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河南郑州管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一.填空
1.课外教育活动的形式有?( ) (
) (
)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3.教师的基本职责是(
)
4.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做好的三项工作是?(
)(
)(
)
5.在斯坦福-必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
以 100.
)除以(
)再乘
二.单选
1.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分散注意
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 )
a.情绪记忆
b.动作记忆
c.形象记忆
d.逻辑记忆
3.义务教育就是(
)
a.小学教育
b.中学教育
c.强迫教育
d.大众教育
4.学校教育正式出现在(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荀子》
6.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工作
7.“拔苗助长”违背了(
)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8.一般来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
)
a.强烈
b.较弱
c.微弱
d.中等
9.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表面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
)
a.宽大效应
b.中心品质 c.晕轮效应
d.刻版印象
10.再教育整体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是( )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自我教育
三.判断题
1.学校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手段将逐渐代替教师活动。
3.心理的产生离不开大脑,因此,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心理。
4.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所以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具有备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的可能性。
5.注意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6.过度学习量越多越好
7.机械记忆是一种无用记忆。
8.幻想是对未来的设想,常常使人想入非非,一想象代替现实,因此应竭力避免学生产生幻
想。
9.在阶级社会教育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所以,阶级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10.“多学近乎智,无知必无能”,说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完全同步的。
四.简答题
1.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思维是一种过渡性思维,即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
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根据小学儿童思维特点,如何进行教育与教学?
2.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3.小学教师要扮演那些角色?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