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用正楷字默写(12 分,含书写 2 分)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李清照《醉花阴》)(1 分)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诗经·关雎》)(1 分)
(3)好读书,□□□□;□□□□,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2 分)
(4)杜牧《泊秦淮》中表达了作者担忧唐王朝命运的两旬诗是:□□□□□□□,□□□
□□□□。(2 分),
(5)把杜甫《望岳》默写完整。(4 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弟 2 至 4 题。
事实上,对于我们的感觉能力来说,(A)五官即使不愧为大功臣,但绝对不能被封为君王!
)外界信息的同时,大
这至高无上的称号,应当留给大脑。在五官废寝忘食地 sōují (
脑的神经细胞更为忙碌,它们通过横向连接和反馈的回路,飞速地传递有用的信息,(B)它
们无时无刻在进行着错综复杂的计算。大脑 fùyǚ(
)我感官多彩的性质和多种多样的本
领,它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所有这些,科学家们还只是刚刚开始破解。
2.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处填入恰当的词语。(2 分)
sōují(
3.“它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这句话中划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用一个
) fùyǚ(
)
成语来表述,这个成语可以是 (2 分)
4.文中划横线的 A、B 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 分)
A 句改为:
B 句改为:
5.请写一段话介绍一部文学名著。要求:(1)从《水浒传》、《西游记》和《繁星。春水》
中任选一部。(2)这段话中必须选用下列词语中的两个。(4 分)
备选词语: 深入浅出 大气磅礴 清纯自然 直抒胸臆
曲折跌宕 栩栩如生 情真意切 行云流水
答: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 6 至 9 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
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
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益.慕圣贤之道
专心致.志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精益.求精
D.未尝稍降辞.色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 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
8.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 分)
答:
9.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
义正辞.严
(1)
(2)
(3)
;
;
(3 分)
三、现代文阅读(36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0 至 18 题。
(一)(15 分)
不设防 王蒙
①我有三枚闲章:无为而治、逍遥、不设防。“无为”与“逍遥”都写过了,现在说一说
“不设防”。
②为什么不设防?因为没有设防的必要。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无非礼
之思,防什么?谁能奈这样的不设防者何?
,二是
③不设防的核心:一是
④有人要我题字,我最喜欢题的乃是“大道无术”四个字。鬼机灵毕竟是小机灵。小手
段只能收效于一时。小团体只能鼓噪一阵。只有大道,客观规律之道,历史发展之道。为文
为人之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设防,只是小术,叫做雕虫小技。靠小术占小利,最终贻笑
大方。设防就要装腔作势,言行不一,当场出丑,露出尾巴,徒留笑柄。设防就要戴上假面
具,拒真正的友人于千里之外,终于不伦不类,孤家寡人。
。
⑤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乃至敢于自嘲,意味着清醒更意味着自信,意味着活泼更意味
着真诚。缺点就缺点,弱点就弱点,不想唬人,不想骗人,亲切待人,因诚得诚。不为自己
的形象而操心,不为别人的风言风语而气怒,不动不动就拉出自己来,往自己脸上贴金。自
吹自擂。自哀自叹,自急自闹,都是一无所长毫无自信的结果,都实在让人笑话。
⑥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设防是最好的保护。亲切和坦荡,千千万万读者和友人的了解与
支持,上下左右内外的了解与支持,这不是比马其诺防线更加攻不破的防线吗?
⑦之所以不设防,还有一个也许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没有时间。比起为个人
设防来说,我们有更多得多、更有意义得多的事情去做。把事情做好,这也是更好的防御和
进攻——对于那些专门干扰别人做事的人。
⑧因为不设防是不是也有吃亏的时候,让一些不怀好意的小人得逞一一乱抓辫子乱扣帽
子的时候呢?
⑨当然有。然而,从长远来说,得大于失,虽失犹得,不设防仍然是我的始终不悔的信
条。
(选自《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年版。有删改)
10.作者主张“不设防”,其理由有:
(1)
⑶
;⑵
;⑷
;
;(4 分)
11.根据第④⑤段把文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出来。(4 分)
不设防的核心:一是
12.请简要分析第②段语言的特色和表达效果。(4 分)
,二是
答:
13.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作者却主张“不设防”,请你根据
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看法。(3 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8 题。(21 分)
词典的故事 阿来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小学。快读完小
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
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
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 15 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
业相。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
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
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我们开
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
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
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里就攥着五毛
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
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
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
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
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
音:“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
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
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
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
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下
来了。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浮
出了怜悯的表情。
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
“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
见还要适遥不可及。
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她说:“那我要考考你。”
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我解释了。她又说
了一个,我又解释了。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叹了口气,说:“不
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
的藏书。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有删改)
14.简要复述“词典的故事”。要求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4 分)
答:
15.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几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4 分)
答:
16.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6 分)
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答: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答:
17.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地叹了口气,
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请体会这一细节
用一段话描写营业员此刻的心理活动。(4 分)
答:营业员心想:“
”
18.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3 分)
答:
四、作文(50 分)
19.按照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50 分)
题目:笔
要求:自选文体,写一篇 500 字以上的文章。请不要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姓名,否
则扣分。
题目:笔
附加题(10 分)
1.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后面问题。(6 分)
刘沈处世
刘凝之为①人认所著履②,即与之。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不肯复取。
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即与之。邻人得所失履,送还,麟士曰:
“非卿履耶?”笑而受之。
此虽小事,然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也。
(节选自苏轼《志林》)
【注释】①为:被。 ②所著履:穿的鞋。
(1)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2 分)
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即与之。
(2)作者认为“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的理由是什么?(4 分)
答:
2.就要毕业了,请你在送给好友的照片后面以《自题小像》为题创作一首小诗,或表达
友情,或自我素描,或抒写志向。(4 分)
自题小像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12 分
⑴1 分 人比黄花瘦
⑵1 分 辗转反侧
⑶2 分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⑷2 分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⑸2 分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错、多、漏 1 字扣 0.5 分,扣完该小题分为止。)
2 分 书写分评分标准:
分值 2 分 1 分 0 分
评分标准 字体美观 字体端正 字体潦草
2.2 分 搜集 赋予(各 1 分;要求完整写出词语,错 1 字该词语不得分)
3.2 分 “无与伦比”,或“无出其右”。答“举世无双、天下无敌”之类可得 1 分。
4.4 分 A 改为:五官虽不愧为大功臣,但绝对不能被封为君王。(或“五官即使不愧为
大功臣,也绝对不能被封为君王。”)
B 改为:它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错综复杂的计算。
5.4 分 恰当使用两个词语造句,符合作品特点 4 分;只恰当使用 1 个词语造句,符合
作品特点 2 分
参考示例:《水浒传》是一幅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壮丽画卷。小说大气磅礴,故事情
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不愧为一部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6.2 分 A (A 致:取得/集中 B 益:更加 C 患:忧虑 D 辞:言语)
7.3 分 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原旬中词语翻译错一个扣 0.5 分,句子不
通顺扣 O.5 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8.2 分 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
9.3 分 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虚心请教(各 1 分)
三、现代文阅读(36 分)
10.4 分 (1)没有设防的必要:(2)不设防是最好的保护:(3)我们没有时间;
(4)从长远来看,得大于失,虽失犹得。(各 1 分)
11.4 分 光明磊落(或“大道无术”等);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各 2 分)
12.4 分 参考示例:本段以设问开头,以反问结尾,中间以四个结构相同的短句组成排
比,形成了强烈的语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那种君子坦荡荡的大气。(指出 3 种修辞方
法 3 分,表达效果 1 分)
13.3 分 两种主张都可以。言之有理 2 分,语言通顺 1 分。
参考示例 l:我赞同不设防。作者倡导的不设防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值得我们去学
习,去追求,一如古人所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参考示例 2:我主张还是要设防。因为社会生活是比较复杂的,如果对什么人什么事都
不设防,可能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14.4 分 小时侯,“我”渴望有一本词典。小学毕业前,我到新华书店买词典,但因为
我没有证明,营业员不肯卖,我禁不住流泪。她同情我,考了我两个成语,然后破例卖给我。
(起因、经过、结果各 1 分,语言通顺 1 分)
15.4 分 盼望一兴奋(激动)一伤心(绝望)—看到希望一珍惜(每个要点 1 分,“看到希望”
与“珍惜”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16.6 分 ⑴“好听”一词突出反映了“我”进入新华书店时的喜悦心情。(3 分)
(2)一个“撞”字,形象地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惊喜。
17.4 分 符合人物心理,能扣紧语境展开描写(2 分);语言通顺(2 分)
参考示例:按规定是不能卖给他的。可这孩子这样渴望买词典,这么孩子还蛮聪明的,
考两个成语居然都答对了。算了吧,还是卖给他吧定这会改变孩子的命运呢。
18.3 分参考示例:我们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许多学生沉湎于物质的享受,读书,
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对知识有“好奇与珍重用精神食粮丰富自己。
(内容 2 分;语言 1 分)
四、作文(50 分)
附加题(10 分)
1. 6 分
(1)2 分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日|是卿履耶|即与之。(错、漏、多 l 处扣 1
分。扣完该小题分为止)
(2)4 分刘凝之冷漠傲慢,不肯取回原鞋,不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使对方很尴尬。沈
麟士宽厚待人,坦然取回原鞋,使偶然失误而认错鞋的邻人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
2.4 分 评分要点:(1)要有诗昧(2 分>:(2)主旨符合题目要求(1 分);(3)语言形象精
练(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