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6 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考生注 意: 1. 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 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同 时填写在试卷上。 4. 选择题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 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 25 分) (请将以下第 1—6 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瘫痪.(huàn) B.菡.萏(hàn) C.孪.生(luán) D.庇.荫(pì) 踌.躇(chóu) 撺.掇(cuān) 嗔.视(zhēn) 宽恕.(s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家醅.(pēi) 睥.睨(bì) 愧怍.(zuò) 哂.笑(shěn) 强聒.不舍(ɡuō) 义愤填膺.(yīnɡ) 周道如砥.(dǐ) 盘曲嶙峋.(xún) A.更胜一筹 穷愁潦倒 销声匿迹 B.海枯石烂 天衣无 缝 津津有味 C.美味家肴 锲而不舍 锋芒毕露 D.尽态极妍 狂忘自大 遮天蔽日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油光可签 相形见绌 味同嚼蜡 隐姓埋名 A.看到西宁市海湖新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人们不禁赞叹:“西宁的变化太大了!” B.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敢于迎接任何 前所未有的挑战。 C.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D.诵读经典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是 不容置疑....的。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宁市快速公交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B.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删去“大约”或者“左右”) C.在那壮美的青藏高原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删去“在”和“上”) D.做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 养成并且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将“并且”改为“和”) 5.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报讯(记者 郑思哲)5 月 12 日上午,省减灾委员会组织省民政厅、省卫计委、武警 青海总队、省公安消防总队、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等成员单位和西宁市、城西区有关部门共 60 多家单位,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今年 5 月 12 日是第八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 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5 月 9 日至 15 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省减灾委员会及有
关部门将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文化及科学知识的宣传工作,并以社区、机关、学 校和企业为平台,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活动。 同时,在“防灾减灾日”当天,省内各市(州)、县也组织相关单位在本地区广场、中 心街道,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发放宣传资料、组织消防灭火演练、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进社区、 进学校等活动同步进行集中宣传。 (《西海都市报》2016 年 5 月 13 日有改动) A.我省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B.我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C.我省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D.我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6.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罗曼·罗兰是 20 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认为当时的欧洲是一个需 要伟人的社会,为此他写作了《名人传》。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其他法国作家的作 品,如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 泰》等。 B.《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 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课文《智取生辰纲》就选自《水浒》。 C.《荷叶 母亲》的作者冰心,是我国现代散文家、小说家。《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 是印度文学家,1913 年获诺贝尔奖。这两首散文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歌颂了母爱。冰 心的《繁星》《春水》是受泰戈尔 《飞鸟集》的影响而写成的。 D.“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写法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如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的韩愈的《马说》、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请将以下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答在本试卷上的无效) 7.诗文默写(10 分) ⑴ “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⑵“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咏 梅》) ⑶ 杜甫在《望岳》中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⑷《<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子曰: 。” ⑸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释古仁人无论身处何地始终不忘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 ; 。” 8.综合性学习(3 分) XX 学校学生会邀请青海省著名作家井石先生于 2016 年 6 月 26 日下午 14:00—17:30 在学校礼堂举行“初中 生与文学创作”专题讲座。校学生会李明同学拟写了一则 海报(见右图),准备在 24 日张贴。请你在下列横线处补 写出这则海报中缺少的三项主要内容。 ⑴ ⑵ ⑶ 二、口语交际(共 3 分) 。 。 。 。” , 为 你 打 开 走 进 文 学 殿 堂 的 大 门 海 报 欢迎参加 时间:2016 年 6 月 26 日 下午 14:00—17:30 XX 校学生会 2016 年 6 月 24 日
9.在你十五岁生日之际,当你面对父母为你做的一桌饭菜和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中国 大百科全书》时,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 三、古诗文阅读(共 12 分) 10.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问题。(3 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 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⑴“聚”和“怒”两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⑵“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河中石兽》,回答问题。(9 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 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 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2 分) ⑴山门圮.于河 ⑵湮.于沙上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 分) 圮. ( 湮. ( ⑴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⑵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于. ( 之. ( ) )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一句。(2 分) 译: 14.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2 分) 答: 1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回答)(1 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变色龙》(节选),回答问题。(15 分) ①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 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 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 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②“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 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它!哎哟……哎哟!” ③传来了狗的尖叫声。奥楚蔑洛夫向那边一瞧,看见从商人彼楚金的木柴厂里跑出来一 条狗,用三条腿一颠一颠地跑着,不住地回头瞧。它后边跟着追来一个人,穿着浆硬的花布 衬衫和敞着怀的坎肩。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又传来了 狗的叫声,还有人的叫喊:“别放走它!”有人从商店里探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木柴厂 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来源:学_科_网] ④“好像出乱子了,长官!”巡警说。 ⑤奥楚蔑洛夫微微向左一转,往人群那里走去。在木柴厂门口,他看见那个敞开了坎肩 的人举起右手,把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伸给人们看。他那半醉的脸上现出这样的神气:“我 要揭你的皮,坏蛋!”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奥楚蔑洛夫认出这人是首饰匠 赫留金。这个案子的“罪犯”呢,坐在人群中央的地上,前腿劈开,浑身发抖——原来是一 ·
条白毛的小猎狗,脸尖尖的,背上有块黄斑。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⑥“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 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来源:学科网] ⑦“长官,我好好地走我的路,没招谁没惹谁……”赫留金开口了,拿手罩在嘴上,咳 嗽一下,“我正在跟密特里·密特里奇谈木柴的事,忽然,这贱畜生无缘无故就咬了我的手 指头一口……您得原谅我,我是做工的人,我做的是细致的活儿。这得叫他们赔我一笔钱才 成,因为也许我要有一个礼拜不能用这个手指头啦……长官,就连法律上也没有那么一条, 说是人受了畜生的害就该忍着。要是人人都这么让畜生乱咬一阵,那在这世界上也没个活头 了。” ⑧“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 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 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 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叶尔 德林,”警官对巡警说,“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 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⑨“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⑩“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 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 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 !你那手指头一定是 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 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⑪“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 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居然有人养这种狗!这人的脑子上哪儿去 啦?要是这样的狗在彼得堡或者莫斯科让人碰见,你们猜猜看,结果会怎样?那儿的人可不 管什么法律不法律,一眨眼的工夫就叫它断了气!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得好好教训他们一下!是时候了。” ⑫“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它的脸上又没写 着……前几天我在将军家院子里看见过这样的一条狗。” ⑬“没错儿,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 ⑭“哦!……叶尔德林 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 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 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 了。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 好!” ⑮“将军家的厨师来了,问他好了——喂,普洛诃尔!过来吧,老兄,上这儿来!瞧瞧 这条狗,是你们家的吗?”“瞎猜!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那就用不着白费工夫再 上那儿去问了,”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既然普洛诃尔说 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 的哥哥的狗。他哥哥是前几天才到这儿来的。我们将军不喜欢这种小猎狗,他哥哥却喜欢。” ⑯“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 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⑰“是来住一阵的。” ⑱“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 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 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⑲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 ⑳“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16.阅读选文,概括说明警官奥楚蔑洛夫对小狗和赫留金的态度不断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什么?(2 分) 答: 17.简析第③段中“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这句
话中“钻”字的表达效果。(2 分) 答: 18.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并说明其作用。(6 分) ⑴“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 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 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描写方法:[来源:学。科。网 Z。X。X。K] 作用: ⑵“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 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 头!哈哈哈……” 描写方法: 作用: 19.你是怎样理解第⑲段中围观者的“笑”的?(3 分) 答: 20.读完本文,某同学写了一幅对联的横批和上联用来评价奥楚蔑洛夫,现在请你补写出下 联。(2 分) 横批:媚上欺下 上联:面对权贵趋炎附势尽显奴才脸。 下联: (二)阅读《学会赏识》,回答问题。(15 分) 。 ①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历尽心血雕刻出著名的大卫像。人们皆惊叹于大卫 像的辉煌,可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对这块雕刻大卫的石 材做出褒评。其实并非石头不美, 只是无人赏识,而米开朗琪罗发现了它,并赏识它是一块用于雕刻的好石材,然后赋予了它 新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赏识。 ②因为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疏朗的表现;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 凸显。没有赏识,自我多了一份自卑,他人多了一份挑剔;社会多了一份冷漠,世界缺了一 份美好。因此,我们要学会赏识。 ③学会赏识身份低于自己的人,因为“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都必定有值得喝彩的地 方”。台湾作家林清玄曾经评价一位犯案数十起的小偷,赞扬他的细密心思,肯定他的灵巧 手法。小偷听说后,金盆洗手,成为四十多家连锁店的老板。一位年轻人因一首情诗离开学 校后,福楼拜给予他鼓励、赏识。终于,这个年轻人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这 位年轻人,便是莫泊桑。是赏识唤回了迷途的羔羊,是赏识使其得到认可和肯定,是赏识激 发其奋发努力的勇气,最终获得新生。那么,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④学会赏识自己,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学会赏识自己,要有太 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豪放,要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 壮志,要有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无私旷达,要有屈原“宁 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坚贞不屈。因为赏识自 己,诸葛孔明才会自称卧龙,未出草庐而知晓天下三分;因为赏识自己,毛遂才会以锥自喻, 在大殿上据理力争;因为赏识自己,陈涉才会石破天惊,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赏识 可以给自己动力,使自己迈上新阶梯。因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⑤学会赏识那些强于自己的人,因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廉颇因为不赏识蔺相如的治国才能,居功自傲,处处刁难。而蔺相如赏识廉颇的滔滔武略, 不计前嫌。两人终化干戈为玉帛,彼此赏识,才有“负荆请罪”的美谈流传至今。孔夫子赏 识他人,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断言。学会赏识,才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既是如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⑥真正的智者,他们会在赏识的同时,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熔炉之中,把自卑熔 炼成自信,把不满锻造成竞争,把孤傲挥洒成谦逊,把萎靡升华成振奋,把 失意挤压成动 力,把挫折捶打成练达。 ⑦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有删改)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答: 22.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23.简要分析说明第②段的论证过程。(3 分) 答: 24.说说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 分) 论证方法: 作 用: 2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第⑦段中“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 一种幸福。”这句话的?(3 分) 答: 五、写作(共 50 分) 26.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 ⑴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卷面整洁,严禁抄袭。 ⑵字数不少于 600 字。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题一:以“一个不同寻常的假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散文..。 题二:请以“假如”为话题,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文章。 [来源:学_科_网 Z_X_X_K 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 25 分) 1.A 2.B 3.B 4.D 5.C 6.A 7.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⑵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⑸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⑴专题讲座:初中生与文学创作 ⑵主讲人:青海省著名作家井石先生 ⑶地 点:学校礼堂 二、口语交际(共 3 分) 9.略。 三、古诗文阅读(共 12 分) 10.⑴好在运用拟人手法,“聚”字化静为动,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字赋 于了黄河人的情绪,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 要。 ⑵表达了作者对天下受苦受难老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统治者无比强烈的愤慨。 11.⑴圮 (倒塌 ) ⑵湮 (埋没)
12.⑴于(介词,在 ) ⑵之(代词,指代二石兽) [来源:Z§xx§k.Com] 13.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14.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写老河兵的“笑”, 则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1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四、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变色龙》(15 分) 16.因狗的主人(身份)的变化而变化。 17.“钻”字既写出了人群聚集之快,又表现出他们急于看热闹的无聊心态。 18.⑴描写方法: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作 用:作者通过对人物出场周围环境的描写,渲染了当时沙皇黑暗统治下的社会 压抑、经济萧条、市场冷清的凄凉气氛,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⑵描写方法:语言描写 作 用:作者通过对奥楚蔑洛夫看似搭讪的话的描写,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了他趋炎 附势、反复无常、巴结讨好权贵、媚上欺下的丑态。 19.从围观者的笑声中可以看出,在沙皇黑暗统治下民众成了无聊的看客,丧失了对弱者的 同情心。从而讽刺和揭露了(反映出)民众思想的愚昧与精神的麻木。 20.略。(示例:“看到百姓专横跋扈露出虎狼相”等。) (二)阅读《学会赏识》(15 分) 21.我们应该学会赏识(或 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或 我们要学会赏识。) 22.第①段是本文的引论部分,即由米开朗琪罗赏石雕塑大卫像这件事引出中心论点。并为 本文进一步的论证我们应该怎样学会赏识的观点做铺垫。由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了我们应该学会赏识的必要性 23.第②段先从个人角度(正面),即从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的磊落和才智凸显的方面,论证 ............。然后又从社会层面(反面),即从没有赏识会给自我、 ............。(或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我们应该学会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强调了本文的中心论 内心、他人、社会带来的不利因素方面,进一步论证我们应该学会赏识的重要性 点。 24.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法(例证法);引用论证法(引证法或道理论证)。 作用:通过列举李白、苏轼、杜甫、屈原、诸葛亮、毛遂,陈胜等的事例,以及引用他 们的言论,从多方面论证了我们应该怎样学会赏识自己,并进一步论述了赏 识自己的作用和益处。 25.答:你只要学会了赏识,对自己而言,赏识自己就是“给自己动力,使自己迈上新台阶”; 赏识那些强于自己的人,你“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完成对 自我的一种超越(或 超越自己。)。而对于那些身份低于自己的人来说,被人赏识,就 是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就会激发起他人奋发努力的勇气,从而得到新生,获得被人 赏识的幸福。 五、写作(共 50 分) 26.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