫,可减少藻类的数量,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在河床上种植沉水植物,可 利用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底泥中的 N、P,以改善水质。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分判断, 引入的食藻虫属于___________。 (3)最后还可适量投放鲢鱼、黑鱼等生物,从而提高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写出治理后生 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