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小题包括 8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或物质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生石灰变成熟石灰是物理变化 B.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 C.蔗糖易溶于水是蔗糖的物理性质 D.铜能导电是铜的化学性质 【答案】C 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5ml 水与 5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ml,是因为分子与分子之间有间隔 B.不同的花儿香味不同,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C.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体从汽水中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 小 D.煤粉比煤块容易燃烧,是因为煤粉的着火点低于煤块的着火点 【答案】D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不可行的一组是( )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以防止白色污染;扫地前洒水以减少空气中的烟尘含量 B.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水浇灭电线着火 C.用涂油的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用升温方法加速蔗糖溶解 D.用小苏打水治疗胃酸过多;蚊虫叮咬后,涂纯碱溶液减轻疼痛 【答案】B 4.下列关于化学中“一定”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分子一定由原子构成;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C.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冷却热饱和溶液一定会有晶体析出;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就一定会燃烧 【答案】B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用燃烧实验可区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B.用干燥的 PH 试纸可测定某溶液的酸 碱度 C.H2 与 O2 的混合气体,可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混合气体中的 O2 D.用 Ba(OH)2 可区别 Na2CO3、Cu(NO3)2、CuSO4、NaCl 四种物质 【答案】C 6.关于反应 C+2H2SO4(浓) CO2↑+2X↑+2H2O,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X 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 B.该反应说明了碳具有还原性,浓硫酸具有氧化性 C.硫酸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 :2 D.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D 7.下列各组物质两两之间都能互相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C CuO H2SO4(稀) B. Ba(OH)2 HCl(稀) K2CO3 C.Fe HCl(稀) CuSO4 D. CO2 Ca(OH)2 HCl(稀) 【答案】B 8.在反应 2A+3B=2C+4D 中,A 与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1,用一定质量的 A 与 12 克 B 恰好完全反应,生产 11 克 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2,则 C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88 B.B 与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16:9 C.同时生成 D 的质量是 9 克 D.反应中,A 与 C 的质量之比是 8:11 【答案】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3 分) 9.(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①氧化铝 ;②锰酸钾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甲 烷燃烧: ②用氯化铜溶液处理纸厂废液中的氢氧化钠的反应: ; ; . 【答案】(1)①Al2O3;②K2MnO4;(2)①CH4+2O2 CO2+2H2O;②CuCl2+2NaOH=Cu(OH)2↓+2NaCl 10.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保持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是汞原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2)某金属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第四层电子层上有 2 个电子,则该电子失去 2 个电子后形 成 的阳离子的符号是 ,若该原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该金属元素 对应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若老年人体内缺少该金属元素则可能发 生 . (3)将一定质量的 Al 加入到 Cu(NO3)2 和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 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但金属铝却有良好的抗 腐蚀性能,原因 是 ;飞 机外壳用的主要材料是硬铝,硬铝属于 填序号. 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②合金; ③复合材料. (4)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而老式硫酸厂污染环境十 分严重,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其废液中的硫酸会造成水体污染,我 们可用烧碱溶液处理硫酸厂的尾气,烧碱与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我们常用消石灰中和硫酸厂废液中的硫酸,请说出处理 硫酸厂废液中的硫酸为什么 用消石灰而不用烧碱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 可). 【答案】(1)氧分子;(2)Ca2+;40;骨质疏松症;(3)Al(NO3)3;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 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铝进一步反应;②;(4) SO3+2NaOH═ Na2SO4+H2O;氢氧化钠的价格昂贵 11.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若实验室用 A 装置制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 B 或装置 C 都可用来制二氧化碳,其中装置 C 的优点是: ; ; (3)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则叫氢硫酸, 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固体)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 E 装置收集 H2S 气体,则 H2S 气体 应从 端通入(填 a 或 b).
【答案】(1)2KClO3 2KCl+3O2↑;(2)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3) FeS+H2SO4=FeSO4+H2S↑;b 12.如图是甲、乙、丙(均不含结晶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 4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物质间用“ >” 连接); (2)将 3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 20℃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 关系是: (物质间用“<”连接); (3)现有一定质量的 B 溶液,将该溶液在 50℃下恒温蒸发 10 克水后析出了 2 克 B 晶体, 再恒温蒸发 5 克水后,又析出了 2 克 B 晶体,则 B 物质在 50℃时的溶解度是: . 【答案】(1)A>B>C;(2)C<A<B;(3)40g 三、推断与探究(本题包括 2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 13.如图所示 A~G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表示相 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其中 A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B 与 C 的组成元素相同, D 是一种红色粉末,F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物质 E 的一种用途: ; (2)A~G 七种物质中,氧化物有 种; (3)F→E 的反应现象是 ; (4)A→B 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5)F→G 的化学方程式是: ; 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点燃 【答案】(1)改良酸性土壤;(2)4;(3)放出热量;(4)复分解反应;(5)2H2O ======= 2H2↑+O2↑; ======= ======== 通电 电解 催化剂 △ Fe2O3+3CO======= 2Fe+3CO2 高温 14.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 材料制取烧碱,其制取流程如图: (1)写出加入纯碱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问题与发现】固体 A 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甲的猜想:A 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乙的猜想:A 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你的猜想: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取少量固体 A,用适量水溶解后,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 液. 取少量固体 A,用适量水溶解后,滴加几滴饱和碳酸钠 溶液. 甲 乙 你 现象 结论 溶液变红 猜想成立 猜想不成立 猜想成立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讨论后,认为甲的结论不一定成立,原因是 . 【答案】(1)CO2+Ca(OH)2=CaCO3↓+H2O;(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没有出现白色 沉淀;取少量固体 A,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因为碳酸
钠、氢氧化钙的水溶液都显碱性,它们都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酚酞试液变红色,不 能说明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