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年1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生哲学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年 1 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生哲学真题 B.时代性、阶级性和相对独立性 D.主体性、客观性和相对独立性 课程代码:10012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个人利益 2.价值 3.信念 4.道德行为 5.职业理想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生观的基本特点是( A.矛盾性、主体性和社会性 C.历史性、主体性和客体性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 ) A.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统一关系 B.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对立关系 C.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D.两者相对独立的关系 3.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A.自主性 C.自律性 4.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于( A.社会对个体自我价值的评价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D.个体对社会、他人的责任与贡献的自我肯定 5.一般来说,人生理想萌发于儿童,确立于( A.少年 C.青年中期 6.道德理想是指人们对( A.社会道德风尚的向往和追求 B.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C.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D.社会道德标准的向往和追求 7.生活方式就是( A.人的生存活动的方式 C.人的精神生活的方式 8.人际交往指的是( A.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的交流方式 B.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交流沟通形式 C.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D.人与人之间通过接触,建立起来的交往关系 B.人的物质生活的方式 D.人的社会交往的方式 B.中年 D.壮年 ) ) B.自觉性 D.创造性 ) ) ) ) )
) ) ) ) ) ) ) B.请客吃饭 D.表现高傲 B.道德修养 D.道德自律 B.精神状态良好 D.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9.增强人际吸引的最好办法是( A.完善自我人格 C.精心打扮 10.健康是指( A.躯体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 C.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良好 11.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要求在个人品质情操方面的自我教育、自我塑造是 指( A.道德教育 C.道德实践 12.爱情是( A.人们彼此之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 B.男女相互美貌的吸引为基础的关系 C.性欲的冲动 D.由美貌发生的愉快感觉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生的基本特征是( A.矛盾性 C.时代性 E.社会性 2.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区别是( A.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 C.二者学科体系不同 E.二者理论基础不同 3.个人和社会的辩证关系是( A.社会离不开个人 C.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E.个人与社会的区别性 4.爱情道德的要求是( A.互尊互爱 C.纯洁专一 E.双方互利 5.人际关系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 A.是人的劳动创造、享受的需要 C.是个体学习成才的需要 E.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需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 1.人生观在人生发展中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怎样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什么是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简述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B.相互依赖 D.含蓄文明 B.二者回答的问题不同 D.二者的社会作用不同 B.是人生事业成功的需要 D.是人生幸福的需要 B.个人离不开社会 D.个人对社会是完全独立的 ) ) B.主体性 D.阶级性
1.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