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0年安徽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0 年安徽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 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 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 I 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黑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 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 0.5 毫米的 黑色签际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 .......... 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 A 与 B 互斥,那么 ( BAP  )  ) ( AP  ( BP ) 如果 A 与 B 是两个任意事件, ( AP ) 0 ,那么 如果事件 A 与 B 相互独立,那么 ( ABP )  ( ABP )  ( ( BPAP ) ) ( ) ABPAP (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i 是虚数单位, i 33  i  (A) 1  4 3 12 (B) 1  4 3 12 i (C) 1  2 3 6 i (D) 1  2 3 6 i (2)若集合 A  log|{ x 1 2 } x 1  2 ,则 ACR (A) (  ]0,  (C) (  ]0,        2 2 2 2 ,  ,        (B) (D)       2 2 2 2 , ,      
(3)设向量 a  ),0,1( b  1( 2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1, 2 2ba 2 (A) | | | a  b | (B) (C) ba 与 b 垂直 (D) ba // (4)若 )(xf 是 R 上周期为 5 的奇函数,且满足 f ,1)1(  f )2(  ,2 则 f )3(  f )4( = (A)-1 (B)1 (C)-2 (D)2 (5)双曲线方程为 2 x 2 2  y  1 ,则它的右焦点坐标为 (A) 2( 2 )0, (B) 5( 2 )0, (C) 6( 2 )0, (D) )0,3( (6)设 abc 0 ,二次函数 )( xf  2 ax  bx  c 的图象可能是 (7)设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 x y    cos 32   sin31   (为参数), 直线l 的方程为 x 3  y  2 0 ,则曲线 C 到直线l 的距 离为 7 10 10 (A)1 (C)3 的点的个数为 (B)2 (D)4 (8)一个几何全体的三视图如图,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B)292 (D)372 (A)280 (C)360 (9)动点 ,( yxA ) 在圆 2 x 2  y  1 上绕坐标原点沿逆时针方向匀速旋转,12 秒旋转一周. 已知定时 t=0 时,点 A 的坐标是 1( 2 3, 2 ) t(单位:秒)的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0,1] (B)[1,7] ,则当 0  t 12 时,动点 A 的纵坐标 y 关于 (C)[7,12] (D)[0,1]和[7,12]、 (10)设 }{ na 是任意等比数列,它的前 n项和,前 2n项和与前 3n项和分别为 X,Y,Z,则 下列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A) ZX  2 Y (C) Y 2 XZ (B) (D) XYY  ( XYY  ( )  )  XZZ  ( XZX  ( ) )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 学(理科)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00 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1)命题“对任何 xRx  |,  |2  | x  3|4 ”的否定是 . (12)     x y  y x 6     的展开式中, 3x 的系数等于 . (13)设 yx, 满足约束条件 2 y x    8 x y    ,0 ,0 x   为 8,则 ba  的最小值为 2 4  y ,0 ,0 若目标函数 z  abx  ( ay  ,0 b  )0 的最大值 . (14)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值 x . (15)甲罐中有 5 个红球,2 个白球和 3 个黑球,乙罐中有 4 个红 球,3 个白球和 3 个黑球,先从甲罐中随机取出一球放入乙罐, 分别以 A1,A2 和 A3 表示由甲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白球和黑球 的事件;再从乙罐中随机取出一球,以 B 表示由乙罐取出的球 是红球的事件,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 论的编号). 2 5 ( ) 1 ABP ( 1 BP ① ② ; ; ) | 5 11 ③事件 B 与事件 A1 相互独立; ④A1,A2,A3 是两两互斥的事件; ⑤ (BP 的值不能确定,因为它与 A1,A2,A3 中究竟哪一个发生有关.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5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 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 (16)(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 ABC 是 锐 角 三 角 形 , cba , , 分 别 是 内 角 A , B , C 所 对 边 长 , 并 且 2 sin A  sin(  3  B ) sin(  3  B )  sin 2 . B
(Ⅰ)求角 A 的值; (Ⅱ)若 AB  AC  ,12 a  72 ,求 cb, (其中 c b  ). (17)(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 a 为实数,函数 )( xf  x e  2 x  ,2 . Rxa  (I)求 )(xf 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II)求证:当 a  12ln  且 x  0 时, e x  x 2  2 ax  .1 (18)(本小题满分 13 分) 如图,在多面体 ABCDEF 中,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EF//AB,EF⊥FB,AB=2EF, BFC  ,90 BF=FC,H 为 BC 的中点. (I)求证:FH//平面 EDB; (II)求证:AC⊥平面 EDB; (III)求二面角 B—DE—C 的大小. (19)(本小题满分 13 分) 已知椭圆 E 经过点 A(2,3),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 F1,F2 在 x 轴上,离心率 1e 2 . (I)求椭圆 E 的方程; (II)求 1AFF 2 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l 的方程; (III)在椭圆 E 上是否存在关于直线l 对称的相异两点?若存在,请找出;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数列 1 aa , , 2 , ,na 中的每一项都不为 0. 证 明 , }{ na 为 等 差 数 列 的 充 分 必 要 条 件 是 : 对 任 何 Nn  , 都 有 1 aa 1 2  1 aa 2 3    1 aa n n 1   n aa 1 n 1  . (21)(本小题满分 13 分) 品酒师需要定期接受酒味鉴别功能测试,一种通常采用的测试方法如下:拿出 n 瓶外 观相同但品质不同的酒让其品尝,要求其按品质优劣为它们排序,经过一段时间,等其 记忆淡忘之后,再让其品尝这 n 瓶酒,并重新按品质优劣为它们排序,这称为一轮测试. 根据一轮测试中的两次排序的偏离程度的高低为其评分. 现设 n=4,分别以 , aaaa 1 , , 3 2 表示第一次排序时被排为 1,2,3,4 的四种酒在第二次 4 排序时的序号,并令 X 1|  a 1 |  2|  a |  3|  a 3 2 |  4|  a 4 .| 则 X 是对两次排序的偏离程度的一种描述. (I)写出 X 的可能值集合; (II)假设 , aaaa 1 , , 3 2 等可能地为 1,2,3,4 的各种排列,求 X 的分布列; 4 (III)某品酒师在相继进行的三轮测试中,都有 2X , (i)试按(II)中的结果,计算出现这种现象的概率(假定各轮测试相互独立); (ii)你认为该品酒师的酒味鉴别功能如何?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A (6)D (7)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5)C (10)D (3)C (8)C (4)A (9)D (11)存在 x  R 使得| x , - 2 x |+| - 4 | 3  (12)15(若只写 2 C 6 C或 ,也可) 4 6 (13)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5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 (15)②④ (14)12 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 (16)(本小题满分 12 分) 本题考查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向量的 数量积,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等有关知识,考查综合运算求解能力. 解:(I)因为 2 sin A  ( 3 2 cos B  1 2 sin )( B 3 2 cos B  1 2 sin ) B  sin 2 B  3 4 2 cos B  1 4 2 sin B  2 sin B  3 4 , , A 又 为锐角 所以 A ,   . 3 12 可得 A   3 2   AB AC A   12. A  所以 ,  3 ① ② 所以 sin (II)由 cb cos 由(I)知 24 cb  由余弦定理知 2 a  2 c  2 b  2 cb cos A , 将 a 2 7 及①代入,得
) c b   100 ,所以 ③+②×2,得 ( c b  10. 因此,c,b 是一元二次方程 2 10 t t  24  的两个根. 0 解此方程并由 c  b c 知  6, b  4. (17)(本小题满分 12 分) 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算,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函数的极值和证明函数不等 式,考查运算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I)解:由 ( ) f x  x e  2 x  2 , a x  R f 知  ( ) x  x e  2, x  R . 令 ( ) x  f x f x ( ) ( ) f x  0, 得 x ln 2. , 于是当 变化时 x f  ( ), x ( ) f x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 ,ln 2) — 单调递减 ln 2 0 2(1 ln 2   )a (ln 2, ) + 单调递增 故 ( )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 ,ln 2) ,单调递增区间是 (ln 2, ) , ( ) f x x 在 ln 2 处取得极小值, 极小值为 f (ln 2)  e ln 2  2ln 2 2  a  2(1 ln 2   a ). (II)证:设 ( ) g x  x e  2 x  2 ax  1, x  R ,  于是 ( ) g x  x e  2 x  2 , a x  R . 由(I)知当 ln 2 1 , 时   a  ( ) g x g 最小值为  (ln 2)  2(1 ln 2   a )  0. 于是对任意 x  R , 都有  ( ) g x  0, 所以 在 内单调递增, ( ) g x R 于是当 ln 2 1 , x 时 对任意   a   (0, ), 都有 ( ) g x  g (0), 而 (0) g  0, x 从而对任意   (0, ), ( ) g x  0. 即 x e  2 x  2 ax 1 0,   e 故 x  2 x  2 ax  1. (18)(本小题满分 13 分) 本题考查空间线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断与证明,考查二面角的求法以及利 用向量知识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能力.
[综合法](1)证:设 AC 与 BD 交于点 G,则 G 为 AC 的中点,连 EG,GH,  / / GH 又 H 为 BC 的中点, 1 2 ∴四边形 EFHG 为平行四边形, ∴EG//FH,而 EG  平面 EDB,∴FH//平面 EDB. (II)证:由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有 AB⊥BC,又 EF//AB, EF GH AB EF AB 1 2 ,  / / / / 又 , . ∴EF⊥BC. 而 EF⊥FB,∵EF⊥平面 BFC,∴EF⊥FH,∴AB⊥FH. 又 BF=FC,H 为 BC 的中点,∴FH⊥BC. ∴FH⊥平面 ABCD,∴FH⊥AC, 又 FH//BC,∴AC=EG. 又 AC⊥BD,EG  BD=G,∴AG⊥平面 EDB. (III)解:EF⊥FB,∠BFC=90°,∴BF⊥平面 CDEF, 在平面 CDEF 内过点 F 作 FK⊥DE 交 DE 的延长线于 K, 则∠FKB 为二面角 B—DE—C 的一个平面角. 设 EF=1,则 AB=2,FC= 2 ,DE= 3 又 EF//DC,∴∠KEF=∠EDC,∴sin∠EDC=sin∠KEF= 2 . 3 ∴FK=EFsin∠KEF= 2 3 ,tan∠FKB= BF FK  3, ∴∠FKB=60° ∴二面角 B—DE—C 为 60°. [向量法] ∵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AB⊥BC,又 EF//AB,∴EF⊥BC. 又 EF⊥FB,∴EF⊥平面 BFC. ∴EF⊥FH,∴AB⊥FH. 又 BF=FC,H 为 BC 的中点,∴FH⊥BC,∴FH⊥平面 ABC. 以 H 为坐标原点, HB x 为 轴正向, HF z 为 轴正向,   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设 BH=1,则 A(1,—2,0),B(1,0,0), C(—1,0,0),D(—1,—2,0),E(0,—1,1), F(0,0,1). (I)证:设 AC 与 BD 的交点为 G,连 GE,GH,  CE  HF   . HF GE  G   (0,0,1), / / 则 (0, 1,0), GE  平面 EDB,HF 不在平面 EDB 内,∴FH∥平面 EBD, 0,   AC GE ( 2,2,0), (0,0,1), (0,0,1)  AC  GE   (II)证:    又    AC GE  . 又 AC⊥BD,EG∩BD=G,∴AC⊥平面 EDB. (III)解:  BE    ( 1, 1,1),  BD    ( 2, 2,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