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重庆南川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B 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70 分,与物理共用 12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6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自然界的下列过程或现象中,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
A.南极冰川融化
B.江河沙石迁移
C.地下石油形成
D.天上云雨转换
2.某初三年级的同学正在筹备毕业晚会,预定有以下饮料,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啤酒
B.酸奶
C.矿泉水
D.可口可乐
3.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称为“五金”,“五金”中最不活泼的金属是(
)
A.金
B.铜
C.铁
D.锡
4.“水培”是一种室内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配制菠菜营养液时需要用到下列物
质,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H2O
B.(NH4)2SO4
D.Ca( NO3)2
5.下列气体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C.KH2PO4
)
A.二氧化硫
B.水蒸气
C.氮气
D.空气
6.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7.氢气作为 21 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②原料资源丰富;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学习化学以后,大家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和分析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过滤”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用甲醛溶液作肉类食品的保鲜剂
D.胃酸过多的患者可以服用含 A1(OH)3 的药剂
9.“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 2014 年“中国水周”的宣传口号之一。下列关于水
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B.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水是纯水
C.我国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十分短缺
D.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10.现代客机外地壳主要材料是铝锂合金。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锂的说的说
法错误的是(
)
A.铿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铿原子的质子数为 3
C.铿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 价
D.锉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1.氧气是我们学习过的一种重要物质,以下对氧气的认识有错误的是(
)
A.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
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氧气和臭氧(O3)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
12.打捞韩国“岁月号”沉船是在水下作业,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
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可以是(
)
A.1:2
B.l: 5
C.1:4
D.21:79
13.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当飞机撒布干冰后,云层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
B.水分子运动速率
C.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
D.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
14.某同学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
A.用 pH 试纸直接沾取待测溶液
B.先用水润湿 pH 试纸再测定溶液酸碱度
C.用 pH 试纸测得石灰水的 pH = 5
D.用 pH 试纸测得盐酸的 pH=1
15.在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能够大量存在的物质是(
)
A.BaCl2
B.AgNO3
C.Na2SO4
D.NazCO3
16.“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
正确的是(
)
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需水和氧气同时参加①②③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6 个小题,共 20 分)
17.(2 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2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 个氯离子
18.(3 分)李琳与本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愉快的野炊,她写的日记题目是“野炊中的化学问题”,
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她的问题。
(1)“灶”上悬挂铁锅,废纸引燃枯枝,我们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
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与
充分接触。
(2)看看石桌上的美味佳肴:白馒头、花生米、卿鱼汤、腌黄瓜,其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
。
(3)我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老师说过蚊虫分泌的蚁酸呈酸性而有毒,我们随身携带了下列物品,
应该涂抹的是
(填序号)。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矿泉水
19.(4 分)太阳能路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的装置,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太阳能路灯由太阳
电池板、蓄电池、LED 路灯灯头、灯柱、微电脑控制器这五大部分组成。
(1)太阳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粒子是
(填
序号)。
①原子 ②分子 ③离子
(2)灯柱材料用铝合金而不用钢铁,原因之一是因为铝能与空 气中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
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蓄电池白天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2PbSO4 +2H2O= Pb +X +2H2SO4,则 X 的化学式为
。
(4)在太阳能路灯各组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
A.硅电池板
B.铝合金灯柱
C.塑料灯罩 D.钢质防盗螺丝
20.( 3 分)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2℃时将 20 g 甲加人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
饱和”)。
(2)将 t2℃时乙的某不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
(填
“减小”、 “不变”或“增大,’)。
(3)将 t2℃时甲、乙晶体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复至 t2℃,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
(填“>”、“=”或“<”)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
21.(4 分)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系统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重庆涪陵是页岩气资
源富集地区。
(1)目前人类大量使用的三大化石能源是:石油、
和天然气。
(2)页岩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页岩气中常含有剧毒的 H2S 气体,开采时若发生泄漏,可以喷射氢氧化钠溶液与 H2S 形成
的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2.( 4 分)过氧化氢分解的产物与其它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A 在反应①中起—作用,红色金属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蓝色沉淀属于
(填“酸”、“碱”或“盐”)。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1 分)
23 .(5 分)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对应的仪器和装置。
(1)将下列操作还需要配合使用的另一种仪器(如下图 1 所示)用短线连接起来。
(2)实验室制取甲烷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说明甲烷具有
的性质。
图 2 装置既可以用于排空气法又可以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无论瓶内装满空气还是装满水,收集气
体时,制得的气体都从 b 端进人,该气体是是
(填序号)。
B.CO2
A.O2
24.( 6 分)为了制取 CO2 并验证它的性质,张林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要求
回答有关问题。
C.H2
(1)仪器 a 的名称是
。
(2)B 中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酒精灯加上铁丝网罩的
作用是
。
(3)D 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则 C 装置中 M 最有可能是
(填序号)。
A.稀硫酸 B.澄清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4)尾气的处理方法可以是
。为了证明 A 中反应后的溶液里含
有 CaCl2,张林同学向溶液中滴加少许 Na2CO3 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你推测
是
(填物质名称)的干扰。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 1 个小题,共 7 分)
25.( 7 分)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黄铜是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
(1)赤铜(Cu2O)是我国古代制取黄铜的一种原料。Cu2O 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弹壳的黄铜只含有锌和铜。将 22 g 弹壳放在盛有 100 g 稀硫酸的烧杯中(硫酸足量),
.。
当弹壳不再溶解后,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是 121. 8 g。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
②弹壳中铜的质量。
③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ZnSO4 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6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自然界的下列过程或现象中,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
A.南极冰川融化
B.江河沙石迁移
C.地下石油形成
D.天上云雨转换
【知识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思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
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过程】解:A、南极冰川的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 A 错误;
B、江河沙石的迁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误;
C、地下石油形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 正确;
D、天上云雨转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误。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某初三年级的同学正在筹备毕业晚会,预定有以下饮料,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啤酒
B.酸奶
C.矿泉水
D.可口可乐
【知识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思路分析】根据溶液的定义来判断本题,知道溶液的特点,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区别.
【解答过程】解:A.啤酒是酒精、麦芽糖、二氧化碳等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属于溶液;
B.酸奶中含有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D.可口可乐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碳酸等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故选:B。
【总结归纳】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液的特点尤其是均一性、稳定性.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不均一、
不稳定的混合物.
3.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称为“五金”,“五金”中最不活泼的金属是(
)
A.金
B.铜
C.铁
D.锡
【知识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思路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
就越强,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过程】解: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
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金、银、铜、铁、锡五
种金属中金的位置最靠后,其金属活动性最弱,最不活泼。
故选:A。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
答本题.
4.“水培”是一种室内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配制菠菜营养液时需要用到下列物
质,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H2O
B.(NH4)2SO4
C.KH2PO4
D.Ca( NO3)2
【知识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思路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
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据此分析.
【解答过程】解:A、H2O 中不含有植物营养元素,不属于复合肥,故 A 错误;
B、(NH4)2SO4 中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 B 错误;
C、KH2PO4 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 C 正确;
D、Ca(SO3)2 中不含有植物营养元素,不属于复合肥,故 D 错误。
故选:C。
【总结归纳】解答本题要掌握化肥中含有营养元素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
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下列气体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水蒸气
C.氮气
D.空气
【知识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思路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过程】解:A、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 A 错误;
B、水蒸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 B 错误;
C、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 C 错误;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D 正确。
故选:D。
【总结归纳】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就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混合物,还
是属于纯净物.
6.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知识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思路分析】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
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
【解答过程】解: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与“釜底抽
薪”灭火原理相同,故 A 正确;
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的原理,隔绝空气灭
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 B 错误;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隔绝空气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 C 错误;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
故 D 错误。
故选:A。
【总结归纳】灭火的原理有:(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7.氢气作为 21 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②原料资源丰富;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知识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思路分析】氢气是一种新能源.氢气热值高,水作为其原料,资源实在太丰富了,氢气燃烧产物
为水无污染.
【解答过程】解: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氢气的燃烧值高;工业上制取氢气是通过电解
水得到的,而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可以从水中提取氢气,说明资源广泛。
故选:B。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氢能源的优点,但氢能源也有缺点,如:氢气制备成本高、不易保存、安
全性低等,同学们需要全面的分析问题.
8.学习化学以后,大家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和分析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过滤”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用甲醛溶液作肉类食品的保鲜剂
D.胃酸过多的患者可以服用含 A1(OH)3 的药剂
【知识考点】绿色化学;硬水与软水;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
健康.
【思路分析】A、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
B、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C、根据甲醛的毒性分析;
D、根据胃酸的成分及中和反应的原理分析.
【解答过程】解:A、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故 A 错误;
B、过滤只能除掉水中不溶性杂质,无法除掉可溶性离子,故 B 错误;
C、甲醛有毒,不可用甲醛溶液作肉类食品的保鲜剂,故 C 错误;
D、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与 Al(OH)3 除掉多余胃酸,故 D 正确。
故选:D。
【总结归纳】本题让我们了解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9.“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 2014 年“中国水周”的宣传口号之一。下列关于水
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B.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水是纯水
C.我国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十分短缺
D.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知识考点】电解水实验;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水资源状况.
【思路分析】A.根据电解水产物解答;
B.根据自来水厂处理的水的流程结果解答;
C.根据我国淡水资源分布情况解答;
D.根据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解答。
【解答过程】解:A.电解水正极可得到氧气和负极得到氢气,故 A 正确;
B.自来水厂处理后的水含有可溶性离子,如 Cl-、Ca2+、Mg2+,不可能是纯水,故 B 错误;
C.我国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十分短缺,故 C 正确;
D..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故 D 正确。
因为本题选择错误的,
故选:B。
【总结归纳】解答本题要掌握电解水实验产物、自来水的净化处理、淡化资源缺乏、水的三态变化
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0.现代客机外地壳主要材料是铝锂合金。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锂的说的说
法错误的是(
)
A.铿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铿原子的质子数为 3
C.铿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 价
D.锉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知识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思路分析】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
C、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D、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电子。
【解答过程】解:A、锂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 A 说法正确;
B、由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 3,锂原子的质子数为 3,故 B 说法正确;
C、由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 1,小于 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 个电子而形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化合物中通常是+1 价,故 C 说法错误;
D、由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 1,小于 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 个电子而形成阳离
子,故 D 说法正确。
因为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1.氧气是我们学习过的一种重要物质,以下对氧气的认识有错误的是(
)
A.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
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氧气和臭氧(O3)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
【知识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思路分析】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过程】解: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 A 说法错误;
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 B 说法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 C 说法正确;
D、氧气和臭氧(O3)都是由一种元素氧元素形成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 D 说法正确。
因为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以及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等是正确
解答本题的关键.
12.打捞韩国“岁月号”沉船是在水下作业,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
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可以是(
)
A.1:2
B.l: 5
C.1:4
D.21:79
【知识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思路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 78%、氧气大约占 21%、稀有气体大约占
0.94%、二氧化碳大约占 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 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
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的平均氧气体积分
数的空气称为富氧空气.
【解答过程】解:A、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的平均氧气体积分数的空气称为富氧空气,即氧气
的体积分数大于 21%,1:2 大约是 33.3%,属于富氧空气,故 A 正确;
B、1:5 不可以,比空气中的还低,故 B 错误;
C、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属于普通空气的组
成,故 C 错误;
D、21:79 与空气的成分相差不大,故 D 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