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用 0.5mm 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本试题卷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2.考生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本试题卷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题卷包括两道大题,19 道小题,共 6 页。如缺页、印刷不清,考生须声明。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 1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
1.以下描述能正确反映右图所示沈阳市 5 月 29 日天气状况的是
A.阴转多云
B.雷阵雨转睛
C.雷阵雨转多云
D.多云转睛
2.2018 年 5 月 21 日 5 时 28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
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发射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A.①
B.②
C.③
D.④
3.南极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结合南极地区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不丰富
B.我国的长城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C.7 月到 9 月为该地区暖季
D.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4~5 题。
4.图中 A 和 B 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鞍部山谷
B.鞍部山脊
C.山峰山谷
D.山谷山脊
5.图中李村位于山峰甲的
A.西南方向
B.正西方向
C.正东方向
D.东南方向
6.香港地狭人稠,为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其采取的方式合理的是
①建设高层建筑
②占用现有耕地
③填海造地
④减少绿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8 年 5 月 28 日,主题为“加强防灾减灾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日防灾减
灾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读下图,完成 7~9 题。
7.日本是地震频繁发生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8.此次论坛的地点成都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接近
A. 31°,S 104°E
B. 31°N,104°E
C. 31°S ,104°W
D. 31°N,104°W
9.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以下属于地质灾害的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受地形影响,河流是
A.自北向南流向海洋
B.自东向西流向海洋
C.呈放射状流向海洋
D.自南向北流向海洋
读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图,完成 11~13 题。
11.青藏地区冬寒夏凉,只有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位于上图中的河谷农业区是
A.雅鲁藏布江谷地
B.宁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河套平原
12.上图中两大牧区的土地资源属于农业用地中的
A.耕地
C.林地
B.草地
D.戈壁
13.右图所示建筑为青藏地区农区和城镇多见的
A.窑洞
B.竹楼
C.平顶稠房
D.四合院
读美国本土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和巴西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 14~15 题。
14. 关 于
两 国 地 理
特 征 的 叙
述 , 正 确
的是
A.都是热带国家
C.都盛产咖啡
B.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D.都是西半球的国家
15.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A.南北合作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南南对话
16.澳大利亚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下列属于该国特有动物的是
二、综合题(本题 3 小题,17 题 9 分,18 题 9 分,19 题 6 分,共 24 分)
17.读中国主要远洋航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轮船从中国大连出发,经马六甲海峡、A
洋、红海,可到达 B
海
沿岸,该地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景色迷人。
(2)航线所经过的 C 地区位于亚洲东南部,主要由中南半岛和
群岛组成;D
半岛上有世界第
人口大国,该国 2011 年人口达到 12.1 亿。
(3)E 地区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该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这里多
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使用
(填语言)。
( 4 ) 除 E 地 区 外 , 俄 罗 斯 的 石 油 资 源 也 很 丰 富 , 其 工 业 基 础 雄 厚 , 能 源 、 钢 铁 、 机 械 、 化 学 等
(重或轻)工业发达。
(5)F 地区大部分气候温和湿润,草场广布,多数国家的农业以
为主。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6)航线还可到达 G 地区,那里是矿产资源的宝库,其中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是
。
A.铁矿
煤
B.金刚石 黄金 C. 铜 铁矿
D.金刚石 铁矿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和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
(有或无)结冰现象。
(2)甲区域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大部分地
(1)秦岭一淮河一线
区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可知,黄河含沙量最多的是
游河段,对该河段的治理
措施正确的是
。
A.陡坡地建梯田
B.植树种草
C.加固河堤
D.修路采矿
(4)图中所示铁路干线 A 的名称是
线,它连接了我国甲区域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和乙区域的
工业基地。
(5)北回归线经过我国南部的四个省级行政区,最西部的 B 省简称是
,该省西部的 C
山脉,为乙区域与丁区域的分界线。
(6)下图为丙区域东西向景观变化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区域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
(增加或减少)。
列问题。
材 料
19. 阅
读 材
料,回
答 下
一:
材料二:随着沈阳市抗霾攻坚工作的逐渐深入,清洁型煤这种环保能源进入广大市民视野中。
材料三:
材料四:进入 4 月以来,伴随气温升高,太阳辐射增强,臭氧(O3)污染成为现阶段影响沈阳市空气质量的
重要原因之一。臭氧(O3)的形成主要受内外两大因素影响,内因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外因则是高温、强太阳辐射等气象因素。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呈
(上升或下降)趋势。清洁能源包括水电、
核电、天然气、风电等,其中天然气属于
(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
(2)由材料二可知,清洁型煤的优点不包括...
A.燃烧特性好
B.对环境危害小
C.燃烧时间短
D.易搬运存储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沈阳市今年 1-4 月份主要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上升的是
。
A.二氧化硫(SO2)
B.臭氧(O3)
C.二氧化氮(NO2)
D.PM2.5
(4)读材料四,臭氧形成的外因..有
A.氮氧化物的排放
B.气温骤降
C.强太阳辐射
D.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5)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写出一条改善沈阳市空气质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沈阳市 2018 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 16 道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
1.C
2.B
3.D
4.A
5.D
6.C
7.A
8.B 9.D
10.C
11.A
12.B
13.C
14.D
15.B
16.A
二、综合题(本趣道 3 小题,17 题 9 分,18 题 9 分,19 趣 6 分,每空 1 分,共 24 分)
17.(1)印度地中
(2)马来二
(3)波斯湾阿拉伯 语
(4)重
(5)C
(6)B
18.(1)有
(2)c
(3)中 B
(4)京沪长江三角洲
(5)云(或滇)横断
(6)减少
19.(1)上升非可再生
(2)C
(3)B
(5)绿色出行;使用清洁能源;工业达标排放:禁烧粘杆;取缔露天烧烤;限制高
排放车辆:生活烟气处理;植树种草;根治重污染河流;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等。
(本题答案并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