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天津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 75 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1999 年 9 月 22 日,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指出,______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
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A.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相结合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做好减员增效、再就业和社会保障
D.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______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反政府的本质及其对社会的严重危害,引起我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12 次会议于 1999 年 10 月 30 日通过了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
决定。
A.法轮功组织
C.奥姆真理教
3.1999 年 11 月 20 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神舟号”______,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上取
B.人民圣殿教
D.共济会
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A.返回式卫星
C.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4.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 年 6 月 15
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______
为重点。
B.远程运载火箭
D.资源卫星
A.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C.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5.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11 次会议通过关于个性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从 1999 年 11 月 1 日起恢复对
B.扫除青壮年文盲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征税。这将有利于
①增加国民收入
③启动消费,拉动内需
A.①②③
6.2000 年 1 月 23 日,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在大阪举行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反华集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
民对此表示十分愤慨并予以强烈谴责。长期以来,影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重大原则问题主要是如何对待
②增加财政收入
④调节个人收入
D.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A.中日贸易问题
C.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问题 D.日本加入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问题
7.一个由英国、日本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于 1999 年 12 月 1 日宣布:______。科学家们
B.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历史问题
普遍认为,这是继 1859 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后,人类认识自身的又一重大突破。
A.用人胚胎干细胞可培养所需器官
B.已破译人体第 22 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
C.通过移植 NR2B 基因,可培育出“聪明老鼠”
D.已培育出携带人体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
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这主要是因为
A.国家政权建设是我国当前政治的核心问题
B.阶级矛盾物阶级关键只是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政治建设
9.国有企业改革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种政治核心作用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
织领导,具体体现为
①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本企业的贯彻起保证监督作用
②在企业干部管理上起把关作用
③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领导作用
④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起指挥作用
A.①②③
10.1999 年 11 月 6 日,作为英联邦成员之一的澳大利亚就是否实行新的国家政体进行了全民公决,投
B.①③④
D.①②④
C.②③④
票结果是多数人赞成保持现行国家政体。这表明
A.澳大利亚不能自行决定脱离英联邦
B.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君主立宪制优于民主共和制
C.实行什么政体受该国的历史条件、传统习惯和现状况等因素制约
D.民主共和制下的国家元首和君主立宪制下的国家元首没有本质区别
11.当前,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问题,这表明,国家间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
密切相关,它们是各国
A.进行国际合作的基础
C.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12.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
会产生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
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段话充分说明
B.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D.处理国内事务的依据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具有先进性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改善党的领导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13.读漫画弯与直:
青蛙与飞鸟的判断启示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理性认识领依赖感性认识
C.认识受具体时空的限制
D.认识受主体价值取向的制约
14.“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
15.“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矣;不学者亦难矣。”这段话说明
A.难与易因人而异
C.学与不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D.难与易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16.基因是指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因子。近年来,转苦因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已生产出转基因大豆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B.学与不学因时而
等食品;科学家还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试验,以便为人类器官知名人士提供来源。这表明
A.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普遍的联系
D.实践是认识发民展的动力
17.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
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
①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③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A.①②④
18.地处高海拔山区的某贫穷山村,为了脱贫致富先后创办多家企业均告失败。村领导总结教训,结合
本村的优势,决定种值既有市场需要又适于在高海拔地区生长的经济作物,结果取得成效。几年来村民收
入稳步提高,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这个事例表明,要发展家村经济必须
②人的认识是受主观条件制约的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①③④
D.①②③
C.②③④
A.适应市场需要,发挥比较优势
C.加大投入、改善交通通讯条件
19.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和研制新
B.广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D.坚持无工不富的指导思想
产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一些企业因商品滞销而减产甚至停产。这说明
A.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20.某地运用新技术、机关报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开发出优质、高效、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D.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使这些产为重机关报焕发生机和省略。这个事例生动说明
A.传统产业能够改造成高新技术产业 B.高新技术产业将完全取代传统产业
C.技术进步是产业创新的动力
21.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由入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
D.技术进步是市场开发的结果
这说明
A.经济经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
B.经济弱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
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径
22.耗资数十亿美元,彩了当今通信领域数十项尖端技术的“铱星”全球卫星电话系统,最终因价格过
于昂贵,用户稀少,公司严重亏损而宣告关闭。这件事表明
A.产品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其市场占有率的高低
B.高科技产品不应定价过高
C.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并接受市场的检验
D.竞争机制导致了企业和产品的优胜劣汰
23.各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往往会在汇率上表现出来,如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近年来就一直在 1 美元合
80-140 日元之间波动。这表明
A.国货币的价格是由他国货币的价值决定的
B.国货的价值由他国货币的价格决定
C.汇率反映两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
D.汇率反映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24.2000 年,亚洲经济已开始复苏。人们在分析和总结了金融危机的教训后普遍认为,短期资本大进
大出及国际金融投机商的炒作是亚洲发生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引进外资时只能引进长期资本,不能引进短期资本
②要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③既要积极利用外资,又要引导外资流向
④必须禁止外资进入国内的股市和房地产业
A.①④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
D.②③
B.②④
C.③④
给 1 分。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
25.为了使 我国的国家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规范、防止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发生,1999 年 12
月 25 日,全国人大常 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对于中央预算审查监督作出了明确
而详细的规定,使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法制化更加完善。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
A.监督政府的职权
C.编制中央预算的职权
26.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
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毁掉。该地民向且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经
过认真的庭审调查,作出判决,责令被告镇政府对原告作出合理赔偿。这一事实表明
B.最高决定权
D.立法权
A.政府滥用职权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
B.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C.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依法受到保护
D.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受人民法院监督
27.在西藏自治区县乡换届选举中。选民的参选率基本上都在 90%以上;在自汉区人大代表中,藏族和
其他少数民族代表超过 80%;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主席和各县县长,均由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公
民担任;近二十年来,国家先后拨专款 3 亿元维修和保护寺庙,全区藏传佛教等宗教活动场所满足了信教
群众正常宗教活动的需要。以上事实说明
A.西藏人民充分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西藏自治区已实行全区范围内的直接选举
C.西藏人民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D.西藏自治区政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28.在 54 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一些西方国家试图把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作为先例,宣扬“人权高于
主权”,包括中国在内的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长们则在发言中明确表示反对上述观点。这是因为
A.一国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
B.尊重国家主权是联合国的基本准则
C.人权问题就是主权问题
D.宣扬“人权高于主权”是强权政治的体现
29.曾是共和国伐木功臣的马永顺,面对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以七十多岁的高龄上山植树,
决心不让“红松的故乡”失去诗情画意。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小兴安岭造就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永顺
林”,成为造林英雄。他的行为表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B.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D.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B.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A.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
C.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30.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
A.子不语怪、力、乱、神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31.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缍被批准了。”
乙说:“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够买一套房子了。”
对话说明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C.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
D.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
32.90 年代以来,信息产业迅速发展。 以美国为例,1999 年信息产业给美国增加了 5070 亿美元的产
值。目前,信息产业已占美国 GDP 的 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30%。专家预测,未来 10 年,美国信息
产业的产值将增加一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50%。上述材料表明
A.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
B.高机关报技术产品有着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
C.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增加就业
D.凡是高新技术产品就必然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33.上述材料,从哲学上表明
A.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新事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D.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5 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9 分,共 18 分)
34.云南省地处边长陲,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少份。该省经过分析认为,本省具有
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国民文化素质较低三大劣势。根据这种
状况,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3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决不允许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2000 年 2 月 21 日,国务院发
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并明确提
出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为什么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1 分,共 22 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6.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扩大耕地面积。
37.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38 题 16 分,第 39 题 19 分,共 35 分。其中,第 38 题设置 2 分综
合评价分,用于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评价。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
料展开分析。)
38(16 分)
表 1:A 地区工业总产值构成(单位:%)
1997 年
1998 年
国有工业
61?
城镇集体
国有和国有
城镇集体
工业
39
控股工业
11?
工业
32
私营、个
体工业
45
其他
12
注:①1978 年 A 地区国有工业产值几乎在所有行业中都占很大比重。
②1998 年 A 地区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产值只在重点行业中占较大比重,其中在电力、通讯、自来水、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占 80%;在化学、冶金等基础原材料产业占 50%;在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占 40%。
表 2:A 地区工业发展状况比较
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
业资产总额(亿元)
1978 年
1998 年
1998 年各类经济成分创
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公有制经
非公有制
济
57
⑴上述两表各反映什么经济现象?
2348.8
58.5
经济
43
1978-1998 年工业增加
值年平均增产速度(%)
全国
11.8
A 地区
18.1
⑵表 1 和表 2 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
⑶这些经济现象与联系说明了什么问题?⑷
39.“西部大开发”正在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几位专家学者的意见:
学者甲:新疆的棉花产量高,质量好,但由于运费太高等原因,在国内打不开市场。要扬长避短,不
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到国内,而应把市场开发的重点转移到自己的“西部”,即邻近的中亚诸国。劣势未必
不是优势。
学者乙:以前支援西部地区主要是给钱、给物或援建几个项目。现在应改变思路,不仅“输血”,更
要“造血”。
学者丙:西部有自然资源,但缺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东部的情况则是人才
相对较多,自然资源相对缺乏,这说明我国资源配置尚未达到最优状态。
学者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
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极有意义。
学者戊:西部地区的发展不能走传统工业化路子,要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很好地结合,注意保护好
西部地区原已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
⑴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分析学者乙和学者丙的观点。
⑵阐述学者乙和学者戊的意见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⑶根据学者甲和学者丁的观点,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的国家职能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评分说明:
1.本试卷分为答案唯一的多项选择题、答案不一定唯一的多项选择题、答答题、辨析题和论述题五种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型,共 39 题。全卷满分为 150 分。
2.各题均按参考答案及指导语要求评分。
3.政治观点有严重错误的,本学科考试不及格,但须认真复核,并经学科评卷组长批准。
选择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B 2.A 3.C 4.D 5.B6.C 7.B 8.C 9.A 10.C11.A 12.B 13.C 14.B 15.D16.C 17.D 18.A 19.B 20.C21.D
22.C 23.C 24.D
二、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
25.AD 26.ACD 27.AC 28.ABD 29.ABCD30.A 31.C 32.AB 33.C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9 分,共 18 分)
34.答案要点:
(1)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着眼于省情,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5 分)
(2)在分析省情时,既看到优势,也看到劣势,体现了一分为二的精神。(4 分)
注:考生若从其它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也可酌情给分。
35.参考答案:
(1)实现国家的统一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武力方式。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实行"一国两制",既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又照顾了台湾的特殊利益,是
和平统一祖国的最佳选择。(5 分)
(2)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手段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4 分)
注:考生若答出以下观点,可酌情加 2-3 分,但该生非选择题最高得分不得超过 75 分。
在台湾问题上,我国只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才能真正威慑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防止台湾从祖国
分离出去和外国势力的干涉。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1 分,共 22 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6.参考答案:
(1)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没有耕地,粮食产量就失去了保证。(3 分)
(2)发展粮食生产,重点是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改善品质,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体系。
为此,要加大物资和资金的投入,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5 分)
(3)从全局观点看,部分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牧、还林、还草,有利于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3 分)
注:考生若答出答案中加点部分的内容,可酌情加 2-3 分,但该生非选择题最高得分不得超过 75 分。
37.参考答案:
(1)知识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成为现实的力量。(2 分)
(2)被人所掌握的知识,可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也可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6 分)
(3)知识是重要的力量,人的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也是重要的力量。(3 分)
注:若从其它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若答出"既需要科学精神,也需要
人文精神",可酌情加 2~3 分,但该生非选择题最高得分不得超过 75 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38 题 16 分,第 39 题 19 分,共 35 分)
38.参考答案:
(1)表 1 反映:A 地区从 1978 年到 1998 年的 20 年间,非公有制工业有很大发展,国有工业的比重下
降;单纯的国有企业变成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并存;此外,国有工业企业的分布也有很大变化,即国
有工业企业只在重点行业占较大比重。(3 分)
表 2 反映:A 地区从 1978 年到 1998 年的 20 年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有了很大发展,1998 年公有制
经济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超过非公有制经济;同时该地区的工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平均
水平。(2 分)
(2)A 地区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国有经济也在日益壮大。(3 分)
(3)A 地区的事例说明:公有制为主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
要注重质的提高;其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
体现在控制力上。具体地说,国有经济的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实现,也要通过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
实现。(6 分)
综合评价分:2 分综合评价分用于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一等(2 分):能正确运用所学理论,从具体材料出发,紧扣题意,阐述合乎逻辑,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二等(1 分):答题基本符合题意,逻辑性、条理性尚可,但材料和论述不够充分。
三等(0 分):不从材料出发,只是简单搬用教材中的现成结论;若观点含混,表达不清楚;或答题不
符合题意,不着边际。
39.答案要点:
(1)加快西部发展地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
作用,推动企业参与西部开发,将西部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依靠输血发展的模式转为造血
发展模式。(3 分)
只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使各种资源和要素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
和配置,才能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3 分)
(2)学者乙强调不仅"输血",更要"造血",符合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哲
学道理。(3 分)
学者戊认为,西部开发要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好地结合,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体现
了普遍联系的哲学道理。(3 分)
注:考生若从其它角度阐述学者乙和学者戊的意见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
分。
(3)①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的对内职能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它对于实现我国组织和
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国家职能,对于实现我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国家职能具有
重要作用。(4 分)
②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的对外职能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它对于实现我国发展国际交
流与合作的职能,对于实现我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职能具有重要作用。(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