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地理面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上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地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高中地理《东南亚》 一、考题 二、考题解析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老师在 PPT 上给同学展示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同学仔细观察,回答矿产资源在分布上有什 么特点。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西气东输线路 【展示图片】读西气东输路线图,思考西气东输经过地区。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展示图片】读“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全国百分比图”,思考: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能源 生产和消费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 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不能充分发 挥。 ②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教师总结】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读图思考】结合教材内容,和教材图 5.3 探讨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 70%左右。 ②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教师讲解】①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②开发利用现状。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完成课后活动 3,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 分勘探、开发的原因。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西气东输的意义。 【参考答案】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 发展,改善长江三角洲及管道沿线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这一项目的实施, 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 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有哪些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1)问题的梯度性 总结性问题、加深性问题和引入性问题要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由理解、记忆 到分析、创造的顺序进行设计。 (2)问题的趣味性 陈述具体的问题之前,需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 是地图、实验、故事、生活实例等。 (第二批)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设疑导入:给学生播放《军港之夜》。让学生看看歌词里面有哪些问题。进而导入课题。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实验感知 给学生展示实验:
a 地面冷热不均时,大气发生怎样的物理变化?(从上述实验中引导,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 缩下沉) b 大气发生垂直运动,近地面和高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发生怎样变化?(空气流走气压变低, 空气集聚气压变高) c 大气发生垂直运动,水平方向上的气压是否一致,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后,会出现日常 生活中的什么现象?风是什么方向上的大气运动?(水平) 总结: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空气的水平运 动(风) 3.具体体现——海陆风 热力环流在生活中具体体现非常多,比如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等,今天我们就以热力环 流为例,和大家一起学习热力环流在咱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①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结合刚才学过的热力环流的知识,尝试着画出海陆风的示意图。 教师提示:海陆之间是有差异的,海洋的比热容大,陆地的比热容小。海洋比热容大,所以 升温慢,降温慢;陆地比热容小,所以升温快,降温也快。 ②学生展示成果。(学生可能只能画出一种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③教师归纳:由于海陆比热容不一样,所以在白天的时候,陆地升温快,是一个热源,海洋
升温慢,是一个冷源。陆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海洋受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 压,高压流向低压,所以白天,风从海洋吹响陆地,所以是海风。同样,晚上的时候,海洋 降温慢,是一个热源,空气是膨胀上升,陆地降温快,是一个冷源,空气是收缩下沉。同样 的道理,高压流向低压,所以在晚上的时候,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所以是陆风。 环节三:巩固拓展 解决课前悬疑:“军港的夜啊你静悄悄,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这个歌词 里面的问题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教师鼓励:老师希望大家能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解释 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环节四: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主要学了热力环流的过程和海陆风,下去之后给大家留两个任务问题: 任务一: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同学,下去后搜集城市风的相关资料,绘制出城市风的示意图, 并且想想城市风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任务二: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同学,下去后搜集山谷风的相关资料,绘制出山谷风的示意图, 并且想想山谷风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板书设计
2.设计板书有哪些基本原则? 地理板书的设计,要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地理教材为依据,并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地理板书的生命,也是地理板书设计的根本原则。地理板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内 容的科学性和形式结构的合理性两个方面。 ①内容科学:一方面是指以文字正确表达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从教材中 提炼出来的精华,要求脉络清晰、高度概括;另一方面,对于地理板书中各种文字、符号、 图表要准确、精炼. ②形式科学:结构合理、简明扼要、形象直观的板书。 (2)针对性原则 地理板书的设计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要抓住地理教材的关键,突出重点,做到详略 有度、轻重有别、层次分明。 (3)启发性原则 一是板书的内容设计要有启发性,二是板书的形式布局要有启发性。(认真钻研和分析教材 的内容实质及内在联系,构建知识框架,设计出结构合理、思路简洁、层次分明的板书,去 引导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 (4)美感性 设计地理板书时要做到:纲目层次清楚、内容准确无误、形式结构合理、文字工整流畅、符 号清晰美观、布局匀称得体、文字大小适度、颜色搭配合适(可适当用彩色粉笔)等。 (5)完整性 一堂课上完,教师应给学生留下完整的板图、板画、板书设计。切忌边讲、边写、边画、边 擦,讲完擦光,以免影响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地理知识。 3.阐述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解。 生活与地理关系密切,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 能。下面,就以衣食住行等例来说明。 (1)服饰与地理 例如,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 地。而太阳光照好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 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与各种皮革。 (2)饮食与地理 “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西南地区口味偏辣,江浙一带菜肴带甜,北方菜味浓重 并喜欢放葱蒜,而广东偏鲜偏淡。这和各地的气候与文化等因素有关。 (3)住房与地理 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例如北美因纽特人用冰块作外墙, 以往林区的居民用原木造房子,草原上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 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 (第三批) 高中地理《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一、考题回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