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3 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核对条形码 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等有关 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 8 页,三大版块,21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积累与运用(30 分) 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每空 1 分,共 12 分) (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5)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 (6)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7)皎洁的月亮引人遐思,令人动情。白居易望月感怀,抒发 “ ,一夜乡心五处同”的骨肉相思之情;李白月下独酌,排遣寂 寞,咏出“ , ”的浪漫。 (8)诗人笔下,花是有品格的。既有“ ,恨别鸟惊心”的灵性,又有 “ ,只有香如故”的风骨,还有“落红不是无情物, ”的情怀。 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共 9 分) 美丽的鄂尔多斯,一代天骄的长眠.之地。这片土地别 具风情:成吉思汗陵庄严肃穆,古老的白塔引人遐 思, , 。若想领略蒙古人民 悠闲恬淡的生活,那就请到苏泊罕草原来。夏季 的草原是怡人的,绿草如茵.,鲜花绽.放。你可以体 验 chí chěng 千里的畅快,也可以感受“天苍苍、 野茫茫”的惬.意;guǎng 风的脉搏,沿途的胜景会让你 yìng mào wú yín 的青色地毯,星星点点的可爱羊群……跟随着 jiē bù xiá,叹为观止。 (1)给文中加点的四个汉字....注音。(2 分)
(2)根据文中读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写出三个词语....。(3 分) (3)结合语境,解释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词语....。(2 分) (4)根据文意,仿照前两句的句式,以你熟知的鄂尔多斯地域名胜为内容,在横线处续 写两个句子。(2 分) 3.文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 A B 知识。 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形象。 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 C D 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4.请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2 分) 天还没有亮,我们就爬上曙光亭看日出。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 云。 。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顷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5.综合性学习。(5 分) 为响应我市开展的“同铸复兴路·共圆中国梦”系列活动,你班将以“青春·梦想”为主 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积极参与到下面的活动中来。 (1)仿照示例(主题+名称)再设计两个不同....的活动项目。(字数句式不作要求)(2 分) 示例:青春逐梦书法展 与梦同行演讲赛 (2)请你以演讲赛活动主持人的身份,为比赛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 50 字。(3 分) 阅读(40 分) 阅读说明文,完成 6 ~ 8 题。(共 8 分) PM2.5 城市漫游记 ①公路上,汽车队伍被堵成一只长长的豆虫,偶 尔扭几下腰,蠕动一下身子,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处在 休眠状态。为了不错过每一厘米的移动,所有的汽车 都不熄火,排气筒嘟嘟地冒着黑烟。各大工厂里,高 高的烟囱像一个个怪兽,不知疲倦地喷吐着黑烟。 ②我是一个 PM2.5 颗粒,这些尾气和浓烟就是我 出生的温床。我的中文名字叫颗粒物,科学家曾经这样给我的家族命名:当空气中的悬浮颗 粒直径大于 2.5 微米,等于或小于 10 微米时,名字叫做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 PM10,它们 是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直径小于和等于 100 微 米的颗粒物,被命名为总悬浮 颗粒物,也称为 PM100。与 PM10、PM100 两位大哥比起来,我在家族中个头最小,直径还不 超过 2.5 微米呢! ③2.5 微米有多大呢?举个例子来说,我的个头大约相当于人类一根头发粗细的 1/20,
所以人类的眼睛平时根本就看不 到我。 ④我们乘坐免费的交通工具——风,在各个城市漫游。旅行途中,分散在各地的家族成 员也加入进来,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各种化学物质也学会了搭顺风车,这主要归功于我“出 色”的表现,即我会吸附各种各样的毒性化学物质,是各种有毒物质极好的载体,因此,我 比 PM10 含有更多的致癌物。 ⑤留下我们足迹的城市,能见度超低,接连的雾霾天气造成航班延误,道路拥堵,人类 把这些罪过都归结到我们头上。 ⑥旅行中有些兄弟姐妹累了,降落到街道和楼层间,人类一不小心就把小小的我们吸了 进去。PM100 会被人类的鼻毛挡在外面;PM10 虽可进入人类的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 被部分排出体外;唯有我,却能穿过人类用于防护的口罩,通过鼻腔,进入下呼吸道,侵入 肺泡,潜入人体的各个血管,这可能导致人类罹患心血管疾病及中风。 ⑦人类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防护措施,但大多专家表示,个人能做的最多就是在灰霾 天气关紧门窗或少出门而已。 ⑧在人类与我的持久战中,谁将是最后的获胜者呢? 6.信息筛选。(4 分) PM2.5 是 是 ; 、 。 的 悬 浮 颗 粒 物 , 它 对 人 类 的 危 害 7.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表述不准确 .....的一项是(2 分) A.选文运用第一人称介绍 PM2.5,使语言生动有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段①中描述堵车及工厂废气排放的情形,主要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 PM2.5。 C.文段②③为了准确地说明 PM2.5 的特点,主要运用了分类别、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人类治理 PM2.5 的任务还非常艰巨,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8.【相关链接】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全民愿景。 我市持续开展“创城”活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生活中,你怎么做,可以为控 制 PM2.5 尽一份力。(至少写出两点,内容避免重复)(2 分) 阅读议论文,完成 9 ~ 12 题。(共 11 分) 教养的证据 毕淑敏 ①辞典上说,教养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 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②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 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 ③教养和财富一样都是需要证明的。你说有钱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 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更与家庭 背景如何显赫无关。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以下若干。 ④ 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 类渺小的人,必定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人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除了显得蒙 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花草草,正是这种伟
大感情的最基本的训练。 ⑤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生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 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 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A ⑥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目标。 教养把人们的注意力拓展了,变得宏大和光明。 B ⑦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 己救人、坚贞不屈、吃苦耐劳……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 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 C ⑧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知道害怕是件有价值的事。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界 上有一些不可拿起的界限。知道世界上有阳光,阳光下有正义。有教养的人知道仰视高山和 宇宙,知道仰视那些伟大的发现和价值,知道对于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表达尊重。 ⑨教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 是一些习惯的总和。 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 X 片子。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 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的。 9.整体感知。(3 分) (1)开篇点题,作者认为教养是 。(1 分) (2)原文中有 A、B、C 三处空格,根据文意,你认为应该将下面这段话还原到( )处, 因为它阐明的观点是 。(2 分) 每一个人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时刻,当 你在跋涉和攀缘中,虽然伤痕累累,因 为你具有的教养,确知时间是流动的,明了暂时与永久。 10.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选文用“总—分—总”的结构,阐述了“教养需要养成”、“教养可以证明”的道理。 B.选文的主体部分运用了排比方式,讲述了“一个有教养的人”应具备的品德和素质。 C.作者把“热爱大自然”列为教养的证据之首,意在提醒大家开阔眼界,不做井底之蛙。 D.作者说“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是劝告人们安于自身限制,做事要量力而行。 11.读了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你想到什么?请仿照示例,在《藤野先生》《老王》《信客》 中任选两个作为素材,仿写两个句子。(2 分)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像《我的母亲》中的母亲那样仁慈温和,宽容隐忍; , ; , 。 12.【相关链接】2013 年 5 月 24 日,南京某中学学生丁锦昊将“丁锦昊到此一游”刻在埃 及神庙浮雕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国人 素质”“素质教育”成为大家热议的话 题。 (1)结合上述事件,谈谈你对文段⑨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2 分) (2)谈谈你对“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的认识。(2 分)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和古诗,完成 13 ~17 题。(共 12 分)
(一) 洛阳有僧,房中有磬①,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 求术士②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③素与僧善.,适来问疾,僧 遽以告。俄顷,轻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盛设馔, 余当为汝除之。”僧虽不信其言,冀其或效,乃置馔以待。夔食 讫,出怀中错④,错磬数处,其声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曰: “此磬与钟律合⑤,故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便愈。 (节选自《唐语林》,有删改) 注释: ① 磬: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 ② 术士:指巫师占卜之类的人。 ③ 曹绍夔:唐朝人,精通音律。 ④ 错:打磨玉石的工具。 ⑤ 律合:指频率相同。 (二)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 分) (1)终不能已. (2)曹绍夔素与僧善. (3)其声遂绝. (4)禅房花木深. 14.下列句子中与 “乃置馔以待”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2 分)
A.何以.战 C.策之不以.其道 B.固以.怪之矣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5.翻译选文(一)中画横线的句子。(2 分) 16.结合诗意,谈谈你对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理解。(2 分) 17.根据对短文和诗意的理解,回答问题。(2 分) (1)文中的磬“自鸣”是因为 (2)诗中的磬有“余音”是因为 。 。 下列片段都写的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阅读后完成 18~20 题。(共 9 分) (一) 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 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道 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它 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 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 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 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八年级·下册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选段,有删减) (二) 1855 年 11 月,列夫·托尔斯泰周旋于圣彼得堡的文人中间,他对于他们感到一种憎恶 与轻蔑,他们的一切于他都显得是卑劣的、虚伪的。 远远看去,这些人似乎有艺术家的桂冠。如屠格涅夫,起初,他佩服并欣赏他,近看却 使他非常失望。1856 年时代的一幅肖像,正是他处于这个团体时的留影:屠格涅夫、冈察 洛夫、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别人那种自然的态度旁边,只有托尔斯泰神态严肃,他瘦削的 脸庞,深凹的腮帮,僵直地交叉着的手臂,显得非常碍眼。托尔斯泰穿着军服,立在这些文 学家后面,正如苏亚雷斯所写:“他不像其中一员,倒像是个看守,随时准备把他们押送到 监狱中去。” 可大家都恭维这初来的年轻同道。屠格涅夫亲密地向他伸着手,但托尔斯泰的犀利眼神, 加上二三个会令人暴跳起来的恶毒词句,常常让屠格涅夫感到很难堪。“他永远不相信别人 的真诚,一切道德情怀他觉得是虚伪的,他爱用逼人的目光逼视他所认为的骗子……”时间 使托尔斯泰和其他文学团体离得更远。他不能宽恕这些艺术家一方面过着堕落的生活,一方 面又宣扬什么道德。 (选自《名人传》,有删减) (三) 在莫斯科过了一冬,1882 年 1 月列夫·托尔斯泰参加了调查人口的工作,也因此亲眼
目睹了大都市的贫困状况。印象非常凄惨,他第一次看到这文明隐藏着的毒瘤。那天晚上, 他向一个朋友讲述他的所见时,“他叫喊,号哭,挥动着拳头”。 “人们不能这样生活!”他号啕着说,“这绝不允许!绝不能……”几个月之久,他又堕入 悲痛的绝望中。 …… 他正面坐着,手臂交叉,穿着农夫的衣服,神气颇为颓丧。他的头发是黑的,但唇髭已 经花白。他的长须与鬓毛已经全白了。双重的皱痕在美丽宽广的额角上画成和谐的线条。这 巨大的犬鼻,这副直望着你的又坦白又犀利又悲哀的眼睛,含着多少温和善良啊!它们看你 那么透彻。它们不过是在为你怨叹,为你可惜。眼眶下的面孔,留着痛苦的痕迹。他曾哭泣 过,但他坚强,随时准备战斗。 18.根据选文,填写表格。(4 分) (选自《名人传》,有删减) 肖像 神态 动作 评述 (一)拜访者眼中 浓似灌木丛的眉毛 黑豹似的 的托尔斯泰 一对灰色的眼睛 目光 (二)周旋于文人 中的托尔斯泰 ② 严肃 (三)参加了调查 他 的 头 发 是 黑 人口工作的托尔斯 的……含着多少温 ④ 泰 和善良啊! \ ③ ① 憎恶文人的 虚伪 叫喊、号哭、 富有同情心 挥动 坚强 19.从表现托尔斯泰性格特征的角度,赏析选文(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 分) 20.【综合探究】通读三则选文,品读选文(一)中画横线的句子,探究为什么说托尔斯泰 “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3 分) 写作(50 分) 21.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绽放在记忆里的那朵花”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你脚下的那片土地,正是你的中国。你发出怎样的呼唤,中国便激荡怎样的声音;你迈 出怎样的步伐,中国便落下怎样的脚印。你放飞梦想,中国便会辉煌;你坚守信念,中国便 有正能量。 写作要求: ○1 字数在 600 以上; ○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3 尽量不要使用网络语言。 2013 年鄂尔多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阅卷评分说明: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正式阅卷前先进行试评,在试评中认真阅读参考答案,统一评分标准,不得随意拔 高或降低评分标准。试评的试卷必须重新评分。 2.第 2 题(1)小题的最小记分单位为 0.5 分,其余各题最小记分单位均为 1 分。 3.1—20 题,除 5 题(2)小题和 20 题双评误差控制值为 1 分外,其余各题双评误差 控制值均为 0 分。21 题(作文)双评误差控制值为 8 分。 1.【答案】 (1)君子好逑 (3)天涯若比邻 (5)老木沧波无限悲 积累与运用(30 分) (2)潮平两岸阔 (4)只恐双溪舴艋舟 (6)各领风骚数百年 (7)共看明月应垂泪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8)感时花溅泪 零落成泥碾作尘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评分标准】①每空 1 分,共 12 分。 ②句中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2.(1)【答案】眠 mián 茵 yīn 绽 zhàn 惬 qiè 【评分标准】每空 0.5 分,共 2 分。 (2)【答案】驰骋 广袤无垠 应接不暇 【评分标准】①每词 1 分,共 3 分。②字形正确,书写规范,得 3 分。 ③词中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3)【答案】怡人:使人舒适,愉快。/使人心情愉悦。 脉搏:节奏/韵律。 【评分标准】每词 1 分,共 2 分。 (4)【参考示例】 神奇响沙诱人探秘,阿尔寨石窟述说传奇,萨拉乌苏文明远古绝响, 高原绒城温暖全世界,塞外小江南巴图湾风光秀美,不老的油松王诉说传奇,草原明珠 康巴什谱写辉煌。 【评分标准】①句式为:“地域名胜+特点概括”,每句 1 分,共 2 分。②地域名胜的名称 中出现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3.【答案】A 4.【答案】③ ④ ① ② 【评分标准】①满分 2 分。②所有序号排列无误得 2 分,否则不得分。 5.(1)【参考示例】我的青春我做主辩论会 我的未来不是梦读书会 青春飞扬 我的中国梦诗朗诵 【评分标准】①主题以“青春”“梦想”为关键词,活动项目属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范畴, 有可行性。②一个活动项目 1 分,满分 2 分。 (2)【参考示例】青春,追梦的季节。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因奋斗而精彩,让我们为青 春放歌,让梦想起航。下面,我宣布与梦同行演讲赛现在开始。(50 字) 【评分标准】(1)答题要点:①开场白必须紧扣主题“青春”“梦想”;②语言流畅,有 感染力,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③最后一句应有宣布演讲赛开始的表述。(2)一个要点 1 分,共 3 分。(3)双评误差控制值为 1 分。 阅读(40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