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江西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江西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2019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
2019 江西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 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 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这次叛乱的唯一良好后果,就是上帝借助它作为一种动力,打破一个伟大民族的死气 沉沉的气氛,使他们觉醒,意识到需要有一个新国家。1894 年、1895 年、1898 年、1900 年、1901 年和 1904 年到 1905 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正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次叛 乱”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3.“若卖国首领未诛,卖国条约未废,亡国之祸终难幸免”;“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 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材料反映的历史 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C.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4.下列形势图中,反映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一场战役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情景发生在( ) A.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1
6.下表显示的中美贸易趋向,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1975 304 1978 865 A.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美建交 32 156 324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D.冷战结束 7.“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 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8.“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 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9.“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著《风教通义》,……突破自古以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 部世界的局限,试图勾画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他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 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造成“突破”的直接原因是( ) A.文艺复兴 C.资产阶级革命 B.新航路开辟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0.“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只瓦 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制,因而一些爱国封建王公成了 大起义的领导者。”材料描述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C.印度民族大起义 B.拉美独立运动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1.“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 思想,把欧洲古典音乐推向顶峰,同时也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下列属 于“他”的作品是( ) A.《神曲》 C.《英雄交响曲》 B.《人间喜剧》 D.《义勇军进行曲》 2
12.请仔细观察如图,导致 1980-1984 年两国粮食产量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B.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D.是否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束缚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 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涂“T”错误的涂“F”.) 13.“南朝时期,各地农业普遍都有所发展,典型的如扬州三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据此可知,在南朝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_______ (判断对错) 14.“在这种权利下,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 的国将不国。”材料表明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______(判断对错)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经济已暴露出许多严重问题。国债高达 600 亿马克。外汇 枯竭,储存几近于零。许多战略原料并未做到自给自足……弹药的供应也不足。”这是决定 德国战略方针采用闪电战的一个重要原因。______(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4 分,第 17 题 6 分,第 18 题 10 分,共 20 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中国 国民有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摘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 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材料二:“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可珍贵的时刻;它 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 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理解“旧中国 完全死亡”?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律令,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 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 改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政治改革 是指什么?它对日本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这个变化,主要就表现在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 3
制,并在议会内部实施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同时还对个人的自由权利表示了相当 程度的承认和尊重。这就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依据材料二,“新体制”是以哪部法律文件为基础逐渐确立起来的?概括“新体制” 确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据统计,1861 年后的 30 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在此期间,农村 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成为富农,更多的农民却更加贫困,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佣贫雇农,采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依 据材料三,分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农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18.穿越时空的伟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运河恩泽利千秋】 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汴渠),名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 板渚引河入汴口,又从大梁之东引汴水入于泗,达于淮,自江都宫入于海。……炀帝巡幸, 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zhúlú 指首尾衔接的船只)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中国历史》(1)依据材料一, 分析大运河开凿的利与弊。 【水利工程促发展】 材料二:本法案旨在改进通航,并为田纳西河的洪水控制做准备;确保重新造林和合理使用 田纳西河流域限界的土地;保证该流域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并通过建立股份公司,来经营亚 拉巴马州的马瑟肖尔斯及附近地区的政府财产,为国防做准备及其他目的……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世界历史》(2)依据材料二, 4
概括田纳西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该工程建设体现了新政什么特征? 田纳西水利工程,这是推行 【一桥飞架变通途】 材料三: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1955 年 9 月正式开工修 建,1957 年 10 月 15 日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京广铁路南段与北段连成一线。 --摘编自四川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教师教学用书》(3)依据材料三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作用。请再列举一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交 通运输业取得的成就。 【自主创新强国梦】 材料四:2018 年 10 月 23 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中共中央总 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习近平强 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 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这些伟大工程的建设对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有何启示? 2019 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 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 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分析】本题以《礼记礼运》中的一段文字为切入点,考查夏朝建立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可知,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 征的王朝是夏朝。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 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禹死后,启继承了王位,“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故选:A。 2.“这次叛乱的唯一良好后果,就是上帝借助它作为一种动力,打破一个伟大民族的死气 沉沉的气氛,使他们觉醒,意识到需要有一个新国家。1894 年、1895 年、1898 年、1900 年、1901 年和 1904 年到 1905 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正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次叛 乱”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851 年,洪秀全 发动了金田起义,并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颁布了《天朝田 亩制度》;1856 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引发的天京 事变大伤了太平天国的元气;1864 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 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但它坚持斗争 14 年, 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 5
章。据“这次叛乱的唯一良好后果,就是上帝借助它作为一种动力,打破一个伟大民族的死 气沉沉的气氛,使他们觉醒,意识到需要有一个新国家。1894 年、1895 年、1898 年、1900 年、1901 年和 1904 年到 1905 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正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及所学知 识可知,“这次叛乱”是太平天国运动。 故选:A。 3.“若卖国首领未诛,卖国条约未废,亡国之祸终难幸免”;“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 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材料反映的历史 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C.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若卖国首领未诛,卖国条约未废,亡国之祸终难幸免”;“签字而山东亡, 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青年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反对 北洋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故选:B。 4.下列形势图中,反映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一场战役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938 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 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地区展开 激战,结果中国军队大败日军。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一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 次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 信念。据所学知识可知,反映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一场战役是台儿 庄战役,图 B 的形势图是台儿庄战役的形势图。 故选:B。 5.如图所示情景发生在( ) 6
A.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战的爆发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决定发动内战,得到美国的支持。蒋介石积极备战,美国出动 飞机、舰艇运送国民党军队到战略要地和铁路交通线,帮助蒋介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解放 战争时期,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援助下首先向中原解放区进攻,全面内 战爆发。据题干图片及图片中的文字和时间可知,题干所示情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故选:C。 6.下表显示的中美贸易趋向,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1975 304 1978 865 A.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美建交 32 156 324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D.冷战结束 【分析】本题以中美贸易趋向图为切入点,考查中美建交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解题时紧扣表格中的关键信息,一是时间,1972-1978 年,二是数据的变化,中美 贸易趋向不断增加,综合上述信息及已学相关史实可知直接影响中美贸易显著增长主要因素 是中美关系,根据已学知识可知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 年,中美 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据此分析可知 A 符合题意。 故选:A。 7.“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 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分析】本题以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 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为切 入点,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992 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 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运用市 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ABC 选项观点增强,不符合题意;D 想消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 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7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世纪西欧城市,注意全面分析题干材料内容。 【解答】“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 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在中 世纪,“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 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城市本身的结构就明确反映出了城 市同农村是分离的,每座城市都筑有完全封闭的城墙,并严格把守城门,这一方面是为了抵 御外敌的入侵,另一面则是用来将它同周围的农村分离开来;中世纪的城市也是一个自治团 体,这种自治同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相对于封建领主统治的自治,另一方面则是 自我管理或自我统治……而包围着它的却是一整套以束缚个人自由为特征的封建体系。 故选:D。 9.“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著《风教通义》,……突破自古以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 部世界的局限,试图勾画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他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 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造成“突破”的直接原因是( ) A.文艺复兴 C.资产阶级革命 B.新航路开辟 D.第二次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解答】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商业革命,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跨 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 故选:B。 10.“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只瓦 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制,因而一些爱国封建王公成了 大起义的领导者。”材料描述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C.印度民族大起义 B.拉美独立运动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了印度民族大起义。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了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 治统治。 【解答】“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 只瓦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制,因而一些爱国封建王公 成了大起义的领导者。”材料描述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了对印 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1857 年-1859 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 义,起义的领导者是印度封建王公。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在 1858 年 3 月率 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最后壮烈牺牲。印度民族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抗击了英国 殖民者,表现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殖民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故选:C。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