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下半年贵州教师资格证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说明儿童已出现了()。
A.直观的概括
B.语词的概括
C.表象的概括
D.动作的概括
3.幼儿典型的思维方式是()。
A.直观动作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观感知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4.“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超常”的表现
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
5.一个小女孩看到“夏景”说:“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
因为脸上淌汗。”这个小女孩的想象是()。
A.经验性想象
B.情境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化想象
6.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
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7.()是指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协助教师的工作,
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
A.家长学校
B.家长参与
C.家长会
D.家访
8.最有利于儿童成长的依恋类型是()。
A.回避型
B.安全型
C.反抗型
D.迟钝型
9.下列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动作发展到中央部分动作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10.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
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A.放纵型
B.专制型
C.民主型
D.自由型
11.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 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A.5 分钟
B.10 分钟
C.15 分钟
D.7 分钟
12.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被称为()。
A.依恋
B.合作
C.移情
D.社会化
13.在目前条件下,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
A.1:15--208.1:20—-25
C.1:25—30
D.1:30—-35
14.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主张的教育家是()。
A.蒙台梭利
B.福禄贝尔
C.陈鹤琴
D.陶行知
15.幼儿对科学概念掌握的特点为()。
A.可通过日常交往掌握
B.可通过个人积累经验掌握
C.需经过专门教学才能掌握
D.以上都对
16.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
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1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的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的能
力,艺术是()。
A.感受能力
B.表现能力
C.创造能力
D.思维能力
18.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
幼儿()等方面的发展。
A.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
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C.能力、情感、态度、知识、技能
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
19.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是()。
A.演示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示范法
20.幼儿教师了解幼儿最好的信息来源是()。
A.同龄人
B.社区人士
C.家长
D.教养员
二、简答题
1.简述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2.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重要意义。
3.谈谈你对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解。
4.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三、材料分析题
1.大班的洋洋想玩“开奖”游戏,他画了很多奖券,还大声叫嚷:“快来摸奖呀!特等
奖自行车一辆!”
童童在洋洋那里摸到了特等奖,洋洋推给她一把小椅子,告诉她:“给你,自行车!”
童童高兴地骑上去。
强强也来了,也在洋洋那里摸到了特等奖,洋洋还是推给他一把椅子,强强也很高兴
地骑上去,两脚模仿着踩踏板的动作,蹬个不停。
老师也来了,洋洋高兴地让老师摸奖,结果老师也摸到一个特等奖。洋洋迫不及待地
把一把椅子推给老师,还说道:“恭喜恭喜,你摸到一辆自行车!”可是,老师却说:“你这
自行车一点也不像,怎么没有轮子呀,应该给它装上轮子!”洋洋低头看看自己的“自行车”,
愣住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洋洋忙着按老师说的给他的“自行车”装上轮子,开奖活动
不得不停了下来……
老师对洋洋游戏的干预合适吗?请对洋洋的游戏方式和老师的干预方式作出分析和判
断。
2.4 岁的成成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儿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
道理,成成就是不听,还扯着嗓子哭起来。妈妈生气地说;“再哭,我打你。”成成不但没
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滚来。
请运用有关幼儿情绪的理论,谈谈小明为什么会这样,成人应如何引导与培养幼儿的
良好情绪。
四、活动设计题
以把玩具送回家(实物归类)为题,设计一个小班的活动方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能理解组成命题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命题
进行思维。
2.C【解析】儿童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来说明存在于
头脑中的表象。
3.D【解析】幼儿最典型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
4.B【解析】“童言无忌”符合儿童年龄的特征:
5.A【解析】这是小女孩根据自己的经验展开的想象。
6.D【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7.B【解析】家长可以通过间接方式参与学校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
8.B【解析】安全型依恋最有利于儿童成长。
9.C【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整体动作发展到局部动作,从上部动作
发展到下部动作;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从中央部分动作发展到边缘部分动作;从
无意动作发展到有意动作。
10.B【解析】在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儿童的自主性受到抑制,安全感得不到保护,
也不喜欢与他人接触。
11.C【解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 岁幼儿的注意能保持 3—5 分钟左右,4 岁幼儿
的注意能保持 10 分钟左右,5—6 岁幼儿的注意能保持 15 分钟左右。
12.A【解析】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13.A【解析】1:15-20 是目前最为合适的师生比。
14.B【解析】福禄贝尔认为,亲子教育非常重要,而且首先必须教育母亲。
15.C【解析】幼儿的思维能力不强,对科学概念如没有专门的教育就不可能掌握。
16.A【解析】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幼儿园应
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
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17.C【解析】艺术是创造能力。
18.B【解析】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
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19.C【解析】观察法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20.C【解析】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2.【答案要点】幼儿园心理环境刨设的意义:
(1)有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2)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个性,适应社会生活;
(3)有利于幼儿园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3.【答案要点】(1)“教育即生长”,即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儿童的本能生长。(2)“教育
即生活”,即儿童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
(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即在教育过程中,主要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
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去获得经验。
4.【答案要点】幼儿园班级管理一般由生活管理、教育管理、其他方面的管理(包括家
园交流管理、班级间交流管理、幼儿社区活动管理等)组成。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服务于幼
儿的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
三、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在这个案例中,洋洋用小椅子替代自行车,来实现他“摸特等奖”的
情节构思。幼儿能够成功地以物代物,反映了幼儿象征思维的发展。替代物与被替代物越
不像,越具有符号抽象的意义。而教师以角色身份对洋洋所选择的替代物提出了质疑,认
为小椅子不像自行车,试图引导幼儿按真实的样子加以改装,结果阻碍了幼儿的游戏想象,
中断了幼儿原来的游戏情节,因此这种干预是不恰当的。
2.【答案要点】(1)4 岁的幼儿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比较外露,不容易控制。
(2)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平时应注意: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情
感;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成人的情绪自控;正确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尤
其当面对幼儿的不良情绪时,可以采取转移法、冷却法与消退法等干预措施。
四、活动设计题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儿童认识玩具、用品的图标及它们所代表的各种物品,能按图标将
物品(玩具)分别进行归类,体验物体的共同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