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1 分)
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检验甲烷燃烧有 CO2 生成
B. 读液体体积
C.
将带有残留夜的滴管倒持
D.
吹灭酒精灯
2.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高性能锂空气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2Li+O2
Li2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 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物锂是金属单质
B.该反应中 MnO2 是催化剂
C.Li2O2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 价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3.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得到电子
B.反应物钠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不同
4.一杯 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
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
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5.小金制作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并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灭火操作,结束
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 2 滴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色;②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残留液中有大量
的(
)
A.硫酸钠 B.碳酸钠 C.盐酸 D.氯化钠
6.向一定质量的甲中连续加入乙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之间关系,
符合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A
B
C
D
)
甲
稀硫酸
稀盐酸
稀盐酸
硝酸银溶液
乙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钙粉末
锌粒
铜粉
7.如表是生活中常见 4 种饮料及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这些饮料的组成、性质和用途表述错
误的是(
)
名称
雪碧
主要成分
碳水化合物、水
苏打水(弱碱性)
碳酸氢钠、水
盐汽水
柠檬汁
氯化钠、水
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维生素等
A.雪碧是一种混合物
B.4 种饮料中,苏打水的 PH 值最小
C.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适宜补充盐汽水
D.喝适量柠檬汁有助于补充人体的维生素
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20 分)
8.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
同微粒,③是
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
(选
填序号).
9.图为铜片 A 的系列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若方法 1 中的 X 物质为常见气体,且发生置换反应,则 X 是
(填化学式);
(2)写出方法 2 的化学方程式
;
(2)铜片 A、铜片 B、铜片 C 的质量分别为 mA、mB、mC,其中方法 1 和方法 2 均完全反应,
则 mA、mB、mC 的大小关系为
.
10.小金为了探究温度对 H2O2 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借助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
去),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的部分设计如表所示:
MnO2 的质量/克
5%的 H2O2 的体积/毫升
水浴温度/℃
实验 1
0.5
40
20
实验 2
0.5
待填
80
(1)实验 2 中应加入 5%H2O2
毫升;
(2)在两次实验中,可通过
来比较 H2O2 分解反应速率的大小;
(3)实验 2 中水浴温度控制在 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除锥形瓶
内气体受热膨胀外,还有
;
(4)实验结束后若要将 MnO2 从混合物汇总分离出来,可采取的方法是
.
11.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小金模仿化工生产,用如图装置来
制取 Na2S2O5.
已知:A 中发生的反应为:H2SO4(浓)+Na2SO3═Na2SO4+SO2↑+H2O
B 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图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2)写出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在实验过程中,滴加浓硫酸不宜过快,理由是
.
(4)该实验开始滴加浓硫酸时,应先除尽装置内的空气,若忘记这一操作,新制取的 Na2S2O5
产品中会混有 Na2SO4 杂质,这与 O2 的
有关(填化学性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1 分)
1.【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
方法.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基本操作的正确操作方法回答本题.
【解答】解:A、检验甲烷燃烧有 CO2 生成,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正确;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
C、将带有残留液的滴管倒持,会使残留液倒流,腐蚀胶头.故错误;
D、熄灭酒精灯不能吹灭,要用灯帽盖灭,故错误;
故选 A.
2.【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
B、根据反应过程进行来分析;
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D、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解答】解:A、锂是由金属元素锂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故 A 正确;
B、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 MnO2 是催化剂,故 B 正确;
C、Li2O2 是化合物,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锂元素在钙化合物中显+1 价,故
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故 C 错误;
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 C.
3.【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A、根据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进行分析;
B、根据钠是金属,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C、根据燃烧发生的条件下进行分析;
D、根据同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进行分析.
【解答】解:A、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 A 错误;
B、钠是金属,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故 B 错误;
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故 C 正确;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相同,故 D 错误.
故选:C.
4.【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题意,一杯 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
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结合饱和溶液与不
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质的质量分数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杯 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不能继续溶解
硝酸钾,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杯 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杯 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
则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杯 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
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考点】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简易酸碱灭火器中碳酸钠溶液与一种常见的酸反应;结合石蕊溶液遇
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
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简易酸碱灭火器中碳酸钠溶液与一种常见的酸反应;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
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 2 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石蕊溶液遇
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则说明残留液显酸性.
②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存在,说明此沉淀是氯化银
或硫酸钡沉淀,由于反应物是一种酸,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
酸有剩余,则原酸溶液为硫酸,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则残
留液中有大量的硫酸钠、硫酸.
故选:A.
6.【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硫酸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溶液总质量应该是随着 NaOH 的
加入而不断上升的,图象不会有水平的那个阶段,进行解答;
B、根据定量的盐酸,加入碳酸钙,当碳酸钙和盐酸全部反应完时,溶液质量就不变了,再
加入大理石就不反应,且大理石是固体,它的质量不属于溶液的质量,所以最后总溶液的
质量的不变;进行解答;
C、锌置换氢气,显然质量增加,当盐酸反应完后,锌是固体,所以开始溶液质量增加,至
反应完全后溶液总质量不再增加;
D、根据铜粉置换银,因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4,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08.所以开始反
应时,溶液总质量是降低的,进行解答.
【解答】解:A、硫酸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溶液总质量应该是随着 NaOH 的
加入而不断上升的,图象上不会有水平的那个阶段;不符合题意;
B、开始时,溶液总质量就是盐酸的质量,随着加入大理石,溶液质量是不断增加的,当大
理石和盐酸全部反应完时,溶液质量就不变了,因为盐酸已反应完,再加入大理石就不反
应,且大理石是固体,它的质量不属于溶液的质量,所以最后总溶液的质量的不变;不符
合题意;
C、锌置换氢气,显然质量增加,当盐酸反应完后,锌是固体,所以开始溶液质量增加,至
反应完全后溶液总质量不再增加;不符合题意;
D、铜粉置换银,因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4,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08.所以开始反应时,
溶液总质量是降低的,至反应完全后溶液总质量不变;正确.
故选 D.
7.【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常用盐的用途;纯净物
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A.根据混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
C.根据人体排泄的物质来分析;
D.根据维生素的来源来分析.
【解答】解:A.雪碧中含有水、碳水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正确;
B.苏打水成弱碱性,其 pH>7,是最大,故错误;
C.高温工作人员由于大量出汗,体内无机盐流失,可补充盐汽水调节人体内无机盐的平衡,
故正确;
D.柠檬汁含有维生素,喝适量的柠檬水可补充维生素,故正确.
故选 B.
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20 分)
8. 氦
①②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的概念.
【分析】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中的质子数来确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分析
解答.
【解答】解:在原子中,电子在原子核的外部,所以小圈表示的是电子,在原子中,质子
数=电子数,所以白球表示质子,黑圈表示中子;再根据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可知,
③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有 2 个质子,所以是氦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由微
观结构示意图可知,①和②这两种粒子核内的质子数均为 1,故属于同种元素.
故答案为:氦;①②.
9.(1)H2 (2) CuO+H2SO4=CuSO4+H2O
(2)mA=mB>mC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1)根据常见的还原剂有碳单质、一氧化碳和氢气,X 物质为常见气体,且发生置
换反应,所以 X 是氢气进行分析;
(2)根据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方法 1 是将已经部分氧化的铜片重新用氢气还原,依据质量守恒中的原子守恒,
方法 1 反应结束后,铜被重新还原,所以 mA=mB,方法 2 中部分氧化的铜片产生了氧化铜,
氧化铜与硫酸反应,有部分铜元素进入溶液中,剩余的铜单质的质量为 mC,所以小于 mA、
mB 进行分析.
【解答】解:(1)常见的还原剂有碳单质、一氧化碳和氢气,X 物质为常见气体,且发生置
换反应,所以 X 是氢气,化学式为:H2;
(2)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3)方法 1 是将已经部分氧化的铜片重新用氢气还原,依据质量守恒中的原子守恒,方法
1 反应结束后,铜被重新还原,所以 mA=mB,方法 2 中部分氧化的铜片产生了氧化铜,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