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云南昭通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6 分)
1. 在我们的生活中,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以下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食物腐烂
C.衣服晾干
D.蜡烛燃烧
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不断搅拌
B.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一定要先通氢气,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
C.为加快过滤操作速度,倾倒液体时可不用玻璃棒引流
D.制取气体时,应选装药品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3. 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概念,
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
不停地运动.从你所学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
A.①③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③⑤
4. 人体内所含微量元素是指总含量不到万分之一,而质量总和不到人体质量千分之一的
二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元素肯定不属于人体
微量元素的是( )
A.
B.
C.
D.
5. 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威胁,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问题,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
A.温室效应
B.臭氧层空洞
C.潮汐
D.工业“三废”
6. 经过实验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 如下:
泡菜 葡萄 番茄 苹果 牛奶 玉米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奶和玉米粥均属碱性食物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泡菜
C.葡萄汁能使酚酞变红色
D.番茄的酸性比苹果的强
7. 为了增加汽车轮胎的耐磨性,常在制轮胎的橡胶中加入的耐磨物质是( )
A.石墨粉
B.活性炭
C.木炭粉
D.炭黑
8. 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磁带中的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
的化
合物,又知钴 和铁都可能有 、 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
价,则钴和铁的化合价分别为( )
A. 、
B. 、
C. 、
D. 、
9. 探究性学习离不开查阅资料,以下是小明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查阅到的有关资料,其中
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海湾战争对水和空气的严重污染,使得近年来伊拉克 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大大增
加
B.地球上的水虽然很多,但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只有约
C.新粉刷过石灰浆的墙壁释放出二氧化碳,使一老人窒息死亡
D.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因此,可用该物质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分
10. 油、盐、酱、醋是家庭中常用的调味品,下列调味品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
是( )
A.食盐
B.食醋
C.芝麻油
D.味精
11. 有关大气污染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
可破坏臭氧层,一氧化氮在空气中也可氧
化为二氧化氮.但又有研究称,小剂量的一氧化氮对人体有一些特殊的影响,如调整血
压、促进消化、帮助大脑记忆等.以下有关一氧化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氧化氮是氮元素的一种氧化物
B.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但量很少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C.大量一氧化氮在大气中是有害物质
D.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12. 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可有效防止酸雨的形成
B.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它能使庄稼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C.粗盐中常含有不溶于水的泥沙等杂质,可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来提纯
D.通电分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3.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物质一定是
( )
A.含碳的化合物
B.含碳、氢元素的物质
C.含碳元素的单质或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D.无法判断
14.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在锁孔中放入少量铅笔芯的粉末,能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B.用纯碱和醋作用,生成的气体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C.用盐酸、澄清石灰水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D.通过尝食盐水的味道,可判断食盐水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15. 在实际生活中,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电线绝缘层老化,导致短路引发火灾,立即用水浇灭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降低土壤的酸性
C.使用塑料楹配制波尔多液以确保有杀菌效果
D.经常保持自行车各零件的清洁与干燥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16. 剖鱼时不小心弄破了鱼胆,胆汁使鱼肉带有苦味,胆汁中产生苦味的主要成分是胆
汁酸(属酸类).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清除苦味,最好使用( )
A.纯碱溶液
B.食醋
C.食盐水
D.清水
17.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一定量稀硫酸的有关性质,并绘制成如下几种
图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C.
B.
D.
18.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各组中最后一种物质的溶液均过量),最终有沉淀生
成的一组是( )
A.
C.
、
、
、
、
B.
D.
、
、
、
、
二、填空题(共 28 分,其中 24 题 5 分,其余每空 1 分))
19. (1)下列化学用语均有错误,请将正确的化学用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硅元素 ________
② 个氢分子 ________③亚铁离
子
________
④氧化镁
________ 19.
(2)下列表示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
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
20. (1)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其中与烧瓷器并称为
三大化学工艺的是________. 20.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有很多,想想看,你知道生活
中常用的以下物质分别含有什么化学成分(填化学式)
①、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干冰中的“冰”是指________;
②、纯碱是生活中常明智的洗涤剂,纯碱中的“碱”是指________;
③、碘酒是生活中常用的皮肤消毒剂,碘酒中的“酒”是指________;
④、天然气是常用的气体燃料,天然气中的“气”主要是指________.
21. (1)为防止煤气泄漏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
. 乙硫醇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乙硫醇
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则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1.
(2)防毒面具是一种保护人的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的防护器材.过滤式防毒面具中一
般装有活性炭,它能抵御多种毒气的进攻.原因是________.
22. 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分类标准可以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等.请根据所学
的知识,依据物质所具有的某种性质,自拟两种分类标准,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要求每
种分类至少包括三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
氮、水、木炭.分类标准一:________,包括物质________
分类标准二:________,包括物质________.
23. 下表中的四个观点都是错误的.请你仿照表中示例各找出一个化学方程式来否定相
应的错误观点.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化学方程式)
示例: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分解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
置换反应的反应物中一定有金属单质
复分解反应不可能生成沉淀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4.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也可能只含有其中的一种物质.通
过实验探究,有以下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
(1)这包固体粉末的组成是________;
(2)溶液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3)固体 是________,请写出产生该物质的有关反应方程式________.
三、简答题(其中 25 题 3 分,26 题 2 分,27 题 5 分,满分 10 分))
25. 根据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查阅《理化手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有(任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下同)________;
(2)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有________;
(3)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的有________.
26. 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已知铜的熔点是
、铁的熔点
是
币?.
.试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用铜而不用铁来铸造货
27.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今年重庆天元化工厂因氯气泄漏而引起液氯贮罐发生爆炸.氯气
密度比空气大,可
溶于水,有剧毒,人吸入浓度为
的氯气时,就会死亡,为防止氯气扩散,确保
安全,消防特勤队不间断地向事故发生地点喷洒氢氧化钠溶液,形成固定水幕稀释与中和
氯气,有效控制了氯气扩散”.这是因为氯气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
、氯化钠和水而被吸收.
(1)写出 跟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事发地区的人员应迅速转移至________处(填“高”或“低”),转移过程中用
________毛巾(填“干”或“湿”)捂住口鼻.
(3)请你想一想,消防人员在喷洒氢氧化钠溶液时,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_____.
四、实验题(每空 1 分,满分 16 分))
28.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气体是选择相关的化学反应,根据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确定实验装
置,再根据实验装置来确定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常温下,在过氧化氢
溶液
中加入
(固体粉末)即可制取氧气.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
(3)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此外,
也要以用碳酸氢钠
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此法来制取 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
收集装置通常用________.
(4)在这个实验中若要验证反应物
未完全分解,应进行的实验是(写出所用装置
及操作方法)________,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用于制取 的
样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钠,验证的方法是①取样品少许加蒸馏
水溶解,然后加入过量的________,至无气泡产生;②在上述溶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9. 维生素 ,又名抗坏血酸,化学式为
,可溶于水.人体缺乏维生素 可能引发
多种疾病.某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来证明维生素 药片中含碳元素并具有酸性,请代他完
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
(1)坩埚夹持铜片,将 片白色维生素 药片放铜片上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然后再火焰
上罩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________维生素 药片中含碳元素实验
(2)________________维生素 药片具有酸性
五、计算题(30、31 题各 5 分,满分 10 分))
30. 如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盐酸(分析纯)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
\ ^
\
\}\
{\rm 36\% }$
(1)欲配置
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稀盐酸,需用这种盐酸多少毫升?
(2)取上述配置得到的足量稀盐酸与 锌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31.
不纯的氯化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
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溶液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计算:
(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2)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