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2 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本试题共 4 页,21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参考公式: 锥体的体积公式 V  1 3 Sh ,其中 S 为柱体的底面积, h 为柱体的高. V R 4 3 3 球的体积 ,其中 R 为球的半径。 一组数据 1 , x x 2 , x 的标准差 , n s  1 [( n x 1  2 x )  ( x  2 x )    ( x n  x 2 ) ] 2 ,其中 x 表示这组数 据的平均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 设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3 4i  i =( ) ( )A 4 3i   ( )B 4 3i   ( )C i    ( )D i    2.设集合 U  {1,2,3,4,5,6}, M  {1,3,5} ;则 UC M  ( ) ( )A { , 3. 若向量 , }     AB ( )B {1,3,5}  BC (3,4)  ( )C { , , }    ( )D U  ;则 AC  ( )  (1,2), ( )A (4,6) ( )B ( 4, 6)   ( )C ( )   , ( )D ( , )  4. 下列函数为偶函数的是( ) ( )A y  sin x ( )B y 3 x ( )C y x e ( )D y  ln x   1 y x       1 0 x     1 x y  ,则 5. 已知变量 ,x y 满足约束条件 ( )A 3 )B 1 ( z 2 y x   的最小值为( ( )C 5 6. 在 ABC 中,若   A 60 ,    B 45 ,  BC  3 2 ,则 AC  ( ( )A 4 3 ( )B 2 3 ( )C  ) )D 6 ( )   ( )D
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1 所示,它的体积为( ) ( )A 72 ( )B 48 ( )C  ( )D  2 2  相交于 ,A B 两点,则弦 AB 的 4 ) x x y 4 y 5 0   与圆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3 长等于( )A 3 3 ( 9. 执行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n 的值为 6,则输出 s 的值为( ( )A 105 )B 2 3 ( )C  )B 16 ( )C  ( ( ( )D  ) )D  ( 10.对任意两个非零的平面向量和,定义          ;若两个非零的平面向量 ,a b   满足,a 的夹角 1 2  都在集合   ( )C  与b    ( ) 4 2 , ,且     a b b a  ,    n n Z  2 } 中,则 a b     ( ) )A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考生作答 4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20 分。 (一)必做题(11-13 题) )B 1 )D ( (  
y  1x  x 11. 函数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 12. 等比数列{ }na 满足 a a  2 4 1 2 ,则 2 1 3 a a a  _____ 。 5 4 3 2 , , , x x x x ,其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 2 ,且标准差等于1,则这组 13. 由正整数组成的一组数据 1 数据为_________。 (从小到大排列) (二)选做题(14 - 15 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1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 1C 和 2C 的参数方程分别为 C 2 : 2 : C   5 cos 5 sin   x  y  _______. 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 3 所示,直线 PB 与圆 O 想切于点 B , D 是弦 AC 上的点, ( t 是参数),它们的交点坐标为 (是参数,  2   )和 0 t t 1   x       y  2 2 2 2  PBA   DBA ,若 AD m AC n  ,  ,则 AB  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满分 80 分。解答需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 ) f x  A cos( x 4   )( 6 x R  ) f  ( ) 3  2 。 ,且 (1)求 A 的值;(2)设  , [0,  ] 2 , f (4   4  ) 3   30 17 , f (4   2  ) 3  8 5 ;求 cos( )  的值
17.(本小题满分 13 分)某校 100 名学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4 所示,其中成绩 分组区间是: [50,60][60,70][70,80][80,90][90,100]。 (1)求图中 a 的值; (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 100 名学生语文成绩的平均分; (3)若这 100 名学生语文成绩某些分数段的人数( x )与数学成绩相应分数段的人数( y )之比如下表所 示,求数学成绩在[50,90)之外的人数。 18.( 本 小 题 满 分 13 分 ) 如 下 图 5 所 示 , 在 四 棱 锥 P ABCD  中 , AB  平 面 PAD , AB CD PD AD / / , ,E 是 PB 中点,F 是 DC 上的点,且 DF  1 2 AB ,PH 为 PAD 中 AD 边上的高。 (1)证明: PH  平面 ABCD ; PH  1, AD  2, FC 1  ,求三棱锥 E BCF  的体积; (2)若 (3)证明: EF  平面 PAB .
19.( 本 小 题 满 分 14 分 ) 设 数 列  na 的 前 n 项 和 为 nS , 数 列  nS 的 前 n 项 和 为 nT , 满 足 T n (1)求 1a 的值;(2)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 , n N 2 S . *   n n 20.(本小题满分 14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椭圆 1( 1 0) F  , , C 1 : 2 2 x a  2 2 y b  1( a   b 0) 的左焦点为 且点 (0 1) P , 在 1C 上。(1)求 1C 的方程;(2)设直线l 同时与椭圆 1C 和抛物线 2 : C y 2 4 x 相切,求 直线l 的方程。
21.( 本 小 题 满 分 14 分 ) 设 0 1a  , 集 合 A B   | 2 x R x { 2  3(1  ) a x  6 a 0}  ,   x R x { |  0} , D A B   。(1)求集合 D (用区间表示);(2)求函数 ( ) f x  3 2 x  3(1  ) a x 2  6 ax 在 D 内的极值 点。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文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40 分。 9 1 D C 4 D 2 A 3 A 8 B 10 A 5 C 3 4 i  i  6 7 C B (3 4 ) i i  i 2 1. 【解析】选 D 依题意:   4 3 i 2.【解析】选 A 3. 【解析】选 A UC M  { , , }       AC AB BC    (4,6) 4. 【解析】选 D y  sin x y 3 x 是奇函数,, 与 y x e 是非奇非偶函数 5. 【 解 析 】 选 C 约 束 条 件 对 应 ABC 边 际 及 内 的 区 域 : (1,0), A B ( 1,2),  C 1, 2)   , 则 z     [ 5,3] 2 x y 6. 【解析】选 B 由正弦定理得: BC sin A  AC sin B  3 2 sin 60   AC sin 45    AC 2 3 7 .【 解 析 】 选 C V   1 4 2 3   3 3     1 3 几 何 体 是 半 球 与 圆 锥 叠 加 而 成 , 它 的 体 积 为 2 3  2 5  2 3  30   的圆心 (0,0) O 4 到直线3 x 4 y 5 0   的距离 d  5  5  1 ,弦 AB 8.【解析】选 B 圆 的长 2 x 2 y AB  2 2 r  d 2  2 3
9. 【解析】选C s i 1 1 1 3 3 5 15 7   a b    a  b cos   0,   b a    b  a cos    0   ( a b  )    ( b a  )  cos 2   (0, 1 ) 2 10. 【解析】选 A     a b b a  ,  都在集合    n n Z  2 }   a b  ( )    ( b a  )  n n 1 2 4 ( , n n 1 2 中得:   N * )   a b   1 2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考生作答 4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20 分。 (一)必做题(11-13 题) (0,  )  y , 1x  x   中的 x 满足:  x 1 0   0 x      1 x 0 或 0 x    9. 【解析】定义域为[ 1,0) 1 4 , 2 a a a  1 3 10. 【解析】 5 a a 2 4    2 a 3 1 2 1 2 , 2 a a a 1 3 5  4 a 3  1 4 x 11. 【 解 析 】 这 组 数 据 为 1,1,3,3 , 不 妨 设 1  x 2  x 3  x 4 得 : x 2  x 3  4, x 1  x 2  x 3  x 4    8 x 1 x 4  4 2 s    1 ( x 1 2 2)  ( x 2  2 2)  ( x 3  2 2)  ( x 4  2 2)     x 4 2 i 0,1,2 ①如果有一个数为 0 或 4 ;则其余数为 2 ,不合题意;②只能取 (二)选做题(14 - 15 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 14.【解析】它们的交点坐标为 (2,1) , 5( , x y : C x 1   y 2 2 ix   2 1 ;得:这组数据为1,1,3,3 0), C y : 2 x   解得:交点坐标为 1 (2,1) 15.【解析】 AB  mn ,  PBA   DBA   ACB BAD  ,   CAB   BAD  CAB 得: AB AC   AD AB 2 AB  AC AD mn    AB  mn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满分 80 分。解答需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f  ( ) 3   2 A cos  4 16.解:(1)    A 2 2 。 f (4   (2) 4  ) 3    30 17 cos(    ) 2    15 17 sin   15 17  , [0,  ] 2 , cos  8 17 。
f (4   2  ) 3   8 5 cos   4 5  , cos( )     cos     sin sin cos   17.解:(1) (2 a  0.02 0.03 0.04) 10 1    [0,  ] 2 , 4 8   5 17    a sin  3 5   3 15 5 17   0.005 。 , 13 85 (2)平均分为55 0.05 65 0.4 75 0.3 85 0.2 95 0.05 73  。          (3)数学成绩在[50,90) 内的人数为 (0.005   1 2 0.04   4 3 0.03   5 4 学成绩在[50,90) 外的人数为100 90 10  人。  0.02) 10 100 90    人,数 答:(1) a  0.005 ;(2)这 100 名学生语文成绩的平均分为 73 ;(3)数学成绩在[50,90) 外的人数为 10 人。 18.(1)证明: AB  平面 PAD , PH  面 PAD   PH AB ,又 ABCD , PH AD AD AB 、  , 平面 AD AB A    PH  平面 ABCD 。 (2) E 是 PB 中点  点 E 到面 BCF 的距离 h  1 2 PH  1 2 , 三棱锥 E BCF  的体积 V  1 3 S  BCF     h 1 1 3 2 FC AD h 1      1 6 2   1 2 2 12 。 (3)取 PA 的中点为G ,连接 ,DG EG 。 PD AD   DG PA  ,又 AB  平面 PAD , AB  平面 PAB  平面 PAD  平面 PAB , 又平面 PAD  平面 PAB PA , DG  平面 PAD DG  面 PAB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