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2.0-实践 与 探索-顾炳中.pdf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资料共2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2.0 ——实践 与 探索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 顾炳中 2019.05.16
网络等级保护 2.0 ——祝贺与感谢 从 1.0 到 2.0  十多年的实践、十多年的付出  共同见证了这段历史 此时此刻,无限感慨,惟有 祝贺与感谢 !
网络等级保护 2.0 —— 十多年付出结果,应对未来之必然  1.0 初始 ——起始的“缺啥补啥” ——按基本要求测评基本通过 只要有安全意识,开始做,开始测评就很不错了  1.0 中期 ——整体防护,渗透测试,合规不等于安全 行业等级保护全面开展,等保深入人心..........  1.0 后期 ——主动防御、态势感知,攻防对抗 ——云与大数据,工控安全 ,移动安全 ——业务数据安全 ,个人隐私保护 ——国家安全 谢了,朋友!
网络等级保护 2.0 —— 充分协商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 主管理部门高度政治责任心  充分调研,反“覆”论证、反复听取各方意见、权衡得失 咨询会、论证会、协调会、意见征询会 (责任与耐心) 院士、专家的坚持与执着  会上会下,解释、沟通、“吵架” (科学与执着) 行业部门与用户: 研究讨论、直言不讳、直诉担忧 同时起草人员的不厌其烦与无奈 (实事求是,可操作性) 充分协商、科学论证的结果 !真心不容易 ! 祝贺,同仁!
网络等级保护 2.0 ——先期的探索与效果 三重防护与一个中心  等保初始,就按可信计算思路进行设计的  采用 三重防护一个中心,请院士指导  发挥了有效的安全防护作用,没出大问题  某种程度上减化了其他安全措施  同时,“可信”是有效措施之一,不是全部
网络等级保护 2.0 ——先期的探索与效果 安全计算环境  对于可信计算环境,十年来有效性得到验 证,到目前为止,未证明无效  多年多次渗透测试与攻防,也证明一般性 漏洞并不能对系统造成致命伤害  有效,可用 但是: 服务器端:配置比较麻烦,可忍受 客户端: 现有产品性能很差,实 用性急需提高 操作上: 通过服务外包解决麻烦
网络等级保护 2.0 ——先期的探索与效果 安全区域边界  大量使用隔离网闸等 强区域边界控制  应用与数据分离  数据分区 (攻防中技术上是“绕过”网闸,不是“攻破”,效果上可 说是“突破”,目前为止还是最有效手段之一)
网络等级保护 2.0 ——先期的探索与效果 安全通信网络  线路加密,不仅涉密网,对重要 的互联网通道,也参照涉密网部 署了商密加密机  VPN等传统措施  最重要的,在线路可信前提下, 叠加 信源加密,数据包加密 ,如每一个交易数据包加密后再 在网上传输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