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4年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态学专业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4 年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态学专业考研真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大洋区中层带水深的范围是() a、200~2000m b、200~1000m c、500~4000m d、1000~4000m 2、种群数量调节的内源性因素包括() a、行为 b、内分泌 c、温度 d、遗传 3、影响海水中溶解气体含量的因素有() a、气体的溶解度 b、分压 c、生物的活动 d、温度和盐度 4、海水中溶解有机物 DOM 的来源() a、径流输入 b、植物细胞释出 c、动物代谢排泄 d、POM 分解
5、滩涂上某种生物在 t1 时的密度为 226 个/m2,平均重量 0.15 克,t2 时在同一地点 调查的密度为 41 个/m,平均重量 0.32 克,则用股群法(年龄组法)计算该段时间内每平 方米的产量为() a、22.7 克 b、27.2 克 c、43.5 克 d、45.3 克 6、下列哪些生态锥体可以倒置() a、能量锥体 b、生物量锥体 c、数量锥体 7、生态系统基本结构中的主要组成成分()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成分 8、营底表生活型的生物有哪些() a、钻蚀生物 b、附着生物 c、管栖生物 d、固着生物 9、高温下生物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a、蛋白质凝固而变性
b、酶活性在高温下被破坏 c、氧供应不足,排泄器官功能失调 d、神经系统麻痹 10、主要吸收红光的海洋藻类是() a、褐藻 b、红藻 c、绿藻 11、影响种群动态的因素有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下列哪些是密度制约因 素() a、种内竞争 b、种间竞争 c、疾病 d、温度 12、小型浮游生物个体大小范围是() a、〈2um b、2~20um c、20~200um d、200~2000um 13、按照食物的性质分,动物食性的基本类型() a、植食性动物 b、滤食性动物 c、肉食性动物
d、腐食性动物 14、海洋中的主要分解者生物类别有() a、细菌 b、微型食植者 c、有机凝聚体 d、后生动物 15、海洋污染的特点有() a、污染源广 b、持续性短、危害大 c、扩散范围广 d、防治困难 二、判断题 1、因子补偿作用多见于群落水平,但在种内同样可以见到。() 2、生活在冷水或深层水中的海洋动物个体通常比生活在暖水中同类动物的个体大。() 3、水温与鱼类的脊椎数目有关,水温高,鱼类脊椎数目增加。() 4、植物的光合作用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5、大洋海水盐度是可变的,但其主要组分的比值是恒定的。() 6、不同海区的动物种类数目与盐度有关,通常盐度降低,物种数目增加。() 7、热带(赤道)CO2 在海水中的溶解度小于两极。() 8、捕食对被捕食者和被捕食种群来说是不利的。() 9、群落的多样性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10、在一个群落中,各个种占的相对比例越均匀,群落的异质性程度越大。()
三、问答题 1、什么是食物链?为什么食物链不能太长?请写出一条具有四个营养级的海洋牧食食 物链。 2、近岸水域的初级生产力有何特点? 3、什么是赤潮?赤潮现象有哪些危害? 4、什么是海洋生物泵?说明海洋生物泵(包括碳酸盐泵)对吸收大气 CO2、缓解全球 温室效应的作用机理。 5、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之间有何关系? 6、简述海洋氮循环中,氮的补充和损失的途径,及海水中氮有哪些化学形态存在? 四、分析题 1、右图是 r 对策和 K 对策种群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试分析两条曲线与虚线交点分别 是什么点?再解释为何很多有害生物(如害虫、杂草等)很难防治。(5 分) 2、右图是高斯做的大草履虫和双核小草履虫单独和混合培养的种群动态实验结果图。 试分析造成该实验结果的原因,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5 分) 3、什么叫海洋微型生物食物环?微型生物食物环有哪些主要的种类组成类别?微型生 物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物流中有何重要作用?(10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