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0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0 年 10 月全国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 A.文化产品 C.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D.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 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 A.羌 C.鲜卑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 ) A.中原文化 C.巴蜀文化 B.吐蕃 D.回纥 B.齐鲁文化 D.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 ) 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 ) A.社会生活 C.物质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 A.七百年 C.六百年 B.精神生活 D.家庭生活 B.六百五十年 D.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 A.政治观念 C.国家观念 B.经济观念 D.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 A.夏朝时期 C.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D.战国时期 9.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 A.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 A.《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本草纲目》 11.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 A.公元 2 世纪 C.公元 8 世纪 B.公元 6 世纪 D.公元 12 世纪 12.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宗族 C.什伍里甲 13.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 ) A.明代 C.汉代 B.家庭 D.个人 B.宋代 D.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表 现的一项制度是( )
A.分封制 B.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九品中正制 15.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 A.《周易》 C.《商君书》 B.《管子》 D.《韩非子》 16.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 A.荀子 C.王阳明 B.程颐 D.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应 ( ) A.止于至善 C.教学相长 B.学思结合 D.德育和智育并重 18.“教学相长”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命题,首先提出它的是( ) A.《礼记·大学》 B.《礼记·学记》 C.《荀子·劝学》 D.《论语·学而》 19.“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原则,其哲学基础是( ) A.天人合一 C.中庸之道 B.知行合一 D.抽象思维 20.我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说话平等 B.语文平等 D.民族平等 21.“孜然”一语借用的是下列哪个民族的词汇?( )
A.蒙古族 C.藏族 B.维吾尔族 D.纳西族 22.下列人物中,提出“约定俗成”理论的是( ) A.孔子 C.荀子 23.有佛画圣手之称的唐代画家是( ) A.阎立本 C.吴道子 B.孟子 D.老子 B.李思训 D.王维 24.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 ) A.15 世纪初叶 C.16 世纪初叶 B.15 世纪末叶 D.16 世纪末叶 25.最早提出“中体西用”一词的人是( ) A.张之洞 B.沈寿康 C.孙家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D.冯桂芬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北宋时期的“通漕四渠”中有( ) A.永济渠 C.汴水 E.金水河 B.通济渠 D.广济河 27.中国文化的源泉包括( ) A.夏、商、周文化 B.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 E.明清文化 D.汉唐文化 28.下列各项中属于服饰构成要素的有( ) A.质(原料) C.饰(佩带的饰物) E.色(颜色) B.形(样式) D.画(图案) 29.以下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体现分权 B.魏晋开始实行 C.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D.中书省负责执行 E.共同听命于皇帝 30.中国古代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有( ) A.上帝崇拜 C.太阳神崇拜 B.鬼魂崇拜 D.动物神崇拜 E.月亮崇拜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1.文化政策 32.“大一统”意识 33.血亲五服制 31.引经注律 35.祖先崇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6.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 37.简述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38.简述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 39.简述汉字的特点。 40.简述禅宗的传播。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1.试述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42.试述人生礼俗的家族特征。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