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浙江金华浦江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资料共2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4 年浙江金华浦江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1 . 中国国民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于 2009 年 10 月 17 日在台北县新庄体育馆举行,( ) 宣誓就任国民党主席。 A:吴伯雄 B:连战 C:马英九 D:吴秀莲 答案:C[解析]时事政治题。 2 . 某县政府所属林业局在某林区设立木材检查站,对过往木材进行检查,并委托其行使 处罚权,木材检查站应当以谁的名义行使处罚权?() A:县林业局林业木材检查站 B:县人民政府 C:县政府法制办 D:县政府林业局 答案:A。解析:木材检查站是林业局委托行使处罚权的机构,根据行政委托关系理论,受 委托机构对外作出处罚行为时应当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进行。故应选 A。 3 . 在党的十五大第一次肯定的新的分配方式是()。 A:按劳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答案:C 4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此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 ①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③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 水前波让后波④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解析:本题难度不大,①③体现了新旧事物的交替。 5 .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利进行 部分修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A:宪法 B:国际条约 C:基本法律 D: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答案:D 6 . 理解全部历史的“钥匙”是( )。 A:社会思想史 B:阶级斗争史 C:政党活动史 D:劳动发展史 答案:D 7 . 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的评选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 )当选,被 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A:荀慧生 B:常香玉 C:王汉伦 D:阎立品 答案:【答案】A。 解析:1927 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 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正确答案为 A。 8 . 下列选项无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是()。
A:自治区人大 B:自治州人大 C:自治县人大 D:民族乡人大 答案: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根据《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的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 条例。民族乡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益补充,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治权。故选 D。 9 . 随着生产和生活垃圾的急剧增加,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而有 关专家却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将垃圾看成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段话()。 A:坚持了联系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混淆了矛盾主次方面,看不到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C:坚持了矛盾的分析方法,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违背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看不到矛盾的普遍性 答案:C 10 .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A:18 世纪 60 年代 B:19 世纪 70 年代 C:20 世纪 40 年代 D:20 世纪 70 年代 答案:C 11 .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利用基因技术通过生物工程创造出新的物种。以下选 项中对这种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新物种产生于人的意识 B:人们可以创造物质 C: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D:有时候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答案:C。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关于 A 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的存在 并不依赖于意识,所以新物种的产生也不会依赖于人的意识。关于 B 项,人们不可以创造物质也不 能消灭物质。关于 D 项,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所 以综上,ABD 三项均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12 . 以下不属于古代“六艺”的是( )。 A:射箭 B:书法 C:绘画 D:驾车 答案:C 13 . 行政领导者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是( )。 A:考任制 B:选任制 C:委任制 D:聘任制 答案:B[解析]委任制是指由有权任免机关确定并委派,考任制是指由用人单位通过考试和 考核并招收,聘任制是指用人单位采取招聘、竞聘方式,通过签订合同来选聘。 14 .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A:客体的选择和建构 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 D:客体能动反映 答案:D。认识: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的认识本质 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反映,它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科学说 明了被唯心主义所抽象发展了的主体能动性思想,并从根本上驳倒了形形色色的不可知论,彻底克 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15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指()
A:抗日战争 B:国民革命战争 C:解放战争 D:土地革命战争 答案:B 16 . “西部大开发”是()。 A: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战略决策 B:“两个大局”决策中的第一个大局 C:以对西部富饶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为主要目标 D:要求东部发达地区暂停发展,全力支持西部 答案:A 17 . 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答案:C 18 . 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发展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可持续发展 答案:B。 19 . 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 )。 A:逐级行文 多级行文
B:越级行文 C:直接行文 D: 答案:【答案】A。解析:逐级行文:向直接的上级或者直接下级行文。越级行文:越过自 己的直接上级或下级行文。多级行文:向直接上级并呈非直接上级或者向直接下级并转非直接下级 的一次性行文。 20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任务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C: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答案:B 项是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CD 项属于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范畴;A 项才是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任务。本题正确答案为 A。 21 . 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 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 放弃了杀害行为。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杀人未遂 C:杀人预备 D:不构成犯罪 答案:A 22 . 刘某自己饮酒过量倒在路旁,李某自此经过时,见有机可乘,就将刘某身上的钱包掏 走(钱包内有现金 3000 元),李某的行为构成( ) A:抢劫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抢夺罪 答案:B[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选出答案。AD 项不符合,刘某饮酒过量,应是头脑不清醒 状态,不符合 A、D 项条件。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 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所以 C 项不符合,答案为 B 项。 23 . 人的死亡是能够引起一系列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 A:法律行为 B:法律事件 C:法律后果 D:法律前提 答案:B 24 .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答案:A 25 . 公文特急件是指( )。 A:内容重要并特殊紧急,需打破工作常规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B:内容重要并紧急,需打破常规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C:内容至关重要并特殊紧急,已临近规定的办结期限,需特别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D:内容至关重要并紧急,已临近办结期限,需随到随时迅速传递的文件 答案:C[解析]略。 26 .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关于全国人大审议立法议案的法定通过人数,下列 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B: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C:法律的制定,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D:法律的制定,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答案:C[解析]《宪法》第 64 条第 1 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所以 ABD 三项的 表述错误,C 项的表述正确。 27 . 2003 年 2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 论了()。 A:《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的报告 B:《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 C:《关于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国访问的规定》 D:《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 答案:B 28 .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 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 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在这里“和而不同”体现着()。 A: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矛盾 答案:“和而不同”揭示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矛盾。 故选 D。 29 . 关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三者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管理幅度既定,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反比、 B:管理幅度既定,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 C:组织规模既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正比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