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鼓面,鼓面发出的声音的不同点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 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
A.有人触电时,立即 用手去拉触电的人
B.保险丝熔断了,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C.清扫时,用湿抹布擦墙上的插痤
D.更换家庭照明灯泡前,断开开关
3、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
)
A.阳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B.看到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泳池里的水看起来变浅
D.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大
4、用带负电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轻质小球,二者互相排斥。则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
A.不带电
B.带正电
C .带负电
D.不带电或带正电
5、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 2m 处。他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 0.5m,此时他的像到平 面镜的
距离是(
)
A.1.5m
B.2m
C.2.5m
D.5m
6、下列设备中,其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A.发电机
B.电动机
C.电磁继电器
D.电磁起重机
7、下列电路中,电流表测 L1 灯电流的是(
)
8、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将绳的一端固定在砖上,绳的另一端系上重锤,用来检
查墙壁是否竖直。重锤静止时,与重锤的重力相平衡的力是(
)
A.砖对绳的拉力
B.绳对砖的拉力
C.重锤对绳的拉力
D.绳对重
锤的拉力
9、图是某人看远 处物体时,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则此人的眼睛是
(
)
A.近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近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远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远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10、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 个实心球放入足够深的水中,甲球漂浮,乙球下沉到水底。两
球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 F 甲和 F 乙,两球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 ,则(
)
A.F 甲>F 乙;ρ甲<ρ乙
B.F 甲>F 乙;ρ甲>ρ乙
C.F 甲ρ乙
11、如图所示,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吊桥搭在河对岸。一个人从桥的左端匀速走到桥的右端,
桥面始终是水平的,不计吊桥和绳的重力,人从吊桥左端出发时开始计时。则人在吊桥上行
走过程中,吊桥右端所受 地面支持力 F 与人行走时间 t 的关系图像是(
)
12、如图所示,一个管壁很厚的玻璃管中,用活塞密封着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快速向下压活
塞的过程中,玻璃管内的气体(
)
A.密度不变 B.温度升高 C.分子热运动变缓
D.内能增大
1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中点滑到 b 端,
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总电阻变小
B.灯 L 变暗 C.R1 的电功率变大
D.R2 的电压变化量小于变阻器的电压变化量
14、图是某同学自制的盛水容器的示意图,容器口的橡皮塞中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
橡皮 塞与玻璃管之间、橡皮塞与容器口之间都是密闭的,玻璃管内的水面恰好与下端管口
相平。打开阀门 K,接一杯水后,关闭阀门,此时玻璃管的下端仍在水中。则接水后与接水
前相比较(
)
A.玻璃管外的水面下降
B.玻璃管口的水 面上升
C.容器底内表面 a 点的压强不变
D.容器内玻璃管外的气体压强变大
15、飞机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以飞机上的痤椅为参照物,飞行
的。
员是
的。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是
16、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
太阳发出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选填“裂变”或“聚变”),
m/s。
17、石油是生产汽油的原材料,石油属于
或“不可再生”);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
的
能。
能源(选填“可再生”
18、太阳 能汽车的电池板是用
“半导体”或“超导体”);汽车刹车时,车上的人会向前倾,这是因为人具
有
。
材料制成的(选题“导体”、
19、要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应设计
的是
。
次实验,其目
20、在苹果园中,会闻到苹果的清香味儿,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把两
个铅块紧压在一起,结合成一个整体,需要用足够大的力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
在
。
2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通电线圈有磁性,则通电线圈的右端是
阻器的滑片 P 从 a 端向 b 端滑动过程中,通电线圈的磁性
渐增强”、“逐渐减弱”或“始终不变 ”)。
极。在滑动变
(选填“逐
22、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某同学要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实
验中,应使物距
焦距(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该实验至
少应收集
组数据。
2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水面。请画出折射光线。
24、请将图中的器材连线完整。要求:两灯串联,电压表只测 L1 灯两端的电压。
25、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它的主要部分是一个敞口水箱,水箱内水深 0.5m,水的质
量为 200kg。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从 20℃上升到 35℃。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
水的密度是 1.0×103kg/m3,煤的热值是 3.0×107J/kg,g 取 10N/kg。试求:
(1)水对水箱底的压强是多大?(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所放出的热量?
26、图是某电热烘干箱的简化电路图,S 是温探开关,电源电压为 220V,R1 是发热电阻丝,
R2 是阻值为 110Ω的电阻。开关 S 接“2”时是高温挡,R1 的电功率是 110W;开关 S 接“1”
时是低温挡。试求:
(1)R1 的阻值是多大?
(2)低温挡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3)高温挡时,通电 10min,R 1 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7、将重 600N 的装修材料放在水平地面上,装修材料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 0.3m2。工人用如
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装修材料匀速提高了 6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试求:
(1)装修材料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提升装修材料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3)工人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大?
28、实验室的桌子上有一个 敞口的空铁盒,现将铁盒装满温度远低于 0℃的干冰(固态二氧
化碳),看到干冰冒出大量的“白气”,铁盒的外壁出现白霜。请解释白霜是怎样形成的?
铁盒装满温度远低于 0℃的干冰,铁盒放热,降温,温度远低于 0°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
冷的铁盒,放热凝华成小冰晶。
29、用手推一下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子,箱子向前滑动。推了几次后,发现一个现象:箱子离
开手时的速度越大,箱子从运动到静止所通过的距离就越长。请解释这个现象。
30、小华为了确定某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他要探究“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 2)实验中,观察到第 6min 时固体全部变为液体,记录的
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
时间的关系图像。
(3)根据图像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4)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1、已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
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关系”时,可供选择的器材有:8V 稳压电源一个;2 0Ω和 50Ω的滑动变
阻器各一个;停表和开关各一个;塑料盒与 U 形管相连的实验装置一个,盒内密封着空气,
盒内电阻丝的阻值为 20Ω;导线若干。
(1)该实验选用
Ω的滑动变阻器更好。
(2)连接好的实验图如图 13 所示。每次实验(即获得
一组数据)后,都要断开开关,打开盒盖上的通气孔,U
形管内两液面迅速回到原位,等片刻后,关闭通气孔,
再进行下一次实验。请画出实验用的表格,表中要有必
要的信息。
(3)某同学对实验方案进行了重新设计:第一次实验记录高度差后,立即 移动滑片增大电
流做第二次实验,……。每次实验加热时间相同,记录的 U 形管内两液面高度差依次为Δh1、
Δh2……。在处理数据时,该同学想用Δh2 来间接反映第二次实验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
量,他这样处理数据是否正确?
。理由是
。
二、实验,探究题
32、在探究“物体的动 能与质量和速度是否有关”实验中,小明先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
量是否有关”,所用的器材有:一个用长木板搭成的斜面;三个质量不同的实心铁球;一个
木块。各器材的组装示意图如图所示。
(1)每次实验时,都要将铁球从斜面的
是
。
(2)铁球动能的大小是通
过
由静止释放,其目的
来间接反映的 。
(3)该实验在操作时很难做到的
是
。
(4)某同学对小明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不用木块,在木块的位置上固定一个面积较大的
挡板,在挡板前面贴上足够厚的长方体橡皮泥,如图所示,每次实验后都要换上另一块相同
的橡皮泥。此外,还 需要对小明的方案进行怎样相应的调
整?
器材)
。(如果需要,可增加其他
一、选择题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C
6、A
7、C
8、D
9、B
10、A
11、B
12、BD
13、BCD
14、ACD
15、静止:运动
16、聚变
3x108
17、不可再生
机械
18、半导体 惯性
19、3 次;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20、运动
引力
21、S
逐渐增强;
22、大于
6
23、
24、
25、略
26、略
27、略
28、干冰温度远低于 00 C,铁盒放热降温干冰迅速升华吸热.铁盒温度急剧降低.当铁盒温度
低于 00c 时,周围空气中的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铁盒放热,凝华成小冰晶
29、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而的粗糙程度不变,所受摩擦力不变。
箱子的质最一定,离手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动能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越多。
根据 W= FS 可知,F 相同.做的功越多,通过的路程就越长。
30、(1)48(1 分)
(2)略(1 分)
(3)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不断升高,但升高的速度越来越慢。(2 分)
(4)非晶休(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