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上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是拼音宝宝小 i 的生日,我们一起为小 i 唱《生日歌》好吗?小 i 有一个愿望,它希
望大家帮它邀请三位新的拼音朋友来参加它的生日会,大家愿意帮忙吗?(出示 z、c、s 的拼
音卡片,揭示教学内容)
(二)我会读
1.声母 z、c、s 及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 发音
(1)学习声母 z 和整体认读音节 zi。
让我们一起走进森林学校吧,狗熊老师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啊?借助紫色“紫”教读 z 音。
【明确】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强调发音要领,学生练读、指名读。现在我们带 z 去参加小 i
的生日会吧。它们组成了一个音节 zi,这个音节不能拼读,只能整体认读,这样的音节叫
整体认读音节。教师示范对比朗读声母 z 和整体认读音节 zi,学生认真倾听,找出差别。
(声母 z 读得轻而短,整体认读音节 zi 读得长而响亮。)
学生练习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zi,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用同样方法教学 c、ci 与 s、si。
【明确】森林学校情境图中“刺猬”的“刺”提示 c 的音;蚕在桑叶上吐丝,“丝”提示 s
的音。通过多种朗读带领学生掌握发音要领:强调 c、s 的发音方法与 z 一样,舌尖一定要
向前平伸,因而 z c s 叫平舌音,同时舌尖要顶住上齿背,不要咬着舌尖发音;声母 c、s
要读得轻短些,整体认读音节 ci、si 要读得长而响亮。
(3)同学们,z、c、s 与 zi、ci、si 除了发音上有区别,大家还知道其他区别吗?
【明确】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 可以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z、c、s 则不能;而且整体认
读音节不能拼读,要整体认记。
(三)我会写
z、c、s 字形及书写
(1)小 i 跟三位朋友捉迷藏,让我们找出来吧。再次走进森林学校,说说你的发现。
【明确】身穿紫色衣服的狗熊老师,在黑板前写字母“z”,字母“z”提示 z 的形;刺猬的
样子提示 c 的形;蚕在桑叶上吐丝,丝的样子提示 s 的形。
(2)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记住 z c s?
【明确】像个 2 字 zzz,半个圆圈 ccc,半个 8 字 sss。
(3)打乱随机出示卡片,分组竞赛认读。
(4)让我们把这三个新朋友放到四线格中吧。教师带领学生书空声母的笔顺,并强调占格,
然后请学生示范书写,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评价。
【明确】z、c、s 三个声母都是一笔写成,且都占中格。z 书写时要注意两横长度一样;c 书
写时要注意上下顶格;着重指导 s,像阿拉伯数字 8 的半边,书写时要注意从右上起笔,先
向左写半圆,再向右写半圆,要写正,不能歪。
(四)我会用
1.找 6 名同学每人手里拿一张拼音卡片,卡片上写着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 和声母 z、c、
s,老师随机读声母或整体认读音节,拿着相应卡片的同学听到后马上跳一跳。
2.黑板上贴有萝卜形状的卡片,卡片上写有写着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 和声母 z、c、s,
学生举手到黑板前摘下卡片领读,读正确的同学可以得到摘的萝卜卡片。
(五)小结作业
小结:同学们先合上书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到的本领,然后来说说比比。
作业:学生回家动手制作声母 z、c、s 的卡片,并将所学读给家人听,请家人评星星。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一下,你从题本上看到的内容。
【参考答案】
对于教材的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 z、c、s 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 及它们的四声,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在黑板上写字,写的是字母 z
字”提示 z、zi 的音,小女孩写的字母“z”提示 z 的形。第二幅图用小刺猬的“刺”提示
c、ci 的音,小刺猬的形状提示 c 的形。第三幅图是一条正在吐丝的蚕,吐丝的“丝”提示
s、si 的音,蚕的形状和蚕吐出的丝的形状提示 s 的形。在授课时,可借助书上的人物或者
动物,作为授课的资源来使用,或连接成一个故事,或采用由图引起学生记忆字母的形式。
2.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参考答案】
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置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
与能力目标,学会 z、c、s 的音形及书写,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2.过程与方法目
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富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读写;3.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感受学习的快乐,培养汉语拼音和普通话的学习兴趣,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我的教学重点是声母 z、c、s 与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 的认读。教学难点是声母 z、c、
s 与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 的区别。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 月 18 日 四川成都 面试考题
1.题目:小壁虎借尾巴
2.内容: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没有尾巴多难看啊!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他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
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他看见老黄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小壁虎说:“牛伯伯,
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老黄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屋檐下。他看见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小壁虎说:“燕子阿
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小壁虎转身
一看,高兴地叫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3.基本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意;
(2)引导学生理解三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3)合理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你会怎样指导本课的朗读?
2.对于新字讲授环节,你是如何设计的?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啊,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是虎不上山,特别会爬墙,不怕尾巴断,断
了能再长。”对,就是我们上节课新认识的朋友,小壁虎,那老师想问大家,小壁虎向谁借
尾巴了?为什么没借到?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索小壁虎尾巴的秘密
吧。(板书: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读感知
1.PPT 出示生字词,学生以开小火车的形式朗读。
2.大声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并出示书中插图,问小壁虎为什么去借尾巴?回答时用上“谁、
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
【明确】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时,被蛇咬断了尾巴。
3.这里有一根线(或一段纸条)谁上台前给大家做出“一挣”的动作。
【明确】这里也看出小壁虎尾巴的特点——可以自动切断。
(三)深入研读
1.朗读课文,找出小壁虎一共借了几次尾巴?
【明确】三次
2.小壁虎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
【明确】
(1)第一次借尾巴:看见了小鱼,小鱼要用尾巴拨水。
(齐读小壁虎的话,引导学生注意请别人帮忙时的态度,进行礼貌教育。)
(2)第二次借尾巴:看见了老黄牛,老黄牛要用尾巴赶蝇子。
(3)第三次借尾巴:看见了燕子,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小壁虎为什么有尾巴了?
【明确】小壁虎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句中的“!”号,写出了小壁虎长出新尾巴时又惊又喜的心情。)
总结:这句话讲出了小壁虎的尾巴再生的特点。壁虎的尾巴如果被什么动物咬住了,它就把
尾巴挣断逃跑,用不了多久就会长出新的尾巴。
4.再次朗读课文并且观看图片,重点概括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明确】小鱼要用尾巴拨水;老黄牛要用尾巴赶蝇子;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
可以帮助壁虎逃生。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分角色扮演。
(五)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回顾本课,我们跟着小壁虎一起了解了好多动物尾巴的作用,并且知道了壁虎的
尾巴可以再生,下面请大家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束课堂。
作业:把所学内容与其他小伙伴进行分享,并且搜集生活中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尾巴有特殊
的用处,下节课与同学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略
【答辩题目解析】
1.你会怎样指导本课的朗读?
【参考答案】
本文对话多,感情色彩浓,采用了对话和图片的形式穿起了整个故事,朗读时应注意读出不
同的语气、语调。文中反复出现的问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不仅应读出小壁虎难
过、焦急的心情,还要注意小壁虎说话的礼貌,重音放在“借给我”三字上,然后稍停顿一
下,再读“行吗”。读小鱼、黄牛、燕子的话时,要把“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读
重一点,以表达它们不借尾巴的理由和它们各自尾巴的作用。读老牛的话时,声音应比小鱼、
小壁虎等的声音低沉一些;读小鱼姐姐、燕子阿姨的话和小壁虎的声音也应有所区别,从而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对于新字讲授环节,你是如何设计的?
【参考答案】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会设计如下新字讲授环节:
①认读。a.我会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学生自己拼读,读准字音。同时学生
圈点出不认识的生字。b.出示生字卡,教师领读。c.组内朗读,互助解决。同桌互相检查读
文,重点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我会流动指导,最后每组代表总结组内的学
习成果。我会进一步强化生字的读音。d.借助字典,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诵过程中,发现
生字,通过字典,自己解决生字的读音。提醒大家应注意的地方:蛇是翘舌音。虎的声母是
“h”,不是“f”。
②识记:识记环节可以利用图画情境进行识记;探究汉字的偏旁部首、汉字的构成规律进行
识记;联系生活法进行识记。
③书写指导学生书写,我会按照“指导—示范—练写—点评”的顺序进行。
一、考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