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
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 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
A.酒精挥发
B.海市蜃楼
C.面包发霉
D.制作雪雕
【答案】
C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
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海市蜃楼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面包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制作雪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生铁、天然气
C.干冰、可乐
B.金刚石、净化后的空气
D.液氧、冰水混合物
【答案】
B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解析】
根据单质、混合物的定义、组成特点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
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
、生铁中含有铁和碳,属于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
意;
、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净化后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
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可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液氧属于单质、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验装置气密性
B.
闻气体气味
C.
称量
的质量
D.
过滤操作
【答案】
A
【考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
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
坏。
、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
、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
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
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
操作错误。
4. 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均一致的是( )
A.碳酸钙,
、石灰石
B.碳酸氢钠,
、小苏打
C..氢氧化钠、
、纯碱
D.氢氧化钙、 、熟石灰
【答案】
B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不是其俗称,故错误;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
,故正确;
.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错误;
.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
; 的氧化钙的化学式,俗称生
石灰,故错误。
5. 图例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所示粒子化学性质与其相似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考点】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
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
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由题干中提供的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则与其化学性质相
似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也应为 。
、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
学性质稳定,尽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
误。
、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符合要求,
故选项正确。
故选: 。
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
【答案】
D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
硬水与软水
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
【解答】
、打开盛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错误;
、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错误;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错误;
、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正确;
7. 我国颁布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严格规定了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的溴酸盐指标限
量,过量添加溴酸钾
会致癌,其中溴元素 的化合价为( )
B.
C.
D.
A.
【答案】
C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溴的化合价是 ,可得溴酸钾
中溴元素
的化合价为:
= ,则 = ;
8. 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
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无变化
B.此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答案】
D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反应类型的判定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
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有一个构成相同的分子,可判断该分子未参加反应,因
此该反应为两种不同的分子各 个参加反应,生成一种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个和一种
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 个。
【解答】
观察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情况,所以该图示可转化为:
;
、由反应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所以可得到原子在化学变化
中不可分的结论;故 说法正确;
、反应前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两种化合物的分子,故该反应一定不是置换反
应,故 说法正确;
、观察图是可知: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此反应有单质生
成;故 说法正确;
、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 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
故 说法错误;
9. 小明发现自家农田里的作物叶色发黄,并且茎杆软弱容易倒伏,他应该施用下列化肥
B.
C.
D.
( )
A.
【答案】
A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
植物出现了倒伏说明缺乏营养元素钾元素,叶色发黄说明缺乏营养元素氮元素,因此应该
补充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的复合肥。
【解答】
植物出现了倒伏、叶色发黄的现象,这说明植物缺少氮元素和钾元素;
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
.
.
.
故选 。
10.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
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关于羟基磷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中钙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D.它属于有机化合物
【答案】
A
【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