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器设计.doc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资料共2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第一章 一阶倒立摆数学模型建模及仿真
1.1 元创兴便携式直线一级倒立摆
1.2 便携式直线一级倒立摆的阶跃响应分析及稳定性分析
1.2.1 系统阶跃响应分析
1.2.2 稳定性分析
1.3 便携式直线一级倒立摆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搭建
第二章 基于根轨迹法的便携式倒立摆控制
2.1 根轨迹分析
2.2 根轨迹校正器设计及仿真
2.3 Simulink仿真实验
2.4 Simulink实时控制实验
第三章 基于PID的便携式倒立摆控制
3.1 PID控制分析
3.2 PID控制参数整定及Simulink仿真实验
3.3 Simulink实时控制实验
第四章 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专业班级: 测控 2014-2 学生学号: 20140310110228 学生姓名: 李 勇 指导老师: 谢锋云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自动控制原理综合性实验》任务书 一、实习性质及目的 自动控制原理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课程中的 一些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如系统的稳定性、稳态误差等。倒立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线 性、强耦合、多变量和不稳定系统,作为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它是一个理想的教学实 验设备,许多抽象的控制概念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直观地表现出来。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 让学生以一阶倒立摆为被控对象,知道用古典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如根轨迹、PID 控 制等)的设计方法,熟悉 MATLAB 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加深 学生对所学课程及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实习主要内容 1、 以深圳元创兴便携式直线一级倒立摆为研究对象,建立一阶倒立摆数学模型, 并完成模型仿真及实验。 2、 知道旋转编码器的基本原理,知道利用计算机和数据采集卡对编码器进行数据 采集的方法,知道利用计算机对电机进行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熟悉基于根轨迹法的倒立摆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学会利用根轨迹法选择不同参 数设计控制器,并进行仿真和实时控制实验。 st 参数: ts 8.2 s pM  参数: ( ) 03.16pM 0 4、 熟悉基于 PID 校正的便携式倒立摆控制原理和方法;随机设计三个不同参数的 PID 校正系统,并进行仿真以及实时控制实验;求出最佳的 PID 校正系统参数, 并进行仿真以及实时控制实验。 三、 设计题目 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四、实习进度或计划 1、布置任务及熟悉元创兴便携式直线一级倒立摆 2、一阶倒立摆数学模型建模及仿真 3、基于根轨迹法的便携式倒立摆控制 4、基于 PID 的便携式倒立摆控制 5、答辩 0.5 天 1.0 天 1.5 天 1.5 天 0.5 天 五 设计说明书包括的主要内容 1、目录 2、设计任务书
3、设计题目 4、正文按上述实习主要内容撰写 5、心得体会 6、主要参考文献 六、考核方法 考核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含出勤率)、报告(建模、仿真及实验)和答辩成绩 确定。 参考资料 [1] 董景新,赵长德.《控制工程基础(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 于长官.《现代控制论(第三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一阶倒立摆数学模型建模及仿真.............................................................................. 3 1.1 元创兴便携式直线一级倒立摆................................................................................. 3 1.2 便携式直线一级倒立摆的阶跃响应分析及稳定性分析....................................... 6 1.2.1 系统阶跃响应分析........................................................................................ 6 1.2.2 稳定性分析.................................................................................................... 7 1.3 便携式直线一级倒立摆的 matlab/simulink 仿真模型搭建................................... 7 第二章 基于根轨迹法的便携式倒立摆控制.......................................................................... 9 2.1 根轨迹分析............................................................................................................... 9 2.2 根轨迹校正器设计及仿真..................................................................................... 10 2.3 Simulink 仿真实验..................................................................................................14 2.4 Simulink 实时控制实验..........................................................................................15 第三章 基于 PID 的便携式倒立摆控制................................................................................17 3.1 PID 控制分析..........................................................................................................17 3.2 PID 控制参数整定及 Simulink 仿真实验............................................................. 17 3.3 Simulink 实时控制实验..........................................................................................20 第四章 心得体会.................................................................................................................. 22 参考文献.................................................................................................................................. 23
目录
第一章 一阶倒立摆数学模型建模及仿真 第一章 一阶倒立摆数学模型建模及仿真 1.1 元创兴便携式直线一级倒立摆 在忽略了空气阻力和各种摩擦之后,可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抽象成小车和匀质杆 组成的系统,如图 1-1 所示。 M 小车质量 m 摆杆质量 b 小车摩擦系数 l 摆杆转动轴心到杆质心的长度 I 摆杆惯量 F 加在小车上的力 x 小车位置  摆杆与垂直向上方向的夹角  摆杆与垂直向下方向的夹角(考虑到摆杆初始位置为竖直向下) 图 1-1 直线一级倒立摆模型 图 1-2 是系统中小车和摆杆的受力分析图。其中,N 和 P 为小车与摆杆相互作用 力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量。注意:在实际倒立摆系统中检测和执行装置的正负方向已 经完全确定,因而矢量方向定义如图所示,图示方向为矢量正方向。 3
第一章 一阶倒立摆数学模型建模及仿真 图 1-2 小车及摆杆受力分析图 分析小车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xM   F  xb   N 由摆杆水平方向的受力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下面等式: 2       cos xm  ml ml N sin  把这个等式代入(1-1)式中,就得到系统的第一个运动方程: ( ) xmM    xb   ml   cos  ml 2  sin  F (1-1) (1-2) (1-3) 为了推出系统的第二个运动方程,我们对摆杆垂直方向上的合力进行分析,可以得 到下面方程: P  mg  ) cos l (2 dm dt   sin P  mg  ml  ml 2  cos  力矩平衡方程如下: 得到第二个运动方程:  Pl sin   Nl cos I   ( I  ml 2  )   mgl sin   xml  cos  用 u 来代表被控对象的输入力 F,线性化后两个运动方程如下:  ml xml    u    )( ss )( s   ml mlX  )( ss 2 )( ss  )( sU 2 2 )  ( (     I M ml   ) mgl   xm xb     对方程组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方程组: mgl bX   求解方程组的第一个方程,可以得到: ([ I )( ss I 2 )( ssXmM ml  ( sX     ( (    ) 2 ) ) 如果令 v x  ,则有: 2 )  ml  ml g 2 s ]  ( s ) 4 (1-4) (1-5) (1-6) (1-7) (1-8) (1-9) (1-1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