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浙江省台州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4 浙江省台州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 多选 、错选均不给分) 14.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流的是( ) ①北魏孝文帝实 行汉化政策 ②秦始 皇修建万里长城 ③西夏模仿汉字结构创制文字 ④康熙率军取得雅克萨大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对古代中国民族融合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关键词“民 族融合”,即在备选项中找出其中符合民族融合的相关内容,以此可以得出①③符合题意, 而②④属于民族分裂及战争,故选 C。 答案:C 15.18 世纪,有一位伟人领导了反对英国“奴役压迫”的革 命,争取了民族独立,成为历史 上第一位总统。他是( )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罗斯福 D.罗伯斯庇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美国民族独立的相关史实,依据题干中“18 世纪”“反对英国”“争取 了民族独立”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出是美国独立战争,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由于英国对殖民地 的剥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导致了北美人民的抗争,在 华盛顿的领导下,终于在 1783 年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拉丁 美洲和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故选 B。 答案:B 16.历史照片是时代的见证。下面的照片“上海市信大祥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发生的历史 时期是( ) A.1950-1952 年 B.1953-1956 年
C.1958-1966 年 D.1966-1976 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对三大改造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题干中图片是“上海市信大祥绸 布店庆祝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时期,我国对民族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而三大改造 是发生在 1953 年到 1956 年,故选 B。 答案:B 19.1960 年,世界上最富国家和最穷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是 37 倍,而现在则达到 74 倍。这 表明( ) ①南北关系趋向缓和 ②发展问题尚未解决 ③当今世界贫富差 距悬殊 ④要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对世界贫富差距的准确认识,题干中“1960 年……收入差距是 37 倍”“现在则达到 74 倍”反映了发展尚未解决,依然是主要问题,而且现在的贫富差距更大, 因此需要加强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②③④的表述符合史实,而①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D。 答案:D 20.下图反映了中美贸易额从渐增到剧增的因素有( ) ①大跃进运动 ②文化大革命 ③中美正式 建立外交关系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以曲线图的形式考查学生阅读图表,提取有效信息及调用已学知识的能力,首先 阅读题干中及曲线图信息可知研究的主题是“中美贸易额从渐增到剧增”,时间为 1972 年开 始,其次结合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以及中国的国情分析可得出③④符合题意,而①②不 合题意,故选 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25.山海雄奇的台州,走出山的闭塞,借着海的博大,扬帆前行。 【文章话荒凉】吾台古称荒城,僻处海滨,三代之时,人物无闻; 来,表有所见; 之时,亦为贬谪之地。 、 、 以 ——喻长霖《台州府志》 (1)请将隋、晋、唐、 汉四个朝代按时间先后顺序填写在空格中。(2 分) 【热土见崛起】19 94 年台州撤地设市,揭开台州历史新篇章,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 发展。如 1998 年吉利家用轿车下线,开创中国民营企业制造轿车新时代;2010 年吉利 控股 集团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2013 年 7 月吉利再次入围《财富》世界 500 强企业;2013 年 9 月吉利欧洲研发中心在瑞典正式运营,该中心由集团旗下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联合建立。 (2)台州民营经济的腾飞归 功于我国哪一项政策?(2 分) (3)2010 年以来吉利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当今世界哪一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对吉利有什么影 响?(4 分) 【人水共和谐】台州撤地设市 20 周年之际,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五水共治”,全市上下齐 动员。 ①台州市 建成黄椒温联合供水、玉环引水、椒北引水等工程,将长潭水库的水引到缺水较 严重的温岭、玉环、路桥等地。 ②黄岩某金属加工公司因将有害废水直接排入江中,严重污染水质。该企业被依法判处罚金 10 万元,股东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 1 年 3 个月。这是我市首例污染环境的刑事案件。 ③台州一中将一次冲水 1 升的马桶代替 9 升的老式马桶, 将雨水收集至校园中心的水池用 于灌溉校园绿化。 (4)上述举措对实现人水和谐新台州分别有什么启示?(3 分) 解析:第(1)主要考査学生对古代中国各朝代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古代朝代的顺 序为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陪朝、唐朝,因此隋、晋、唐、汉四个朝代按时间先后 顺序汉、晋、隋、唐。 第(2)问,主要考査我国对民营企业政策的相关史实,题干材料中“吉利家用轿车下线,开 创中国民营企业制造轿车新时代”等信息,体现了我国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 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3)问,主要考査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准确认识,依据材料中“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 轿车公司”“入围《财富》世界 500 强企业”“吉利欧洲研发中心在瑞典正式运营”等信息可 以得出吉利公司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有利于吉利公司资源的合理配贯,提 高其竟争力。 第(4)问,主要考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主要阐述了企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由此 我们可以从水资源的调配、依法治水以及节流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答案:(1)汉、晋、隋、唐。(2 分) (2)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 非公有制济的发展。(2 分) (3)经济全球化。(1 分)吉利集团抓住了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了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加
强了与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合理配置了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3 分)(学生答题应 紧扣材料进行分析;否则要适度扣分) (4)①实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②严格执法,依法治水;③“开源”与“节流”并举。(3 分) 26.曾经辉煌,一度落伍;民族复兴,中国之梦。 【盛世与繁华】 (1)上表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经济现象?(2 分) 【屈辱与反思】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 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2)“甲午败于日本”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赔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甲午败于日本”与 “各国租港湾之事”、“变法”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4 分) 【团结与觉醒】 (3)据图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 分)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上述史实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2 分)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査学生对明清时期外贸经济发展的准确认识,首先第一个表格中是 明清时期英国对中国荼叶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第二表格反映了外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由 此可以看出,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第(2)问,主要考査学生对《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等方面史实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 据已学知识可知“甲午败于日本”指的是甲午战争中固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把辽东半岛、 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 岛割让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各国租港湾之事” 指的是中国战败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变法”指的是在民族危机严重 的情况下,激发了有识之士变法图强的决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第(3)问,主要考査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准确认识与理解,题干中三幅图片分别反映 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图①反映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帮助,图②全民族的抗战,图 ③反映的是国民党军队英勇作战等。 第(4)问,尾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历史上日本对 中国的侵略,结果是一败一胜,由此可以得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 国家的综合实力,其次要团结合作,最后需要改革开发,激发活力等。
答案:(1)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发达,商品经济繁荣。(2 分)(若答“中国在与 英国的对外贸易中长期出超,大量白银流人中国。”也得满分。) (2)史实: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把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2 分) 关系:甲午战败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败激发了有识之士变法图强的决心,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 分) (3)图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 图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英勇作 战”); 图③国民党军队英勇作战。(每点 1 分,3 分) (4)加快发展,增强国力;团结一致,凝聚力量;改革开放,激发活力。(2 分)(言之有理, 酌情给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