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2020 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6 页。总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2 分) 一、选择题(共 14 道题,均为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 1. 做简谐运动的质点通过平衡位置时,具有最大值的物理量是( ) A. 加速度 B. 速度 C. 位移 D. 回复力 【答案】B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波是电磁波 B. 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 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D.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答案】A 3. 如图所示,在一根张紧的绳子上挂几个摆,其中 A、B 摆长相等。先让 A 摆振动起来,其 它各摆随后也跟着振动起来,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它各摆振动频率跟 A 摆相同 B. 其它各摆振动频率不同,D 摆频率最大 C. 其它各摆振动振幅相同 D. 其它各摆振动振幅不同,D 摆振幅最大 【答案】A 4. 如图所示,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垂直,产生交变电 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B. 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零 C. 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磁通量变化率为零 D. 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磁通量最大 【答案】B 5.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根据图像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在第 1s 末加速度为零 B. 质点在第 1s 末动能最大 C. 质点在第 2s 末的位移为 0 D. 质点在前 2s 内的通过的路程为 10cm 【答案】C 6. 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以入射角θ从玻璃砖射向空气,经折射后分为 a、b两束单色光.a、 b两束光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对 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 b光的折射率 B. 在玻璃中,a光的速度较大 b光的速度 C. 增大入射角θ,b光首先发生全反射 D. a光光子的能量大于 b光光子的能量 【答案】D 7.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 n1=1100 匝,副线圈匝数 n2=220 匝,交流电源的电压 u=220 2 sin100πt(V),电阻 R=44Ω,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交流电的频率为 100Hz B. 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 1A
C.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 88W D. 电压表的示数为 44V 【答案】D 8. 质量为 0.5 kg 的物体,运动速度为 3 m/s,它在一个变力作用下速度变为 7 m/s,方向 和原来方向相反,则这段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为( ) A. 5 kg·m/s,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反 B. 5 kg·m/s,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同 C. 2 kg·m/s,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反 D. 2 kg·m/s,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同 【答案】A 9. 一简谐机械横波沿 x轴传播。波速为 2.0m/s。该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甲所示, 在 x=0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的振动周期为 4.0s B. 这列波的振幅为 60cm C. 该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 D. t=0 时刻,x=4m 处的质点沿 y轴负方向振动 【答案】A 10.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Q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 0.15 m.当 P运动到上 方最大位移处时,Q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A. 0.60 m B. 0.30 m C. 0.20 m D. 0.15 m
【答案】B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力 F作用在物 体上一段时间(作用过程中物体未离开水平面),则在此过程中 A. 力 F对物体做的功大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B. 力 F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C. 力 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小于物体动量大小的变化 D. 力 F对物体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答案】B 12.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aa'和 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 气的两个界面,如图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 P1 和 P2,用“+”表示大头针的 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 P3 和 P4。在插 P3 和 P4 时,下列选项正确的 是( ) A. P3 只挡住 P1 的像 C. P4 只挡住 P2 的像 【答案】D B. P4 只挡住 P1 的像 D. P3 同时挡住 P1、P2 的像 13. 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入射球 a 的质量为 m1,被碰球 b 的质量为 m2,各小 球的落地点如图所示,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入射球与被碰球最好采用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小球 B. 每次都要使入射小球从斜槽,上不同的位置滚下 C. 要验证的表达式是 m1·ON=m1·OM+m2·OP D. 要验证的表达式是 m1·OP=m1·OM+m2·ON 【答案】D 14. 2019 年被称为 5G 元年。这一年全球很多国家开通了 5G 网络,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通信 时代,即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5G 网络使用的无线电电波通信频率是在 3.0GHz 以上的超 高频段和极高频段(如图所示),比目前 4G 及通信频率在 0.3GHz~3.0GHz 间的特高频段网络 拥有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G 信号是纵波,5G 信号是横波 B. 4G 信号和 5G 信号相遇能产生干涉现象 C. 4G 信号比 5G 信号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 5G 信号比 4G 信号波长更长,相同时间传递的信息量更大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8 分)
二、实验题(共 2 道小题,共 18 分) 15.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米尺测出摆线长为 l,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 直径为 d。则单摆摆长为____________(用字母 l、d表示)。再用秒表记录单摆 n次全振动 所用的时间为 t,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符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 g=________。 (2)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用塑料球做摆球 B.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C.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大的角度后释放 D.测量一次全振动的周期,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 g (3)若测量的重力加速度 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把悬点到摆球下端的长度记为摆长 B.当小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C.实验中误将摆球经过平衡位置 49 次数为 50 次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在振动过程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某同学测重力加速度,他用长细线和小铁球做了一个单摆,手头却只有一根量程为 30cm 的刻度尺和一个秒表,于是他先用此单摆进行实验,测得单摆的周期为 T1,然后将摆线长度 减小 l ( l 小于刻度尺量程)再次实验,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 T2。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 g=_________(用字母 l 、T1、T2 表示)。 【答案】 ①. l  d 2 4 n ②. d 2 ) ③. B ④. D ⑤. g  2 4 l   2 2 T T  2 1 2 2   ( l 2 t 解:(1)[1]单摆摆长为摆线的长度加摆球的半径,故单摆摆长为
L l  d 2 [2]由题意知,单摆 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 t,故其单摆的周期为 T  t n 由单摆周期公式 T  2 L g ,可得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 g  L 2 4  2 T  2 4  (  2 ) ( l t n d 2 )  d 2 )  ( l 2 4 n 2 2  t (2)[3]A.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小球应选用密度比较大的,故 A 错误; B.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需要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故 B 正确; C.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只有在一个比较小的角度下摆动才可以看成简谐振动, 才可以用单摆的周期公式进行计算,所以实验时应当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较小的角度 后释放,故 C 错误; D.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不能用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应当用统计规律 去测量其周期,再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 g,故 D 错误。 故选 B。 (3)[4]A.由单摆周期公式 T  2 L g 可知 g  2 4π L 2 T 如果把悬点到摆球下端的长度记为摆长,将增大 L,会得到重力加速度值偏大,故 A 错误; B.如果以小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将会导致时间的测量误差过大,并且不能确定周期 是偏大还是偏小,故无法确定重力加速度值是偏大还是偏小,故 B 错误; C.实验中误将摆球经过平衡位置 49 次数为 50 次,会使得周期 T偏小,从而得到重力加速 度值偏大,故 C 错误; D.实验中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在振动过程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可知 摆长的测量值偏小,但重力加速度值偏小,故 D 正确。 故选 D。 (4)[5]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