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广东暨南大学口腔综合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广东暨南大学口腔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边缘运动 2.canine buttress 3.髓室 4.颈嵴 5.Perikymata 6.dyskeratosis 7.组合型牙瘤 8.潴留性黏液囊肿 9.Ramsay-Hunt 综合征 10.初尖锉 11.自酸蚀粘接系统的机制 12.唾液腺内镜检查 13.全身麻醉、 14.oroantral communication 15.RPI 16.Attachment 17.义齿中性区 18.早期矫治 19.预防性矫治 20.垂直生长型
二、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2 分,共 120 分) 1.关于上颌骨的支柱描述正确的是: A.支持前磨牙、磨牙的咀嚼压力 B.由骨质增厚而形成,承受咀嚼压力 C.起于上颌第一磨牙牙槽突 D.经颧弓至颅底 E.经颧弓至额部 2.颈动脉鞘内不含有: A.颈总动脉 B.迷走神经 C.颈内静脉 D.颈内动脉 E.膈神经 3.面神经的分支有: A.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颊神经、颈神经 B.眼神经、耳颞神经、下颌神经、颊神经、颈神经 C.颞支、颧支、颊支、下颌下支、舌下支 D.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E.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下颌缘支、颈支 4.和颞下间隙没有直接相通的蜂窝组织间隙是: A.下颌下间隙 B.咽旁间隙 C.颞间隙 D.颊间隙 E.翼腭间隙 5.帽状筋膜向下延续到颞区为: A.颈浅筋膜 B.腮腺咬肌筋膜 C.颞浅筋膜 D.颞深筋膜 E.椎前筋膜 6.可将食物局限在牙合面窝内的结构是: A.三角嵴 B.横嵴 C.斜嵴 D.切嵴 E.边缘嵴 7.上颌前牙的牙体长轴向近中的倾斜角度由小到大排列为: A.尖牙、侧切牙、中切牙 B.侧切牙、中切牙、尖牙 C.尖牙、中切牙、侧切牙 D.中切牙、尖牙、侧切牙 E.中切牙、侧切牙、尖牙
8.根管侧枝描述错误的是: A.从根管垂直分出至牙表面的分支 B.多见于根尖 1/3 C.贯穿牙本质与牙釉质 D.根颈 1/3 少见 E.在牙表面的开口称为侧孔 9.覆盖是指: A.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前牙发生重叠的关系 B.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水平关系 C.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关系 D.前伸咬合时,下前牙切缘超过上前牙切缘的水平距离 E.下颌前伸,上下前牙对刃时下颌运动的水平距离 10.在正常咬合关系下,7B 与对颌牙无咬合接触的是哪些斜面? A.颊尖的近远中颊斜面 B.颊尖的近远中舌斜面 C.舌尖的近远中颊斜面 D.舌尖的近远中舌斜面 E.远中颊尖的近中舌斜面 11.正常情况下,从牙尖交错位开始的开口运动,颞下颌关节的运动主要为: A.摩擦运动 B.转动运动 C.滑动兼转动运动 D.滑动运动 E.剪切运动 12.颞下颌关节关节盘最薄的部位是: A.前带 B.中间带 C.后带 D.双板区 E.侧带 13.镜下见淋巴结结构破坏,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核分裂多见,可见“星空”现象, 符合以下哪项病变的表现: A.淋巴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 B.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C.Burkitt 淋巴瘤 D.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结外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 E.霍奇金淋巴瘤
14.以下关于血管瘤说法错误的是: A.婴儿血管瘤可分为快速增生期、退化期和纤维脂肪残留的末期 B.分叶状毛血管瘤由纤维性间隔分隔病变,最终可发展为纤维瘤 C.海绵状血管瘤可见不规则的血管腔,可见血栓形成和机化,形成静脉石 D.动静脉性血管瘤呈念珠状,有搏动感,血管造影有动静脉分流 E.临床上,除海绵状血管瘤可自发性消退外,大多数血管瘤可持续存在 15.男,23 岁,颈部中线处囊性肿物数年,有波动感,随吞咽上下活动。病检见囊肿内 含物为清亮黏液样物质,内衬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囊壁见甲状腺和黏液腺组织。最可能 的诊断是: A.甲状舌管囊肿 B.皮样囊肿 C.鼻唇囊肿 D.鳃裂囊肿 E.畸胎样囊肿 16.下面哪种牙源性肿瘤不具备局部侵袭性: A.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 B.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第 III 型 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D.牙源性黏液瘤 E.牙源性腺样瘤 17.以下关于黏液表皮样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肿瘤细胞主要由黏液细胞、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构成 B.高分化型为低度恶性,以黏液细胞和表皮样细胞为主 C.低分化型为高度恶性,以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为主 D.中分化型黏液细胞大于 10%,囊腔较多,细胞异型性及核分裂象明显 E.免疫组化染色,细胞角蛋白和 CEA 染色呈阳性 18.镜下表现为涎腺腺泡消失,结缔组织增生,导管扩张,导管内有炎症细胞,管周围 有淋巴细胞浸润。首选诊断为: A.舍格伦综合征 B.慢性涎腺炎 C.流行性腮腺炎 D.坏死性唾液腺化生 E.急性涎腺炎
19.以下哪一项属于口腔黏膜癌前状态: A.白斑 B.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 C.红斑 D.寻常型天疱疮 E.口腔毛状白斑 20.以下哪项不属于与 HIV 感染密切相关的病变 A.口腔急性非特异性溃疡 B.口腔卡波西肉瘤 C.鹅口疮 D.口腔非霍奇金淋巴瘤 E.口腔红斑 21.牙髓息肉常见于: A.牙髓脓肿 B.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C.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D.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E.牙髓坏疽 22.关于牙本质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常形成一底向内、顶向外并稍圆突的三角形病损 B.与釉质龋相比,其发展较快 C.细菌侵入时可沿牙本质小管的侧支小管扩展 D.最先侵入的细菌可能是产酸菌 E.由病损深部向表面分为透明层、脱钙层、细菌侵入层和坏死崩解层 23.釉质中有机层集聚处不包括: A.釉质生长线 B.釉板 C.釉丛 D.釉梭 E.无釉柱釉质 24.牙髓中成牙本质细胞坏死后,可分化成为新的成牙本质细胞进行修复的是: A.邻近的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B.树突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C.牙髓细胞和牙髓干细胞 D.邻近的成牙本质细胞和牙髓干细胞 E.牙髓干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25.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治疗方法中不包括哪一项:
A.糖皮质激素联合丹参局部注射 B.高压氧治疗 C.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 D.口服羟氯喹 E.戒槟榔 26.老年患者在左下第一前磨牙根管治疗时,发现根管内钙化物阻挡,根管预备时可选 择的药物是: A.2%氯胺-TB.17%EDTC.3%过氧化氢溶液 D.生理盐水 E.75%酒精 27.以下哪种病变不属于后天梅毒的表现: A.舌硬下疳 B.唇梅毒黏膜斑 C.梅毒性舌炎 D.哈钦森牙 E.以上皆非 28.以下哪项不是根管充填剂应具备的性能: A.根充后有持续的消毒作用 B.充填后有一定的体积收缩 C.X 线阻射 D.能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E.以上皆非 29.以下关于复发性疱疹的说法,错误的是: A.损害以起疱为开始,常为多个成簇的疱 B.损害好发于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附近 C.全身反应明显 D.病损常见为唇疱疹,一般以灼痛为主 E.以上皆非 30.患者,35 岁,左上 6 远中邻面深龋进行治疗,去龋未尽穿髓,穿髓孔一钻针大小, 则该患牙应如何处理: A 氢氧化钙制剂直接盖髓,氧化锌丁香油安抚观察 2 周 B 氢氧化钙制剂直接盖髓观察 3 个月,后视情况处理 C 活髓切断术 D 干髓术 E 根管治疗
31.有关不良习惯与牙周病的关系,哪项不正确: A.口呼吸与坏死性牙龈炎有关 B.偏侧咀嚼可引起菌斑积聚 C.吐舌可引起前牙移位 D.紧咬牙可增加牙周组织的负荷 E.不良刷牙方法可损伤牙龈 32.完全脱位牙应迅速复位,其根管治疗时间应该是术后: A.1-2 周 B.3-4 周 C.1-2 月 D.3-4 月 E.即刻 33.制备Ⅰ类洞防止继发龋的发生无关的是: A.洞的外形呈圆缓曲线 B.洞缘置于自洁区 C.洞的深度约 2—2.5mmD.除去薄壁弱尖 E.侧壁直或微向牙合方聚拢 34.张口度的测量是指: A.上、下唇之间的距离 B.上、下前牙的切缘间的距离 C.上、下颌骨之间的距离 D.上、下切牙之间的距离 E.上、下中切牙的切缘间的距离 35.局麻药中加人肾上腺素的浓度宜为: A.1:(20000~40000)B.1:(2000~4000)C.1:(200000~400000) D.1:(2000000~4000000)E.1:(200~400) 36.拔牙时,消毒口内黏膜和消毒麻醉药安碚所使用碘酊浓度正确的是: A.消毒口内黏膜和安碚的碘酊浓度应为 2% B.消毒口内黏膜和安碚的碘酊浓度为 1% C.消毒口内黏膜的碘酊浓度应为 1%,消毒安碚的碘酊浓度应为 2% D.消毒口内黏膜的碘酊浓度应为 1%,消毒安碚的碘酊浓度应为 2% E.以上说法都不对
37.目前认为,骨结合: A.是指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仅有薄薄的一层结缔组织 B.是指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完全没有结缔组织 C.在生物相容性不良时也能形成 D.比纤维-骨性结合的种植体成功率要低一些 E.骨结合的形成与种植体的结构没有关系 38.导致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腺源性感染一般指: A.小涎腺的感染 B.三大唾液腺的感染 C.淋巴结感染 D.感染区淋巴结炎突破被膜引发间隙感染 E.皮脂腺感染 39.颌面部软组织外伤(包括手术损伤)后的水肿,一般在何时表现最为明显: A.4~6 小时 B.6~12 小时 C.12~24 小时 D.24~48 小时 E.48~72 小时 40.在口腔黏膜上出现的病损呈黄色小疱状突起,同时其中也夹杂有红色小疱,周界不 清楚,常发生于舌背者,可诊断为: A.淋巴血管畸形 B.微静脉畸形 C.大囊型淋巴管畸形 D.微囊型淋巴管畸形 E.混合型淋巴管畸形 41.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生、发展,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疾病的早期为功能紊乱阶段 B.疾病的中期为结构紊乱阶段 C.疾病的后期为器质性破坏阶段 D.病程较长且经常反复发作,但本病有自限性,一般不发生关节强直 E.如已发展到关节结构紊乱阶段,即使经适当治疗也不能恢复到病变的早期阶段 42.一患者,自觉右侧口底后分、舌根及咽部疼痛,用 2%的利多卡因阻滞麻醉三叉神经 第Ⅲ支后,疼痛仍不缓解;再用 1%~2%的丁卡因喷雾于舌根部、咽部后,疼痛缓解。其最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