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组织干事岗历年招聘真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一分)
1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2.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A.共产党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
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 2000 年翻两番,实现小康
4.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C.发扬党内民主
D.坚持从严治党
5.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6.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 )
A.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7.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 )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8.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不包括( )
A.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C.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9.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10.1935 年 12 月瓦窑堡会议决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 )
A.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B.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
C.全国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
11.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
针,就是( )
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1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4.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5.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
A.改革
B.发展
C.依法治国
D.依德治国
16.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 )
A.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B.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番一番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17.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太制度的范畴
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9.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
家作主和( )
A.法制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B.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C.政治体制改革有机统一起来
D.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
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 )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1.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
A.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D.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22.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
)
)
)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相矛盾
C.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D.不相适应也不相矛盾
C.宗教纷争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领土争端 B.民族矛盾
23.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
A .相适应
24.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25.中国共产党作出把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重大决策的会议
是 (
A.十一届二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四中全会 D.十一届五中全会
2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第三步,是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A.发达国家水平 B.不发达国家水平 C.发展中国家水平 D.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7.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是由 (
A.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C.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28.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要体现
在国有经济 (
A.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B.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C.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D.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质的优势
29.我国的国体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无产阶级专政 C.民主集中制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D.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B.人民民主专政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
)
)
C.社会更加和谐
)
)
)
)
)
)
)
)
B.依靠力量
C.争取对象
D.团结对象
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民主党派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港澳台问题
)
D.民主更加充分
B.中国、越南、朝鲜
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A.思想道德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教育科学文化 D.社会主义荣辱观
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33.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个重要目标是 (
A.生活更加富裕 B.法制更加健全
34.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35.1963 年周恩来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 (
A.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 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D.台湾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36.“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 (
A.台湾问题
3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 (
A.中国、印度、缅甸
C.中国、美国、日本
38.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是 (
A.知识分子
39.在我国人民群众中,知识分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A.领导力量
40.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 (
A.党的十二大上 B.党的十三大上 C.党的十四大上 D.1992 年南方谈话中
41.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其中重点是 (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改革
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3.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4.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45.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46.毛泽东最早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论断的文章是 (
A.《古田会议决议》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7.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 (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48.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点是 (
B.着重于从组织上建设党
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C.着重于从制度上建设党
D.着重于从政治上建设党
49.中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是 (
A.引导农民走个体化道路
C.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B.《反对本本主义》
D.《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理论联系实际
B.引导农民走承包制道路
D.引导农民走国有化道路
)
D.中共八大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七大
)
)
)
)
)
)
)
)
C.工业现代化 D,农业现代化
B.有理、有利、有节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的对象不同
B.有无自我批评精神
D.有无优良的作风
)
50.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
A.国防现代化 B.科学技术现代化
5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 (
)
A.发展生产力 B.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C.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D.发展社会主义政治
5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
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53.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54.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55.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
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 )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6.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
A.有无群众观点
C.有无坚强的组织
5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
A.党的先进性
58.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59.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60.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
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90 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
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
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
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C.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61.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62.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
A.四个现代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小康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3.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
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
B.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D.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B.党的领导
C.执政兴国
D.执政为民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B.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素质不高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
D.四马分肥
)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
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
B.改革开放
C.执政为民
D.四项基本原则
B.发展教育和科学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D.民主是固体不是政体
A.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约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64.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65.“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的国家”这句话理解为
( )
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6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6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
A.与时俱进
6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69.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70.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台、港、澳享有高度自治权
C.一个中国
71.张某应聘到一个乡镇企业担任厂长,按合同规定,除工资外,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
中提取 5%的报酬。今年他获得 3 万元提成,这 3 万元属于( )
A.联产计酬收入
7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73.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
A.对军队的领导
C.对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领导
74.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A.四个现代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小康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5.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B.中国坚持社会主义
D.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D.职工工资
B.对农民的领导
D.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B.资金分红收
C.经营风险收入
D.按劳分配收入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
)
)
二、多选题(每题一分)
76.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是( )
A.无产阶级力争并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B.在统一战线中实现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政策
C.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实现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D.统一战线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
7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主观条件有(
)
A.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7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 )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79.要在中国实现工业化,首先要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为此,毛泽
东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有( )
A.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
B.多发展重工业,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
C.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
80.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因为( )
A.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
B.它们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
C.它们具体的理论观点是一样的
D.它们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样的
8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它( )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C.对当今时代特点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82、邓小平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
否有利于( )
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
A.体现时代性 B.忠于实践性 C.把握规律性 D.富于创造性
84、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转变的有效形式,因为它
有利于( )
A.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B.形成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增加效益
C.克服农民一家一户经营规模小与社会化生产规模经营的矛盾
D.解决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与农业比较利益低的矛盾
85、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制定和实施发展高科技的计划。这一现
象告诉我们( )
A.科技的发展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B.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C.在当代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已作为第一生产力发挥作用
D.我国也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86、要使我国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的长处和优势
在于( )
A.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比较好的环节中去
B.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重大经济结构优化
C.实行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D.对经济信号反应灵敏,使产需及时协调
87、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制 D.国家独资经济
88、列宁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
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每个民族都
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说( )
A.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
B.在不同国家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C.社会主义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必然具有民族特色
D.无产阶级专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
8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 )
A.坚持用邓小平理想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
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