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长泾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一、积累运用(28 分)
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8 分)
题及答案
。(王绩《野望》)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①牧人驱犊返,
②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④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⑥馨香盈怀袖,
⑦ 王 维 的 《 使 至 塞 上 》 中 描 绘 了 边 陲 大 漠 中 壮 阔 雄 奇 的 景 象 , 境 界 阔 大 , 气 象 雄 浑 的 诗 句 是 :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 (崔颢《黄鹤楼》)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2.根据拼音写汉字。(3 分)
,
。”
①振聋发 kuì
②juān
刻
③jié
责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新中国一代代领导人殚精竭虑....,发愤图强,为了实现中国伟大的复兴梦而努力着。
B.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C.鲁迅先生写文章揭露反动军阀杀戮..爱国青年的暴行。
D.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调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唱作歌手的演
,《经典
,
,
,
绎中领略评词之美、音乐之美。它之所以赢得多方赞誉,
咏流传》在最恰当的时刻像一股清泉注入观众的内心。
①不得不说,现代观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③源于古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②不仅在于其用流行音乐包装了古典诗词
④更是源于古诗词本身的深厚内涵
A.③④②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分别是陶弘景、吴均,两人都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两文都是写
给朋友的书信,都是描写山水的佳作。
B.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C.《消息二则》作者是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战略家。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它的结
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D.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任职的作
品,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6.下列有关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报道性作品,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
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B.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
富于热情,是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他就是周恩来。
C.毛泽东给斯诺的初步印象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他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
精力过人。
D.《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
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7.阅读选段,回答问题。(5 分)
A 的伙食也和大家一样,不过他是湖南人,所以有南方人的“爱吃辣”的习惯。他甚至吃馒头都要辣椒。
但除了这个爱好,他在饮食方面也没什么讲究。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听到他发表“革命者爱吃辣”的
观点。他首先举出他的家乡湖南,众所周知那里出了许多革命家。接着,他又列举了西班牙、墨西哥、俄
国和法国来支持他的说法。不过,后来有人说,意大利人也爱吃红辣椒和大蒜,以此来反驳他的观点,他
只好笑着认输。还有“赤匪”自己的歌曲中,有一首最为有趣,叫《红辣椒》。它唱的是辣椒不满自己没
有意义的蔬菜身份,总是等着自己被人吃,嘲笑白菜、菠菜、青豆的自我满足、软弱无能,最后领导了一
起蔬菜起义。这首《红辣椒》是他最喜爱的歌。
……还有一种在必要时刻做出理智决断的魄力。我自己虽从未见过他生气,不过我听别人说,有几次,
他曾经大发雷霆,令人生畏。在这种时候,他的抨击和怒骂据说是既深刻又致命的。……
(1)A 是
(2)这个人有什么特点?请结合选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4 分)
。(1 分)
二、阅读与赏析(32 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一)(2 分)
新华社北京 8 月 11 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
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
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
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2013 年 1 月,习近平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此后,习近平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要求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
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并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
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
给上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20 字以内。
(二) (5 分)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这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诗,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
9.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2 分)
答:
②请简要概括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答:
(三)(11 分)
张淳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
牍。讼①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讼浸②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③如期至,片晷④分
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
淳佯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某吏与十八交好,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
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十八闻,亟往视,因擒之。及报御史,仅两
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⑤。淳劝诫备至。
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
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 《明史·张淳传》
注:①讼:打官司。②浸:慢慢地。③两造:相对两方面的人,指诉讼的两方。④片晷:晷,日影,形
容时间很短。⑤举:抚养。
10.下列各项中与“因擒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山川之.美
B. 何陋之有
C.上车引之
D.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张淳初到永康任知县时,永康县上诉的有几千人,张淳廉洁自律,日夜阅读案卷,从速公正处理积压
下来的狱讼,但是当地百姓不认可他。
B.凡是来告状的,张淳就告诉他审理的时间,双方都能按时来到,张淳很快地就把事情审理清楚,不拖
泥带水。
C.张淳请御史每月下数十道檄文,而自己却佯笑“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是想以此引巨盗卢
十八出洞,一举擒获。
D.张淳对“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年成不好,天下大旱,抢劫掠夺的事公然盛行,
张淳下令抢劫掠夺的人将被处死。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 分)
①吏民素.多奸黠 素:
活:
③全活.无数
13.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②及.檄累下
及:
①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2 分)
②淳佯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2 分)
(四)(14 分)
前 方
高沧海
①游人如织。
②槐花村的指示牌从很远的地方就有,无论从哪个方向来,总有一双热情洋溢的手在拐弯处指明方向,
它挂在路灯杆上,不断地提示着,前方二十公里,前方十公里,前方一公里,前方二百米。
③老爹打量一下天空,晴朗明净。
④有个男人扛了相机,他躺下,他蹲着,他半仰着上身,他站起来,镜头中老爹家的槐花,时而如一
挂瀑布飞流而下,时而在太阳的光芒里隐藏全身,只留一个花瓣镶着金边,晶莹剔透。
⑤男人不尽兴,他攀上老爹家的树,树顶像一座座开满花朵的小山丘,从身边绵延而去,直到白雾缭
缭绕绕的远处。男人张开胳膊,长长地喊一声——啊——
⑥ 老爹说,你快下来,快下来,惊了花。
⑦老爹张开手,像要接住落花一般,他果真就接到了几片零零碎碎飘落下来的花。老爹突然感到气愤,
他对男人说,你走!
⑧男人很不解,不就是掉了几瓣花嘛,这满树的花!但他还是背上相机走了。
⑨眼看着男人摇摇摆摆真的走了,老爹一阵怅然。想好的呢,请这个男人拍一拍自己坐在槐树下或者
站在槐树下的样子。一棵棵槐树上的花朵,像一串串小灯笼,就连树下的鸡窝鸭巢和吃饭木桌也都像开了
花。现成的槐花蜜酒,现成的下酒菜,青皮鸭蛋,小葱配上嫩豆腐,槐花树下请这个男人对酌,自然而然就
如槐树开花,涓涓而来。而此刻,他竟赶男人走了。
⑩老爹长叹一声。
⑪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老爹站在前方二百米的指示牌下,他似乎看到,儿子正从城里出发,前方五
十公里,前方二十公里,前方一公里,前方二百米,儿子站在他面前说,爹。
⑫老爹抹抹脸,天空暗淡了许多,有些灰色的云块浩浩荡荡地压过来,平地旋起来一股黄风,刮得老
爹眯起眼。老爹心中一阵绝望,槐花花期,风吹花,雨打花,风雨过后,花期也就到了尾声。而城里的儿
子,他还没来。
⑬灰色的云过去了,黄色的风顺着村庄的大路跑远了。也就是一袋烟的工夫,天空重现清澄,老爹长
呼一口气,还好,还好,风雨只是路过。
⑭天一直晴着,老爹的心却总是提着,按以往,立夏之前,一定会来一场风雨,立夏的风雨正在来的
路上,前方二百公里,前方一百公里,前方五十公里,老爹隐隐地焦躁。
⑮城里的儿子终于在风雨之前来了。他带着一大家子人涌到老爹家门口时,老爹还以为又来了一拨游
客。
⑯亲家公亲家婆也跟着来了,他们握着老爹的手说,槐花村,好,好!亲家婆像诗人一样说,槐花村
值得来一次再来一次,是个可以来很多次的地方。
⑰老爹带领他们游览槐花村,他特意绕到田木大家,槐花村的槐树都开白花,田木大不知在哪淘来一
棵开红花的槐树。有人悄悄掳走了大半棵树上的花瓣,田老头掐腰守在槐树下,一脸怒气,看见老爹他也
不愿理了。
⑱老爹邀请亲家用餐,亲家婆说,孩子们忙,明年再来聚。亲家公邀请老爹也要及早去城里做客一回
才好,城里虽没有槐花,但城里有牡丹花园,有郁金香花展,不比乡下的槐花差。
⑲儿子走了,儿子只是在进家时喊了他一声爸,走时又说了声,爸,别送了,回吧。老爹心里酸溜溜
的,龟儿子叫亲家公爸爸,比喊他爸顺溜多了。
⑳风雨敲窗,老爹饮下几盅去年酿的槐花蜜酒。最好的花期儿子看到了,亲家看到了,风来何妨,
雨来又何妨?他数算着日子,这是五月,然后是六月、七月……到明年的槐花节还将是整整一年,他
叹口气,翻一个身沉沉睡去,枕上隐约一片风雨一片簌簌落花声。 (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小说开头交代“游人如织”“指示牌从很远的地方就有”,写出了在槐花盛开的季节,人们从四面八
方赶来槐花村观赏美景的盛况。
B.第⑦段中老爹对于男人爬上去碰落了花的行为感到气愤,主要是因为他对这些游客一心只想拍照却不
懂得爱护自然环境感到不满。
C.文章第⑮段到第⑲段中,将儿子回家只是像个游客一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随意与老爹之前对儿子
回家的殷殷盼望、郑重其事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小说的主题。
D.小说环境描写细腻唯美,反映的现实主题却令读者内心沉重,体现出文章匠心独具的构思和艺术魅力。
15.结合语境,谈谈你对⑪段和⑭段划线句的理解。(4 分)
第⑪段:
第⑭段:
16. 联系上下文,分析文章第⑨段有什么作用?(4 分)
17.小说最后一段包含老爹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4 分)
三、作文(4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群山的背后有喧腾的大海,阴霾的背后有澄澈的蓝天,严厉斥责的背后有殷殷的期盼,骄人成绩的背
后有奋斗的泪水……
请结合自身经历以“有你在我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4)不少于 600 字
一、积累运用(28 分)
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共 8 分,每空 1 分)
参考答案
①猎马带禽归
②岂不罹凝寒
⑤芳草萋萋鹦鹉洲⑥路远莫致之
③谁家新燕啄春泥
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④月下飞天镜
2. (共 3 分,每空 1 分)①聩 ②镌 ③诘
3. B (3 分)
4. C (3 分)
5. B (3 分)
6. A (3 分)
7. (1)毛泽东(1 分)
(2)博学多才,从他例证广泛可知;生活朴素,从他在饮食方面没什么讲究可知;理智而当机立断,看问
题一针见血,心系国家社会。(4 分,每一点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得 2 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阅读与赏析(32 分)
(一)(2 分)
8. 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或者习近平加强立法监督,制止餐饮浪费行为)(2 分,主
语“习近平”及主要内容“制止餐饮浪费”都有得 2 分)
(二)(5 分)
9.①(2 分)比喻(0.5 分);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0.5
分),生动传神地刻画出西湖的美(0.5 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春景的喜爱之情(0.5 分)。
②(3 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留恋
之情。(每点 1 分)
(三)(11 分)
9. (2 分)C
11.(2 分)A
12、(4 分)①平时,向来 ②等到 ③使……活,救活
13、 ①(2 分)诉讼告状的有好几千人,他都能判决如流,吏民对此感到非常惊骇。(得分点:讼,数,骇,
语句通顺)
②(2 分)张淳假装笑着说:“强盗逃跑已经很久了,从哪里去抓捕呢?”(得分点:佯,遁,安,
倒装句)
参考译文:
张淳,字希古,是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被授予永康知县一职。(永康)吏民大都一向狡猾,接连
上告罢免了七位县令。张淳到任后,日夜批阅案卷。诉讼告状的有好几千人,他都能判决如流,吏民对此
感到非常惊骇,告状的慢慢的减少了。凡是来告状的,张淳就告诉他审理的时间,双方都能按时来到,张
淳很快的就把事情审理清楚,不拖泥带水。乡民准备一包饭就可等待官司结束,于是人们称呼他为“张一
包”,说他就像包拯一样断案迅速明白。
大盗卢十八盗窃了官库的钱财,十多年没抓到,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张淳约定期限,三个月
内一定抓到他,要求御史每月下十几道命令。等到命令经常下达后,张淳假装笑着说:“强盗逃跑已经很
久了,上哪里去抓捕呢。”把檄文放置一边不去执行。有个与十八关系好,这个官吏经常给他通风报信,
听到张淳的话后就把它告诉了卢十八,十八思想上于是就放松了。张淳于是就让差役诬告那个县吏欠了钱
财,把那个县吏关到监狱里。然后偷偷地喊来那个县吏,以他私通强盗应判死罪来责问他。十八听说后,
急忙去看望小吏,于是官府就抓住了他。等到上报御史,才仅仅过了两个月罢了。
老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过节怨恨,常常夸大到人命来诉讼。张淳查证不符合实情就定诬告人的罪,
从此没有诬陷诉讼的。永地人贫穷,生了女孩大都不抚养。张淳努力认真规劝。无力养活的,张淳就捐给
自己的俸禄,保全救活的人数也数不清。年成不好,天下大旱,抢劫掠夺的事公然盛行,张淳下令抢劫掠
夺的人将被处死。有个抢了别人五斗米的人,张淳假装着取来死囚用棍棒打死了他,却榜示他的罪说“这
是抢劫米的人”,众人都被震慑畏服。
(四)(14 分)
14.B (2 分)
15.第⑪段:老爹想象儿子正在回家的路上(1 分),体现出他对儿子深切的思念与期盼。(1 分)
第⑭段:老爹担心风雨马上就要来了,会吹落槐花,让儿子错过花期(0.5 分),自己也可能见不到儿子了
(0.5 分),体现出他对儿子深沉的爱与思念(1 分)。
16.通过老爹想象与一位陌生的客人一起对酌的美好场面(1 分),以乐衬悲,反衬(1 分)出现实中老爹
无比的孤寂落寞(1 分),呼应小说结尾老爹独饮的画面(1 分)。
17.①儿子离去后一人独处的孤寂落寞;②儿子已经看到最好的花期的欣慰满足;③自己愿意承受辛酸孤单
的无私的爱;④对儿子明年回来的期盼。(每点 1 分,共 4 分)
三、作文(40 分)按照中考评分标准,切入分 28 分。
类别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五类
标准
内 容
占 50%
表 达
占 50%
36-40 分
主题鲜明
感情真挚
内容新颖
观点鲜明
分析充分
论证严密
语言流畅
表现力强
说理透彻
评分注意事项:
32—35 分
28—31 分
24—27 分
24 分以下
主题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观点鲜明
分析较充分
论证较严密
语言通顺
条理清楚
偶有语病
说理较透彻
主题基本明确
感情基本真实
内容比较具体
观点较正确
分析尚充分
论证较严密
语言基本通顺
条理较清楚
有少量语病
说理较清楚
主题不够明确
感情不够真实
内容空泛
观点不够正确
分析不够充分
论证不够严密
语言不够通顺
层次不清
语病较多
说理不清楚
文不对题
文理不通
(1)每少 50 字扣 1 分;
(2)错别字每两个扣 1 分,扣满 5 分为止,重复不累计;
(3)偶有语病指有个别句子有语病,有少量语病指有 2—3 个句子有语病;
(4)内容和表达可分开考虑,但内容评为五类的,表达不得在三类以上打分;
(5)严重抄袭的文章(指有证据可以证实的)在 15 分以下打分,其中如与被抄袭文章雷同达 85%
以上的可在 10 分以下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