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重庆江津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年重庆江津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开卷 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 90 分钟完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右图所示壁画反 映的是 A.佛教的传入 B.张骞出使西域 C.西汉诸候把封地分给其子弟 D.丝绸之路上跋涉的商除 2.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 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A.北魏孝文帝 B.汉光武帝 C.汉武帝 D.秦孝公 3.在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东汉时,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重要书写材 料的是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祖冲之 4.公元前 314 年建立巴郡并筑江州城的是 A.文翁 B.吴资 C.马相 D.张仪 5. 奕䜣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 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6. 右图所示是位于渝中区沧白路的张培爵烈士纪念碑。张培爵先生曾 A.创办四川第一家报纸 B.担任重庆蜀军政府都督 C.两次领导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武装起义 D.写出中国第一部系统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 7. 八年抗战,重庆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包括 ①踊跃参军参战 ②努力生产抗战物资 ③千方百计保证抗战运输 ④广泛开展献金献机和慰劳活动 ⑤掀起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8.抗战期间,利用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的合法身份,促进抗战文化统一 战线建立的是 A.阳翰笙 B.郭沫若 C.夏衍 D.陶行知 9.经济特区的创办使复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成为 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C.汕头 A.珠海 B.厦门 D.深圳 10.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A.朋友遍天下 C.科教兴国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1.下列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凡尔赛和约签订 ②在国同盟形成 ③萨拉热窝事件发生 ④华盛顿会议召开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12. 小红在学习世界历史时,做了以下读书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股法西斯逆流在欧洲、亚洲泛滥 C.1930年,美国经济逐渐复苏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 13. 右图所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战争宣传海报,主题是“全 力以赴,摧毁日本”,它最早可能出现于 A.1941 年 C.1943 年 B.1942 年 D.1944 年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15.近代的文学艺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凡·高——《向日葵》 C.毕加索——《格尔尼卡》 B.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D.德莱塞——《复活》 二、判断题:每点 1 分,本大题共 5 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图一 秦朝宫殿用砖 砖文为:“海内皆臣,岁 登成熟,道毋饥人” 图二 图三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 图片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以上图片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 (1)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度。( )
(2)秦始皇是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一切大权。( ) (3)秦朝在各地推行不同种类的货币,以利于经济的发展。( ) (4)秦朝丞相、太尉和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 ) (5)以上图片反映了秦的统一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7 题 3 分,第 18 题 2 分,共 5 分。 17.观察下图,请将下列诸侯国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3 分) A.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国 B.城濮之战的战胜国 C.城濮之战的战败国 18.观察右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 分) A.分治后的印度 B.分治后的巴基斯坦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9 题 6 分,第 20 题 7 分,共 13 分。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工人阶 级的成长壮大……辛亥革命宣扬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
了思想条件。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 产党人……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革命精神……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 局限和资产阶级自身弊端。 …… 90 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革命 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发 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以上材料均摘自 2011 年 1 月 4 日《解放军报》《辛亥革命 100 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的历史昭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 90 年来的奋斗历程。(3 分) (3)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出...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2 分) 辛亥革命政治上推翻了帝制,把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 生扫除了最大的政治障碍;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 利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 356 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 力搞好农业),耕绢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 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材料二 列宁认为,对落后的国家来讲,农民是社会各种力量中“决定性的因素”,处 理好与农民的关系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至关重要。在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时,列宁 指出:“现在最迫切的就是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 ——《青海社会科学》2005 年第 2 期 曾长秋、王千慧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1978 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 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 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王郁昭《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1 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列宁对农民问题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解决战时共产主 义的危机,苏俄在 1921 年采取了什么措施。(2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我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地区。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使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2 分)
(4)以上材料使你有何感悟?(2 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21、刘宗绪先生说:“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时史。”古今中外,人们创造了许多重要 的文明成果。请回答: (1)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他在思想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创立了什么学派? 他在教育方面有何重大贡献?(3 分) (2)石刻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古代人民留下的重要文明成果。在重庆的中国三峡博物馆, 我们会看到汉代巴郡人雕刻的什么石阙?(1 分) (3)近代西方,产生了许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划时代的科学成果。达尔文通过哪部著作 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论思想?谁提出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化依据?(2 分) 22.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 友好交往史,也有过 50 年不幸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后, 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但 20 世纪 70 年代,两国 关系发生变化。目前,中日两国关系总体保持良好势头。 今年 5 月 22 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并与日本首相菅 直人举行了会谈。 请回答: (1)历史学家郭廷以认为:“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 虽然不能说全部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请举出一例 20 世纪 30 年代的史实对日本的侵华罪行加以说明。(2 分) (2)20 世纪 70 年代,中日两国关系出现了什么变化?(2 分) (3)综合所述,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2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