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福建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体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福建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体育真题及答案 1.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3.请把所有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请在答题卡的客观性试题答题区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却中体育课每周习 设 A.1 课时 B.3 课时 c.5 课时 D 6 课时 2.跳远的技术包括 A.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B.起跑、起眺、腾空、落地 c.起跑、起跳、挺身、落地 D.助跑、加速跑、踏跳、落地 3.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 A.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持续时间 B.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持续时间 c 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运动形式、持续时间 D.运动形式、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运动频率 4.动作示范法中,为突出显示动作结构的某些环节,采用的示范速度应为 A.快速 B.高速 c.慢速 D 较快速 5.下列属于田径比赛中田赛项目的是 A.三级跳远、铅球、标枪 B. 800M、跳高、1500 c.400M、 撑竿跳高、链球 D 跳高、跳远、1500M 6.全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总负责人为 A. 学生干部 B 年段长 c.班主任 D 校长或主管副校长
7.根据《排球竞赛规则》,排气球比赛场地端线到中线的垂直距离是 A 9 米 B 12 米 c 15 米 D 18 米 8.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周到地设想所有可预测的危险因素,此基本要求体现的教学原则 A .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 B 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 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 9.在体操教学中,教师或学生要正确选择站立的位置,充分发挥保护与帮助的作用。如前 滚翻练习,保护与帮助者应位于练习者的 A.前方 B.后方 c-前侧方 D 后侧方 10.下列属于锻炼胸大肌的是 A.俯卧撑 B 跳绳 C 仰卧起坐 D 负重深蹲 11.竞技体操是目际竞赛项目之一,属于女子项目的是 A 跳马、高低杆、平衡木、吊环 B. 跳马、高低杆、平衡木、自由体操 C 跳马、平衡木、自由体操、双杠 D 高低杠、平衡术、自由体操、吊环 12.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 A.鼻和肺 B.喉和肺 c.呼吸道和肺 D. 气管和肺 13.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方法是 A.讲解法 B. 完整法 c.分解法 D.循环练习法 14.下列属于武术短器械是 A.短刀、剑、棍 B.剑、锤、枪 c.短刀、剑、锤 D. 短刀、锤、棍 15.“每天锻炼一小时”主要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领域目标中的 A 运动参与 B 运动技能 C 社会适应 D 心理健康 16.《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标准体 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
A.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B 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单元目标 c 水平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 D.学年目标~单元目标~水平目标 17.《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其水平 A 小学(1 一 2 年级) B 小学(3-4 年级) C 小学(5 -6 年级) D 初中(7-9 年级) 18.下列属于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的是 A 弓步冲拳 B 马步勾拳 C 弹腿冲拳 D 白鹤亮翅 19.《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六级水平的依据是 A.学校体育教师的配备情况 B.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c 学校体育器材的配备情况 D.学校体育场地配备情况 20.武术的基本手形有 A.拳、掌、勾、爪 B.拳、掌、勾、臂 C 拳、掌、爪、臂 D.掌、勾、臂、爪 21.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 学方法称 A.纠正错误动作法 B.讲解法 C.演示法 D.表扬鼓励法 22.体育教学中,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各不相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每一 个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心健康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这遵循的教学原则 是 A.精讲多练 B.安全教育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23.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同部分和段落,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称 A.语言法 B.完整法 C.示范法 D.表扬鼓励法 2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优秀等级为 A.70 分及以上 B 75 分及以上 c.80 分及以上 D.90 分及以上 25.根据训练的具体目标,建立若干练习站(点)的练习,周而复始地进行训练的方法称 A.变换训练法 B.重复训练法 c 循环训练法 D.竞赛训练法 26.徒手操教学中教师采用可向学生站立且与学生同方向的示范是 A.正面示范 R 侧面示范 c.背面示范 D.镜面示范 27.双杠的支撑摆动练习中,摆动轴是 A.手 B.肩 C.腰 D.肘 28.根据《足球竞赛规则》,一场比赛应有两队参加,每队上场不得多于 A.11 人 B.12 人 c 13 人 D 14 人 29.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是 A.磷酸原系统、呼吸系统、乳酸能系统 B.呼吸系统、乳酸能系统、有氧氧化系统 c.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有氧氧化系统 D.乳酸能系统、消化系统、磷酸原系统 30.篮球运球和投篮在动作成分和操作方式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学好运球对学习投篮有 帮助,这种迁移现象是
A 偏迁移 B 正迁移 c 负迁移 D.侧迁移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请在答题卡的主观性试题答题区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31.体育游戏的创编要坚持锻炼性原则、趣味性 原则和针对性原则。 3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测项目“50 米跑”是测试学生速度素质 、灵敏素质及 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33.练习仰卧起坐主要锻炼的肌肉是_腹肌___。 34.武术的主要步形有:弓步、__马步__、仆步、虚步等数种。 35.根据练习形式的不同,体操可以分为 徒手体操 、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及专门器械 体操 3 类。 36.“原地踏步走”接“齐步走”队列练习时,“齐步——走!”口令的动令落在 左 脚。 37.在体操教学中,为防止练习者发生意外事故同时给予心理支持,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叫 保护 38.分解教学法是太极拳教学中的主要教法。如“揽雀尾”动作,可先分别学习" 鹏、捋、 挤、 按 ”四个动作要领,再做连贯动作。 39 弯道跑时,身体应有意识地向内倾斜,左脚前脚掌外侧用力,右脚前脚掌内侧用力,左 臂摆动幅度__小于__右臂。 40.《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学生的体能、 知识与技能 、学习 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钠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 41 体育教学由八个基本因素组成。即学生、 场地器材 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 42.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包括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 身的条件和特点、教学方法的功能、范围和使用条件、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本 43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 技能 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和方
44 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时,要注意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价 相结合、绝对性评价和__全面性__相结合。 45 排球技术分为准备姿势与移动、传球、垫球、发球、 扣球 和拦网。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46 小题和第 47 小题各 5 分,第 48 小题 7 分,共 l7 分) 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46.简述小腿腓肠肌痉挛的处理方法。 47.根据提供的图示(图 1),请用徒手体操术语表示相对应的动作图解。 48.请简述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其中第 49 小题 10 分,第 50 小题和第 5l 小题各 l5 分,第 52 小题 18 分,共 58 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49.张三同学一般耐力素质较弱,请你列举 5 种发展一般耐力的运动项目与适宜的运动负荷, 帮助该同学提高其耐力水平。(例如:游泳 400 - 2000 米、远足 1-4 小时) 50.初三年段将举行男子篮球比赛,请你根据以下所提示的内容,制定一份完整的竞赛规程。 提示:(1)初三年段 6 个教学班、每班限报一队、三个篮球场;(2)竞赛规程:名称、比 赛时间、比赛地点、竞赛方法、录取名次、奖励办法、未尽事宜等;(3)采取单循环赛制(不 分组)。 51.短跑(快速跑)是田径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请你根据 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l)田径短跑的全程技术包括哪几部分?(6 分) (2)写出短跑全程技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4 分) (3)李四同学出于步幅过小,影响了快速跑的成绩,请你设计 5 种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方 法,帮助其改进步幅过小的不足。(5 分) 52.单元体育教学计划也称单项体育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对各个单元的设计,也 是制定体育学时计划的依据。以下是某教师制定的一份水平四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计划(详 见案例).根据你掌握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审核,请指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之更符合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体育教学论原理。(注:“略”部分考生无需考虑与作答’) 案例 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 跨 越 式 单元课次 5 课 授课对象 初一(1)~(10)班 跳高 时 单 元 教 学 目标 1、逐步领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学会助跑和腾空步技术,逐步形成正确的过 杆技术,使每位学生都能越过同样的高度,采取合理的落地方法,避免运动损伤。 2、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和耐力素质,提高运动协调性。、 3、同学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促进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课次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1 学习助跑与起跳 重点:助跑与起 跳 难点:助跑与起 跳的衔接 教 学 目 标 略 复习助跑与起跳 学习过杆与落地技 术 略 重点:过杆技术 与落地方法 难点:摆动腿与 起 跳 腿 的 协 调 配 合 以 及 缓 冲 落地 教学策略 1、教师讲解示范助跑与起跳的动 作技术要领与重点环节; 2、助跑与起跳的辅助练习; (1)加速度练习 (2)加强助跑步幅的专门练习 (3)助跑与起跳的结合练习 3、纠正错误动作,改进技术。 1、教师提出复习助跑以起跳的要 点与方法,分组练习,教师巡回 辅导; 2、教师讲解示范过杆与落地动作 要领; 3、摆动腿与起跳腿依次跨越横杆 的动作模仿练习; 4、学生分组学过杆与落地技术, 教师巡回辅导。 2 3 4 改进过杆与落地技 术,发展身体素质 练习 全程完整练习 略 略 略 略 重点:全程完整 练习 难点:各技术环 节 之 间 的 协 调 配合 1、助跑与起跳专门练习; 2、过杆与落地的专门练习; 3、全程练习; 4、设置同一高度的练习,学生体 验成功的喜悦; 5、点评:对不足之处,给予严厉 批评。 5 考核课 略 略 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