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
1.2019 年北京世园会展出的活化石树种——银缕梅(如图),花朵银丝缕缕,吸引了众多
游客。银缕梅属于(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2.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其中属
于银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银白色
B.密度较大
C.导电性良好
D.能被氧化
3.2019 年 1 月,嫦娥四号到达月球后,搭载的棉花种子长出了嫩芽,这标志着人类在月球
上完成了首次生物实验。棉花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 有性生殖
B. 营养繁殖
C. 组织培养
D. 分裂生殖
4.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某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
5.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
贡献,人们将 101 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01,相对原子质量
为 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
A.
B.
C.
D.
101
157
258
359
6.晾晒三条相同的湿毛巾,下列做法最有可能让衣架保持水平的是(
)
A.
B.
C.
D.
7.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
A. 砂糖水颜色很深
B. 砂糖水味道很甜
C. 砂糖溶解得很快
D. 砂糖固体有剩余
8.当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里的物质发生反应使气囊弹出,以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
某汽车安全气囊中的反应之一为:6Na+Fe2O3=2Fe+3Na2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
9.研制出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我国科学家顾方舟,曾将疫苗接种到自己体内进行试验。从预防
传染病流行的角度分析,接种疫苗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染
D.非特异性免疫
10.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
像。该像的性质是(
)
A. 缩小的虚像
B. 放大的虚像
C. 缩小的实像
D. 放大的实像
11.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小明将某植株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铝箱将一张叶片
部分遮光,再光照 4 小时(如图)。去掉铝箱,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后,将观察到(
)
选项 遮光部位 未遮光部位
A 不变蓝 不变蓝
B 不变蓝 变蓝
C 变蓝
不变蓝
D 变蓝
变蓝
A. A
B. B
C. C
D. D
12.为研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
B.
C.
D.
13.窗玻璃中趴着一只壁虎(如图)。水平向右推窗,当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
过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
A. 竖直向上
B. 竖直向下
C. 水平向左
D. 水平向右
14.下列为太阳系部分行星的信息,分析图表信息,推断正的是(
)
A. 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
B. 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C. 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D. 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行星 直径(千米)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6 千米)
水星 4879
金星 12104
地球 12756
火星 6794
58
108
150
228
15.小明按图甲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灯泡 L1 的功率为 P1。他将一个阻值大于 L1 的灯泡 L2
串联接入电路(如图乙),闭合开关后,L1、L2 的功率分别为 P1’、P2‘(不计温度对灯泡
电阻的影响,电源电压恒定)。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P2'>P1'>P1
B. P2'>P1>P1'
C. P1>P2'>P1‘
D. P1>P1'>P2‘
二、填空题(本题有 9 小题)
16.近日,研究人员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发现了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促进某些实验动物
皮肤的伤口愈合。
(1)与动物细胞结构不同的是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写出一点)
(2)不同品种的茶树植株,在叶片形状、茶多酚含量等性状上存在差异。这些性状是由 DNA
上的________
17.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许多地方的习俗,粽叶是包粽子的材料之一。
控制的。
(1)箬叶(如图)是棕叶的一种,含多种氨基酸。用着叶包制粽子,可提高粽子中氨基酸
含量。氨基酸是人体合成________(填营养素名称)的重要原料。
(2)个别商贩利用硫酸铜(CuSO4)溶液浸泡陈旧棕叶使之变为青绿色,这对人体有害。有
关部门提醒市民可将粽叶用水浸泡,将铁钉(Fe)放入浸泡液中,根据铁钉是否变红进行检
验。写出该方法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18.一些心脏病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以在心跳骤停时刺激心脏,恢复心跳。
(1)心脏骤停会导致人体各器官缺氧。心脏的四个腔中,能将血液压入主动脉输送到身体
各部分的是________。
(2)一种用于心脏起搏器的锂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 4Li+2SOCl2=4LiCl+X+SO2↑。则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9.
料。
(1)甲烷(CH4)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 。
(2)用甲烷作燃料,具有清洁无毒的特点,其原因是________ 。
20.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开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
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 A 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 端靠近卡纸上的 M 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
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 O 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
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
2019 年 5 月,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成功,该发动机用甲烷作燃
.
(1)检查气密性时,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腰,如果观察到________,
则气密性不好。
(2)小明将该气压计从甲地带到乙地,发现吸管 B 端的指向从 M 处变为 N 处。则甲、乙两
地气压较大的是________。
21.橘子罐头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去除橘络(橘瓣表面白色网状结构)
(1)橘络营养丰富,但是其内含有味苦的芦丁。芦丁(C27H30O16)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
________。
(2)去除橘络时,要控制好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以确保食品安全。某次生产过
程中,要配制 100 千克质量分数为 0.3%的氢氧化钠溶液,则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千
克。
22.为了解火箭升空过程中的相关运动状况,兴趣小组制作了一模型火箭,重为 8 牛(不包
含燃料),发射后获取模型火箭的飞行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模型火箭燃料耗尽后仍能向上飞行一段距离,这是因为模型火箭具有________。
(2)图中标注的 A,B,C 三个位置中,模型火箭的重力势能最小的是________ 。
(3)模型火箭从最高点 B 下落到地面,重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瓦。
23.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① 大约在公元 140 年,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圆的.
② 1543 年,哥白尼通过观察和测量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是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的。
由于缺乏证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
③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通过对部分天体的“相”与月相进行比较研究,为日心说提供
了证据。随着证据的增多,日心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④ 开普勒通过对大量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而修正了“行
星沿圆形轨道运行”的理论。
(1)图甲为伽利略绘制的系列月相图中的一幅,其对应的月相是
。
A.新月
B. 上弦月
C. 满月
D. 下弦月
(2)节气的划分与地球绕日公转有关。如图乙,“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________。
(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可多选)
A. 当前被人们认同的理论今后可能会被另一种理论取代
B. 科学理论的发现往往需要借助观察、测量等科学方法
C. 只有完全正确的理论才是科学理论
D.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无法开展科学研究
E. 技术的进步会促进科学的发展
24.雾天能见度低,骑车易发生交通事故,要减速慢行。
(1)雾天,空气中会形成大量水珠。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2)小明要为自行车设计一种“雾灯”,以提示过往的行人和车辆。要求工作时灯泡能持
。
续交替闪烁。忽略弹性衔铁和电磁铁线圈电阻,下列电路中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A .
B.
C.
D.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4 小题)
25.为了探究温度对蟑螂呼吸快慢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把一只健壮的蟑螂放入 30°C 的密闭容器内(如图甲),利用传感器测定 10 分钟
内容器中温度值和氧气含量;10 分钟后,将冰袋放置在容器两侧,使容器内的温度逐渐降
低,并测定随后 20 分钟内的数据。多次重复实验。
方案二: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相同密闭容器中各放入一只健壮的蟑螂(如图乙),利用传感器
测定 30 分钟内的相关数据。多次重复实验。
(1)该实验通过 ________反映蟑螂呼吸作用的快慢。
(2)与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变量控制有什么优点?________ (例举一点)
(3)根据方案一所得数据(如图丙),三位同学分别在图丁中画出了甲装置内二氧化碳含
量的大致变化趋势,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 。
26.小明利用图甲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其中滑动变阻最大阻值为 500 欧,定值电阻
R0 阻值为 10 欧。闭合开关,当滑片从最右端慢慢向左移动,发现最初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
直到接近左端时电压表指针才开始有所偏转,继续左移,指针偏转角度迅速变大,即该滑动
变阻器引起电压表示发生明显变化的调节区级很小。本实验中,要使滑片每移动一段距离,
都能引起电压表示数较为明显的变化,应选择怎样的滑动变阻器?小明用不同的电阻丝代替
滑动变阻器,利用图乙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 3 条长度都为 10 厘米的粗细均匀电阻丝 A、B、C,阻值分别为 1 欧、20 欧、400 欧。
②将电阻丝 A 接入图 2 乙电路,闭合开关,滑片 P 从最右端移到最左端,记录电压表示数 U
随滑片移动长度 x 变化的相关数据,多次测量。
③分别用电阻丝 B、C 代替 A,重复步骤②。
④处理相关数据,获得“电压表示数 U 随移动长度 x 变化的关系”如图丙。
(1)图甲实验中,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处于最左端时,导线 a 与接线柱 M 处的连
接意外断开,此时示数为零的电表是________。
(2)分析图丙,实验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与电阻丝阻值的关系是________。
(3)若利用图乙研究通过 R0 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在 A、B、C 三条电阻丝中,你认
为选择哪一条电阻丝最合适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7.小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罩罩在两组点燃的蜡烛上(如图甲),观察发现 A 组实验高处烛
焰先熄灭,B 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为了探究玻璃罩中烛焰熄灭顺序不同的原因,小明以
A 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 6 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铁丝上,点燃蜡烛,立即用小玻璃罩
罩上(如图乙),分别记下各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表。
容器编号
1 2 3 4 5
6
平均时间/秒
s
3.
2
3.
8
5.
0
7.
1
11.
1
19.
0
实验二;将 3 支温度计分别挂在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如图丙),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
现温度计①示数明显增大,温度计②③示数增大不明显。
(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测 A 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