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资料共2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3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 1.(2 分)(2013•泰安)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 的是( ) 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 铁矿石冶炼成铁 A . C . 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B . D .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点 评: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 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 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A、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是根据它们的沸点不同,进行的混合物的分离,没有 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是将水和其它物质分离开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 C、铁矿石冶炼成铁是利用还原剂与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 学变化,故 C 正确;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是利用液态氮的沸点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 物的分离,没用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 故选 C.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 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 质形状的变化. 2.(2 分)(2013•泰安)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贫血通常需要补充的元素 是( 铁 A .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 锌 B . 氟 C . 碘 D .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化学与生活健康. 根据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分析会答. 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所以贫血通常需要补充铁元 素,故选项正确; B、锌能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
错误; C、氟能防治龋齿,缺乏易患龋齿.故选项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掌握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 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点 评: 3.(2 分)(2013•泰安)生活中一些物质的 pH 如下表所示,其中显碱性的是( ) pH A . 柠檬 柠檬 2~3 糖水 7 牙膏 8~9 牛奶 6~7 糖水 B . 牙膏 C . 牛奶 D .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点 评: 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 解:A、柠檬的 pH 小于 7,显酸性,故错误; B、糖水的 pH 等于 7,显中性,故错误; C、牙膏的 pH 大于 7,显碱性,故正确; D、牛奶的 pH 等于或小于 7,显中性或酸性,故错误. 故选 C.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 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4.(2 分)(2013•泰安)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 2.5μm 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 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 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下列措施能减少 PM2.5 污染的是( ) 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A . C . 鼓励燃煤火力发电 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 B . D .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空气与水.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 2.5μm 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 尘,根据 PM2.5 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 解:A、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 PM2.5 污染,故选项错误. B、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 PM2.5 污染,故选项错误. C、太阳能是清洁的能源,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能减少 PM2.5 污染,故选项正 确.
D、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 PM2.5 污染,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能对 PM2.5 的治理起作用是正确解 答此类题的关键. 点 评: 5.(2 分)(2013•泰安)材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 ( A . C . 玻璃是一种复合材料 棉花属于合成纤维 B . D .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点 评: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合成纤维及其应用;复合材 料、纳米材料. 化学与生活. A、有机高分子材料必须具备:有机物、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可达 几万至几十万,甚至达几百万或更大). B、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 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D、根据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A、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B、玻璃是石灰、砂子等物质在高温生成的硅酸盐,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 错误. C、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说 法错误. D、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天然材料的特征、种 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 分)(2013•泰安)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及环境保护.下列垃圾分类错 误的是( ) A . B . C . D . 废旧塑料 废易拉罐 废旧电池 枯枝落叶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化学与环境保护.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解:A、可回收物是指各种废弃金属、金属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废旧塑料属 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等;根据被回收的垃圾 成分、性质和用途,结合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答: 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分类正确. B、其它垃圾是指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其它垃圾,废易拉罐属 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分类错误. C、有害垃圾是指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电池腐烂后,其中的汞、 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健 康,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故选项分类正确. D、枯枝落叶腐烂后可以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有机肥料,属于可堆肥垃圾,故选项 分类正确. 故选 B.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活中常见垃圾的成分、危害、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 此类题的关键. 点 评: 7.(2 分)(2013•泰安)复合肥能提供几种养分,给农作物以“全面呵护”.下列属于复合 肥的是( ) 硫酸钾[K2SO4] 尿素[CO(NH2)2] A . C . 磷酸二氢铵[NH4H2PO4] 硝酸铵[NH4NO3] B . D .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点 评: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 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A、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C、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 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8.(2 分)(2013•泰安)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 浓硫酸 ( A . 浓盐酸 B . 生石灰 C . 氢氧化钠 D .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A、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 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分析; C、根据生石灰吸收水分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分析. 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质量增加,没有发生化学变 化,故选项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因挥发导致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 C、生石灰露置于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导致质量增 大,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导致质量增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酸、碱、盐、生石灰的化学性质、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 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点 评: 9.(2 分)(2013•泰安)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滴加试剂 液体加热 检验是 CO2 否集满 稀释浓硫酸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点 评: 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二氧化碳 的检验和验满.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验满要放在集气瓶口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 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 示操作错误,故 A 错;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 试管容积的且要不时地来回移动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 B 错;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已经满了,故 C 错; D、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故 D 正确. 故选 D.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0.(2 分)(2013•泰安)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溶液中不能同时存两种溶质 A . B . C . D 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点 评: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B、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种数考虑;C、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种 类考虑;D、根据溶液均一的特点考虑 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 水,故 A 错; B、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溶剂只有一种,故 B 错; C、汽水中的溶质有二氧化碳,属于气体,故 C 错; D、由于溶液具有稳定性,所以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故 D 正确. 故选 D.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可以有多种,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 液体. 11.(2 分)(2013•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延长食品保质期 “洗洁精”有乳化功能,可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甲醛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A . B . C . D .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点 评: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亚硝酸钠、甲醛等 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A、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中和酸性土壤. B、根据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C、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 D、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解:A、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和酸发生反应,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 法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延长食品保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C、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可用 “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 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 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2 分)(2013•泰安)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 B . C . D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碳﹣12 原子和碳一 13 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A、根据物质构成的基本粒子考虑; B、根据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情况考虑; C、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考虑; D、根据原子的结构考虑,注意氢原子的特殊性. 解:A、有的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有的物质是由离子 直接构成,故 A 错;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 小的微粒,故 B 正确; 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碳﹣12 原子和碳一 13 原子都是碳元素,质子数相 同,中子数不同,故 C 错; D、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是质子、中子和电子,但有的原子没有中子,如氢原子,故 D 错. 故选 B.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和原子的特点、区别,了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点 评: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 13.(3 分)(2013•泰安)关于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 的描述正确的是 ) 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 个甲烷和 2 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1 个二氧化碳和 2 个水 1 个 CH4 分子和 2 个 O2 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1 个 CO2 分子和 2 个 H2O 分子 1 g CH4 和 2 g O2 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1 g CO2 和 2 g H2O ( A . B . C . D .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 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
“和”,“═”应读作“生成”. 解:A、在反应中“+”读作“和”,该反应可读作:甲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读法错误. B、该反应不能读作,1 个甲烷和 2 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1 个二氧化碳和 2 个 水;从微观上,1 个 CH4 分子和 2 个 O2 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1 个 CO2 分子和 2 个 H2O 分子,故选项读法错误. C、从微观上,1 个 CH4 分子和 2 个 O2 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1 个 CO2 分子和 2 个 H2O 分子,故选项读法正确. D、该反应可读作:每 16 份质量的甲烷和 64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 成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 36 份质量的水,则 1gCH4 和 4gO2 在点燃条件下能充分反 应,故选项读法错误. 故选 C. 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 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解 答: 点 评: 14.(3 分)(2013•泰安)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 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A . C . 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B . D .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点 评: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金属与金属材料. 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据此 结合防锈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解: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铁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容易锈蚀,故选项说 法错误. B、铝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铝粉就是用于铁制 暖气片防锈用的“银粉”,能起到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铝锅起到保护作用,用钢丝球擦洗,能把 氧化物薄膜擦去,故选项说法错误. D、菜刀与盐溶液接触时更容易生锈,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更容易生锈,故选 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锈蚀的条件、防止锈蚀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 键. 15.(3 分)(2012•陕西)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 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 ⑤Mg2+ ⑥2OHˉ ⑦H2O.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A . C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B . D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