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cncap-2018标准.pdf

第1页 / 共225页
第2页 / 共225页
第3页 / 共225页
第4页 / 共225页
第5页 / 共225页
第6页 / 共225页
第7页 / 共225页
第8页 / 共225页
资料共22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管 理 规 则 (2018 年版)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目 录 前 言 ......................................................................... 4 第一章 总则 ..................................................................... 6 1.宗旨 .......................................................................... 6 2.管理机构 ...................................................................... 7 3.C-NCAP 试验项目 ............................................................... 7 3.1 乘员保护部分 ................................................................ 7 3.2 行人保护部分 ................................................................ 8 3.3 主动安全部分 ................................................................ 8 3.4 附加试验——燃料消耗量试验 .................................................. 9 4.评价结果 ...................................................................... 9 5.指定网站和媒体 ................................................................ 9 6.C-NCAP 特有标记 ............................................................... 9 第二章 运行管理 ............................................................... 11 1.评价车型选取 ................................................................. 11 2.车辆及部件的获取 ............................................................. 12 3.试验 ......................................................................... 12 4.评价结果的发布 ............................................................... 13 5.经费 ......................................................................... 14 6.试验过程外部人员和相关事务的管理 ............................................. 14 7.对评价结果的异议的申诉和处理 ................................................. 15 8.试验数据、图像资料及试验后车辆的处理 ......................................... 15 9.C-NCAP 评价结果及相关标志的使用 .............................................. 16 10.技术交流 .................................................................... 16 11.交流及公共宣传活动 .......................................................... 16 第三章 评价办法 ................................................................ 17 1. 乘员保护部分 ................................................................. 17 1.1 试验项目 .................................................................... 17 1.2 性能指标与评分办法 .......................................................... 19 2. 行人保护部分 ................................................................. 40 2.1 试验项目 ................................................................... 40 2.2 性能指标与评分办法 .......................................................... 41 1
3. 主动安全部分 ................................................................. 45 3.1 试验项目 .................................................................... 45 3.2 性能指标与评分办法 .......................................................... 48 4 得分与星级评价 ................................................................ 55 第四章 碰撞试验及鞭打试验方法 ................................................... 57 1.正面 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程序 ............................................ 57 2.正面 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程序 ........................................... 80 3.侧面碰撞试验程序 ............................................................ 105 4 鞭打试验程序 ................................................................ 122 第五章 行人保护试验方法 ....................................................... 132 1 车辆准备 ..................................................................... 132 2.车辆的标记 ................................................................... 132 3 头型试验 ..................................................................... 145 4 腿型试验 ..................................................................... 152 5 主动弹起式机罩系统车辆的试验 ................................................. 162 第六章 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试验 ........................................ 168 1 术语和定义 ................................................................... 168 2 车辆追尾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 CCR)试验 ..................................... 169 3 行人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 VRU_Ped)试验 ..................................... 179 第七章 附加试验——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 185 1.车辆检查 .................................................................... 185 2.试验准备 .................................................................... 185 3.试验 ........................................................................ 188 4.附加试验需要确认的车辆参数 .................................................. 189 附件 1 C-NCAP 评价车型信息反馈表 ................................................ 191 附件 2 C-NCAP 试验实施通知表 .................................................... 193 附件 3-1 C-NCAP 试验车辆基本参数表一(碰撞及鞭打试验部分) ...................... 194 附件 3-2 C-NCAP 试验车辆基本信息表二(行人保护试验部分) ........................ 197 附件 3-3 C-NCAP 试验车辆基本信息表三(AEB 试验部分) ............................ 202 附件 4 C-NCAP 试验异议申诉单 .................................................... 207 附件 5 C-NCAP 评价申请表 ........................................................ 208 附件 6 C-NCAP 评价结果公布样式 .................................................. 209 附件 7 C-NCAP 工作流程图 ........................................................ 210 附件 8 ESC 参数对照表 ........................................................... 211 2
附件 9 企业样品情况登记表 ....................................................... 212 附件 10 C-NCAP 试验测量值记录及总体得分构成表 ................................... 214  3
前 言 自美国 1979 年最早采用 NCAP 体系—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即新车评价规范以来, 汽车安全性逐渐被广大的汽车消费者所了解。三十多年来,世界各国家/地区都相继开展了 NCAP 评价。2006 年,为了促进中国汽车产品安全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中的 伤亡率,实现构建和谐汽车社会的目的,在充分研究并借鉴其他国家 NCAP 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汽车标准、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建立了 C-NCAP (中国新 车评价规程)。 在 NCAP 体系中,试验方法与法规认证试验基本相同,但测试项目更加全面,要求更加严格。 例如,NCAP 的量化测试项不仅包括了头部伤害、胸部压缩量和大腿轴向力,还增加了颈部伤害 和小腿伤害指标的测定。同时,为了弥补生物力学指标的不足,NCAP 试验还要对车身,特别是 乘员舱和转向系统变形进行测量,以此来判断造成人员伤害的潜在可能。更重要的是,NCAP 体 系还有一套成熟的安全评价方法,把一般性试验简单的“合格”和“不合格”判定变成更加直观 并量化的星级评价。由于它影响广泛,标准严格,试验规范,权威公正,直接面向消费者公布试 验结果,因而能够反映汽车的实际安全水平,因此各大汽车企业都非常重视 NCAP,把它作为汽 车开发的重要评估依据,在 NCAP 试验取得良好成绩的企业,也将试验结果作为产品推广的宣传 内容。 经验表明,实施 NCAP 对于提高汽车安全性能和改善道路交通安全都有明显的效果。C-NCAP 实施十年来,国内车型整体安全技术水平及评价成绩大幅提高,车辆安全装置的配置率也显著增 加,中国的广大消费者使用到了更加安全的汽车产品,获得了更为安全的驾乘体验,对于改善中 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有着明显的效果。C-NCAP 已成为中国汽车产品安全研发的风向标,更成为 汽车安全的代名词。随着 C-NCAP 的顺利实施及研究的深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也对《C-NCAP 管理规则》进行了多次完善和提升,经历了 2006 年版、2009 年版、2012 年版和 2015 年版的变 更。如今,车辆被动安全技术日益精细化,而主动安全技术也进入快速飞跃式发展阶段,被动和 主动安全技术的相互融合将构成全方位的车辆乘员安全防护体系。因此,C-NCAP 在原有的正面 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正面 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 座椅鞭打试验等基础上,再次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并针对中国行人事故高发的特点适时增加了行 人保护试验和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试验,评分及星级划分体系也做了较大调整。自此, 由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主动安全三大版块构成的全新《C-NCAP 管理规则(2018 年版)》出台。 《C-NCAP 管理规则(2018 年版)》相较《C-NCAP 管理规则(2015 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 下:  增加了行人保护试验及评价; 4
 增加了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试验及评价;  修改了侧面碰撞可变形壁障的参数;  修改了碰撞试验中后排假人的得分权重;  提高了鞭打试验速度;  修改了鞭打试验中假人各部分得分权重;  增加了关于侧气帘加分的技术要求;  增加了对于后排安全带提醒装置的加分及要求;  增加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  构建了全新的评分体系;  修改了车型分类;  其它细节调整。 《C-NCAP 管理规则(2018 年版)》于 2018 年 7 月 1 日实施。 因管理规则版本不同,评价试验方法和项目有所差异,最终得出的评价结果是没有直接可比 性的。因此,使用 C-NCAP 评价结果的各方应明确该结果是按照哪个版本、什么时间进行的评价 试验和结果发布的,以避免错误使用 C-NCAP 评价结果带来的影响。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将保留对 C-NCAP 的全部权利。 未来,汽车将从“零死亡”向“零伤亡”再向“零事故”的终极目标不断前进,随着车辆安全技术 的不断发展,汽车安全终将会进入崭新的境界。C-NCAP 将一如既往引领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实现 新的目标。在此,感谢关心和支持 C-NCAP 健康成长的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国内外企业及 专业机构、新闻媒体对 C-NCAP 研究给予的帮助及合作,并希望今后继续得到各方面的长期支持 和帮助。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二○一七年四月二十日 5
第一章 总则 1.宗旨 1.1 目的 1.1.1 C-NCAP 旨在建立高标准、公平和客观的车辆安全性能评价方法,以促进车辆技术的发展, 追求更高的安全理念。该项目意义在于给消费者提供新上市车辆的安全信息,并推动生产企业增 强对安全标准的重视,提高车辆安全性能和技术水平,同时使具有优异的乘员安全保护性能的车 辆在评价中予以体现。 1.1.2 C-NCAP 同样关注与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燃料消耗量的评价方法,旨在促进汽车燃料经 济性水平的提高,推动生产企业不断改进节能技术。 1.1.3 本评价方法将根据我国车辆技术的发展及对道路交通状况的深入研究逐步进行完善。 1.2 说明 (1) 对于道路上各种不同的事故形态,没有一个特定的试验方法可以全面反映车辆的保护 性能。C-NCAP 提供了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对车辆安全性进行评价分级的办法,只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车辆安全性能的高低。 (2) 没有任何一个符合人体测量学的假人可以测量所有对人体的潜在伤害或对坐在不同位 置的不同身材的不同坐姿的乘员的保护进行评估。 (3) 由于条件所限,试验不能重复。所以,考虑到车辆和试验的偏差,将采取下列措施: a) 要求车辆制造商将 C-NCAP 的试验结果与企业自己可能已经进行的试验结果进行 比较,并告知任何他们发现的异常,同时提供企业的试验结果以做比较。在评分时不应将这些数 据作为参考,同时应对这些数据保密。 b) 最终评分结果是以各项试验结果的组合为基础的,这些结果中的偏差只对最终结 果产生有限影响。 (4) 国家标准的要求只是为提供一个最低水平的保护而设置,不能对目前批量生产的车辆 的安全保护情况有足够的认识,无法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提供目标。因此,参考国外现有 NCAP 经验数据而设置了高性能限值,以认定可以提供更佳保护的车辆的其他方面性能。 (5)C-NCAP 的附加试验——燃料消耗量试验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行驶循环(分市区循 环、市郊循环)进行测试。 1.3 随着 C-NCAP 的推行和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的深入,我们保留对试验项目、试验方法以及评分 方法、评价条款更改的权利,使 C-NCAP 的评价尽量充分体现我国交通事故形态、尽可能多地为 消费者提供车辆信息,并为降低人员伤害、提高车辆安全性能、促进燃料经济性水平的提高做出 贡献。 6
2.管理机构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 C-NCAP 的管理机构,专门设立 C-NCAP 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包括确定年度计划和财务预算,选定评价车型(包括企业申请),审定评价结果,处理争议和疑 难问题,商定临时事项。C-NCAP 管理中心下设综合事务部、试验评价部、信息及媒体部,各部 职能如下: (1)综合事务部——拟定年度实施计划和财务预算;分析拟定评价车型;进行车辆购置; 组织信息和结果发布;与企业沟通交流;联系咨询机构;开展国际合作;业务宣传和完善 C-NCAP。 (2)试验评价部——安排试验计划;监督试验实施;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评定;管理试验和 评价资料。 (3)信息及媒体部——分析年度车型销售信息;发布 C-NCAP 评价结果;收集国内外相关技 术信息;管理 C-NCAP 网站和指定杂志专栏;联系合作媒体。 此外,设立 C-NCAP 咨询机构,咨询机构主要对 C-NCAP 的规程和运行提出建议和意见。咨询 机构成员包括:具有相关知识经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组织的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 和机构、专业团体、消费者组织及媒体等方面的代表等。 3.C-NCAP 试验项目 本版本的 C-NCAP 正式评价试验分为三个部分: 1) 乘员保护部分,含碰撞试验、低速后碰撞颈部保护试验(“鞭打试验”)。 2) 行人保护部分,含行人保护试验。 3) 主动安全部分,含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性能测试、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 (ESC)性能测试报告的审核。 燃料消耗量试验为 C-NCAP 附加试验项目。 3.1 乘员保护部分 3.1.1 碰撞试验 3.1.1.1 正面 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 试验车辆 100%重叠正面冲击固定刚性壁障。碰撞速度为 1 050  km/h(试验速度不得低于 50km/h)。试验车辆到达壁障的路线在横向任一方向偏离理论轨迹均不得超过 150mm。在前排驾 驶员和乘员位置分别放置一个 Hybrid III 型 50 百分位男性假人,用以测量前排人员受伤害情况。 在第二排座椅最左侧座位上放置一个 Hybrid III 型 5 百分位女性假人,用以测量第二排人员受 伤害情况。在第二排最右侧座位上放置一个儿童约束系统和一个 Q 系列 3 岁儿童假人,用以考核 乘员约束系统性能及对儿童乘员的保护。(详见第四章规定的碰撞试验方法) 3.1.1.2 正面 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7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