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天津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资料共2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天津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最接近( ) B. 10W C. 300W D. 1000W A. 1W 【答案】C 【解析】 【详解】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220V,通过的电流约为 1A,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 为 P=UI=220V×1A=220W 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 C。 2. 下图所示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B. C. D. 用炉灶烧水,水温度升高 两手互相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 寒冷冬天用暖水袋取暖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炉灶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 A 不符合题意; B.两手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 B 符合题意; C.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 C 不符合题意; D.寒冷冬天用暖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3.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 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对其做功,将机械能转化 为内能.故选 B. 4. 小潭同学观察到学校楼道里的消防应急灯,平时灯是熄的,一旦停电,两盏标有“36V” 灯泡就会正常发光。下图所示是小潭设计的四个电路,其中满足条件的电路是( ) B. D. A. C.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各图可知,当照明电路正常工作时,电磁铁具有磁性,吸引衔铁, 使消防应急灯所在电路断开,而当停电后,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弹起, 与触点接触,两灯泡连接,且为并联。因此,对照各图发现,只有图 A 符合这一要求。故选 A。 5. 要使一根镍铬合金线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
B. 减小导线中的电流 C. 将导线拉长后接入电路 D. 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 【答案】C 【解析】 【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 电流无关;材料和温度不变时,导线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详解】AB.导体的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 AB 错误; C.将这根导线拉长,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可以使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 大,故 C 正确; D.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导体的电阻变小,故 D 错误. 故选 C. 6. 如图所示,对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图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 甲:电流能产生磁场 B. 乙:闭合开关,小磁针 N 极向左偏转
C. 丙:电流相同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D. 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实验是奥斯特实验: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现象表明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即电生磁,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故 A 正确; B.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由右侧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左端是 N 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小磁针的 N 极向左偏转,故 B 正确; C.由图可知,两个电磁铁是串联的,则通过两个电磁铁的电流相同.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 匝数多的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数目多,表明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故 C 正确; D.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没有电源,这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故 D 错误. 7. 小红在做“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时,电路如下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灯 L1 只能微弱发光,灯 L2 正常发光,下列对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 A. 灯 L1 的电阻大于灯 L2 的电阻 B. 灯 L1 两端的电压等于灯 L2 两端的 电压 C. 通过灯 L1 的电流小于通过灯 L2 的电流 D. 灯 L1 的实际功率小于灯 L2 的实际 功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灯 L1 只能微弱发光,说明灯 L1 的实际功率 P 较小,串联电路电流 I 相等,由电功
率公式 P=I2R 可知,灯 L1 的电阻较小,灯 L1 的电压较小,故选 D。 8. 如图所示,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乙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到零线;丙 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丁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丙。则( ) A. 甲、乙都不会触电 C. 乙、丁都会触电 【答案】A 【解析】 B. 甲、丙都会触电 D. 丙、丁都不会触电 【分析】家庭电路的触电事故有两种:单相触电和双相触电。单相触电是站在地上和火线接 触或间接接触火线;双相触电是人体一端接触火线,一端接触零线。 【详解】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无法形成电流的通路,故不会发生触电; 乙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到零线,零线与大地之间没有电压,因此没有电流通过人体,不会发 生触电;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丁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丙,这样电 流可以从火线经丙、丁导向大地,会造成丙、丁两人同时触电。综上所述,甲、乙都不会触 电,丙、丁都会触电。 故选 A。 9. 如图是拍摄机动车闯红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灯发出的光会自动闭合, 压力开关受到机动车的压力会闭合,摄像系统在电路接通时可自动拍摄违章车辆。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 B. 若将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并联,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C. 只有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都闭合时,摄像系统才会自动拍摄 D. 只要机动车驶过埋有压力开关的路口,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题意分析电路图可知,只有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都闭合时,摄像系统才会自动 拍摄,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是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因此这两个开关只能串联,不能并联, 故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 C。 10.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 为定值电阻,R2 为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 P,ab 两端电压 U 和通过的电流 I 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 10V B. R1 的阻值为 50Ω C. 闭合开关后,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45W D. R1 消耗的最小功率是 5W 【答案】AB 【解析】 【详解】AB.由图 1 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 R2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0 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 2 可知 I1=3A,由 UI  R 可得,电源的电压 U I R 1 1 = = 3A R 1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 2 可知,I2=1A,U2=10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为 10V U I R U 1A =   = 2 2 1 R 1 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 解得 R1=5Ω;电源的电压 3A  R = 1 1A  R 1  10V U I R = = 1 1 3A 5   = 15V 故 AB 错误,AB 符合题意; CD.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时,R1 消耗的功率最小,则
P I R = =( ) = 1 1 5   1A 2 2 2 5W 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大,则 P UI 大= = 1 15V 3A 45W =  故 CD 正确,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B。 二、多项选择题 11. 当定值电阻 R 的电压由 U1(U1≠0)增大到 U2 时,通过它的电流由 I1 增大到 I2。电压增 加量ΔU=U2-U1,电流增加量ΔI=I2-I1,电功率增加量为ΔP=P2-P1,则( ) A. R  U  I   P U I  = C.  B. P  U I   =  I 2 1  D.  P  =  I U U  1  2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因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所以,由 UI  可得,前后两次电压分别为 R U1=I1R,U2=I2R 则电压增加量 U U U I R I R   1    2 2 1 I  ( 2  I R ) 1   IR 变形可得, R  U  I  ,故 A 符合题意; B.由 P=UI 可得,前后两次电阻消耗的功率分别为 P1=U1I1,P2=U2I2 所以,电功率增加量为 由于 P P P U I U I   1 1 2 2    2 1 U I   =( I U U )( 1  2  2 I )= 1 U I U I U I U I 1 1 2 2 1 2 2 1    =( U I U I 1 1 2 2   ) 2 U I 1 1  ( U I U I 1 2 2 1  )     ,故 B 不符合题意; 所以, P C、根据 P=I2R 可得,前后两次电阻消耗的功率分别为 U I P1=I1 2R,P2=I2 2R 则 P P P I R I R      2 2 1 2 1 2 I  ( 2 2  2 I I ) ( 1 R   I I )( 1 1  I 2 ) =( 2 R I R I R 2 1  I )( 1  I )=( 2 I U U )( 1  2
故 C 符合题意; D、根据 P  2U R 则 可得,前后两次电阻消耗的功率分别为 2 UP  1 R 1 , P 2  2 U 2 R P P P   1  2  2 U 2 R  2 U 1 R  1 R  U U 2 2    2 1    U U 1 2 R R      U U  1    I 2  2 I U U 1   1    2  I U U  1  2 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ACD。 1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 4.5V,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灯泡标有“2.5V 1.25W”字样。若闭合开关, 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 化,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 0~20Ω B.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0~1A C. 灯泡的最小功率是 1.25W D. 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 2.25W 【答案】ABC 【解析】 【详解】B.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 电路中的电流。由 P  UI 可得,灯泡的额定电流  IL 额 P L 额 U L 额  1.25W 2.5V  0.5A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 流为 1A,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I 大  0.5A,故 B 错误; A.由 I  可得,灯泡的电阻 U R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