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555芯片引脚,功能,引脚图以及引脚描述.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555 芯片引脚图及引脚描述 555 的 8 脚是集成电路工作电压输入端,电压为 5~18V,以 UCC 表示;从分压器上看 出,上比较器 A1 的5脚接在 R1 和 R2 之间,所以 5 脚的电压固定在 2UCC/3 上;下比较器 A2 接在 R2 与 R3 之间,A2 的同相输入端电位被固定在 UCC/3 上。 1 脚为地。2 脚为触发输入端;3 脚为输出端,输出的电平状态受触发器控制,而触发 器受上比较器 6 脚和下比较器 2 脚的控制。 当触发器接受上比较器 A1 从 R 脚输入的高电平时,触发器被置于复位状态,3 脚输出 低电平; 2 脚和 6 脚是互补的,2 脚只对低电平起作用,高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电压小于 1Ucc/3, 此时 3 脚输出高电平。6 脚为阈值端,只对高电平起作用,低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输入 电 压大于 2 Ucc/3,称高触发端,3 脚输出低电平,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即 2 脚电位必须大于 1Ucc/3 时才有效。3 脚在高电位接近电源电压 Ucc,输出电流最大可打 200mA。 4 脚是复位端,当 4 脚电位小于 0.4V 时,不管 2、6 脚状态如何,输出端 3 脚都输出低 电平。 5 脚是控制端。 7 脚称放电端,与 3 脚输出同步,输出电平一致,但 7 脚并不输出电流,所以 3 脚称为 实高(或低)、7 脚称为虚高。
555 集成电路管脚,工作原理,特点及典型应用电路介绍. 1 555 集成电路的框图及工作原理 555 集成电路开始是作定时器应用的,所以叫做 555 定时器或 555 时基电路。但后来经 过开发,它除了作定时延时控制外,还可用于调光、调温、调压、调速等多种控制及计量检 测。此外,还可以组成脉冲振荡、单稳、双稳和脉冲调制电路,用于交流信号源、电源变换、 频率变换、脉冲调制等。由于它工作可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目前被广泛用于各种电子 产品中,555 集成电路内部有几十个元器件,有分压器、比较器、基本 R-S 触发器、放电管 以及缓冲器等,电路比较复杂,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混合体,如图 1 所示。 2. 555 芯片管脚介绍 555 集成电路是 8 脚封装,双列直插型,如图 2(A)所示,按输入输出的排列可看成如图 2(B)所示。其中 6 脚称阈值端(TH),是上比较器的输入;2 脚称触发端(TR),是下比较器的 输入;3 脚是输出端(Vo),它有 O 和 1 两种状态,由输入端所加的电平决定;7 脚是放电端(DIS), 它是内部放电管的输出,有悬空和接地两种状态,也是由输入端的状态决定;4 脚是复位端 (MR),加上低电平时可使输出为低电平;5 脚是控制电压端(Vc),可用它改变上下触发电平值; 8 脚是电源端,1 脚是地端。
图 2 555 集成电路封装图 我们也可以把 555 电路等效成一个带放电开关的 R-S 触发器,如图 3(A)所示,这个特 殊的触发器有两个输入端:阈值端(TH)可看成是置零端 R,要求高电平,触发端(TR)可看成 是置位端 S,要求低电平,有一个输出端 Vo,Vo 可等效成触发器的 Q 端,放电端(DIS)可看 成是由内部放电开关控制的一个接点,由触发器的 Q 端控制:Q=1 时 DIS 端接地,Q=0 时 DIS 端悬空。另外还有复位端 MR,控制电压端 Vc,电源端 VDD 和 地端 GND。这个特殊的触发器有两个特点: (1)两个输入端的触发电平要求一高一低,置零端 R 即阈值端(TH)要求高电平,而置位端 s 即触发端(TR)则要求低电乎; (2)两个输入端的触发电平使输出发生翻转的阈值电压值也不同,当 V c 端不接控制电压时, 对 TH(R)端来讲,>2/3VDD 是高电平 1,<2/3VDD 是低电平 0:而对 TR(S)端来讲,>1/3VDD 是高电平 1,<1/3VDD 是低电平 0。如果在控制端(Vc)上控制电压 Vc 时,这时上触发电平 就变成 Vc 值,下触发电平就变成 1/2Vc 值,可 见改变控制端的控制电压值就可以改变上 下触发电平值。它的功能表见图 3(B)所示。
6. 555 振荡器电路(无稳电路) 由 555 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图 9(a)所示,其工作波形见图 9(b)。 接通电源后,电源 VDD 通过 R1 和 R2 对电容 C 充电,当 Uc<1/3VDD 时,振荡器输出 Vo=1,放电管截止。当 Uc 充电到≥2/3VDD 后,振荡器输出 Vo 翻转成 0,此时放电管导通, 使放电端(DIS)接地,电容 C 通过 R2 对地放电,使 Uc 下降。当 Uc 下降到≤1/3VDD 后, 振荡器输出 Vo 又翻转成 1,此时放电管又截止,使放电端(DIS)不接地,电源 VDD 通过 R1 和 R2 又对电容 C 充电,又使 Uc 从 1/3VDD 上升到 2/3VDD,触发器又发生翻转,如此周而 复始,从而在输出端 Vo 得到连续变化的振荡脉冲波形。脉冲宽度 TL≈0.7R2C,由电容 C 放电时间决定;TH=0.7(R1+R2)C,由电容 C 充电时间决定,脉冲周期 T≈TH+TL。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