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自然辨证法概论(2018版)思考题答案.docx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原和发 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 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 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 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 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 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 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 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 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 2.如何理解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自然辩证关系? (1)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 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 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2)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 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 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3)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 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致命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3.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书上的: (1)“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它“功在当代、 在千秋”,“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人计” (2)生态自然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共生关系,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 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3)“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即以生态价值 观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 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 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4)生态自然观将随着系统科学尤其是生态科学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并逐步完普和发 展起来它作为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最先进的一种自然观形态,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 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网上的: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 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 生态文明与生态自然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生态自然观对 现今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及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 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 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 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都 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 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 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 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4.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发展生态文明本身就是在创造财富保护我们的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的财富 (2)这些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本质特性; (3)还体现了人与自然从冲突走向和谐的未来发展之路: (4)这就是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得以双重实现的最终体现。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5.如何理解 18、19 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18、19 世纪,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物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 个新时期,两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 19 世 纪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技术思想。 6.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 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在总体上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 技术思想: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 改造世界。现代科学和技术形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体系结构。 7.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本质特征的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第一,劳动资料延长了人的“自然的肢体”。 第二,工艺学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第三,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 变革。 2.国外学者对技术本质特征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技术本质特征的研究,主要体现于欧美技术哲学和日本的技术论中,其中存 在工程学和人文主义的两种技术研究路向,日本技术论在技术的本质问题上形成了“方法技 能说”、“劳动手段说”、“知识应用说”等观点。这些观点各有特色,但大都表现出对技术理解的 单一性。 我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进行分析评价。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 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
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 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 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 的统一。 8.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1)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学科结构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 程科学构成。 知识结构由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构成 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表现出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其中学科结构形成立体的架构,知识 结构各要素渗透在学科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都是系统化 的知识,都会经过一个由科学事实到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2)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门类结构由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 业技术构成。 形态结构由经验形态的技术、实体形态的技术和知识形态的技术构成 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表现出现代技术的发展过程,其中门类结构是立体的架构,形态结 构的各要素同样渗透在门类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都包含 经验技能、都使用工具机器,都蕴涵了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在各自的发展中,不但日益多样化和系统 化,而且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9.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科学是个开放系 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 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 创新: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创新是继承的必然 趋势和目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 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 的统一。 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其中社会需求与技 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 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0.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 (1)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任何技术,最早都源于人类的需要。正是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起初模仿自然,进 而进行创造,发明了各种技术。同时,文化对技术发展具有明显的张力作用。先进的思想文 化会推动技术的发展,而落后的思想文化则会制约和阻碍技术的发展,包括影响技术决策、
技术研发以及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各方面。 (2)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技术目的就是在技术实践过程中在观念上预先建立的技术结果的主观形象,是技术实践 的内在要求影响并贯穿技术实践的全过程。技术手段即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因素,包括实现 技术目的的工具和实用工具的形式。技术目的的提出和实现,必须依赖于与之相匹配的技术 手段。技术手段是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和保证,它包括达到技术功能要求所使用的工具以及 应用工具的方式。 (3)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9 世纪中期以后,科学走到了技术的前面,成为技术发展的理论向导。科学革命导致 技术革命,技术发展对科学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已成为科学的应用尤其是当今社 会的发展,日已形成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为基础,吸取具体科学技术 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并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 科学技术研究,离不开辩证思维。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的 统一,这些辩证思维的形式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自觉地认识 和提升这些辩证思维的形式,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建设创 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12.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就是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基本原 则就是把辩证法贯彻到科学技术研究中,以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想渗 透到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中,把握具体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 (一)分析 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以及阶段,分别加以研究考察的方法 (二)综合 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侧面、属性以及阶段按照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 以掌握事物的全貌、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三)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有机结合形成辩证思维,构成了对事物过程的完整认识:分析与综合相互渗透和 相互转化;分析是研究,综合是创造。 13.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创造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创造性思维不是在所有辩证思维和科学 研究方法之外的独立的一种思维形式或方法,是能够提出创见的思维,与一般性思维相比, 是在思维特征方面不刻板组合各种思维、灵活调用思维的特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 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 创造性思维特别注重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14.注意多学科的交又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 移植和学科交又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当代 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行移植与交叉,通过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常常 能够获得单一学科研究无法获得的创新成果。多学科融合或通过跨学科研究问题也是当代科 学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体现了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 当代各门科学之间的交义型越米越大,通过学科之间的交义往往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带 来创新。学科交又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 所谓学科交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 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学科的 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所谓跨学科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跨学科也是一种学科 融合的方法也可以称为多维融贯的方法 。 15.战略性思维对于科学研究有何意义? 战略思维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展示 的是看问题的高度和深度科学家与工程师有没有战略性思维、具有什么样的战略性思维,一 定程度上决定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科学技术研究能登多高、走多远、将抵何 处。战略性思维的强弱,取决于思考问题的高度、理论研究的深度、知识视野的广度,以及 对于科学技术发展全局的时间跨度的认识与把握。 对于国家而言,科学技术的总体规划是一种科学技术研究的战略,战略科学家需要掌握 国家科学技术的基础战略,按照国家需要,结合自己及其研究团队的研究确定研究方向。第 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6.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改变了社会历史进程,造就了新的社会形态:推动了生 产力内部各要素的变革,引发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形式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造就了经济转型:产生了技术异化现象,要对异化的资本主义制度展开批判,更好地发挥科 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科学是生产力的“知识的形态”。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推 动着整个人类物质生产的迅猛发展。 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的科学技术,能够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在产业革命的基础上,推 动社会变革,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有力影响。 作为人类最终走向自由的科学技术,能够作为解放的杠杆,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 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17.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科技异化实质上是在资木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一种必然结果。由于劳动是人 的最根木最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人及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方式,劳动的异化必然带来人的其 他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科学技术也不例外,因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 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因此,科学技术作为劳动亦即人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社会活动的产物,也必然随着资本 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而表现出异化的现象。最根本的是要消灭对科学技术的资木主义利用方 式,把现代科学技术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最终解 决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问题。当然,在马克思看来,异化的完全克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制 度中才能最终实现。
辅助,我觉得可以不背: (科学技术的异化,具体米说,是指科学技术作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创生、发展的产物, 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使自、然界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 展的方向演化,然而,随着它的产生、发展及其正面效能实现的同时出现了有悖人类发展科 学技术的目的。实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机的社会现实。 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 科学技术对人的价值的影响表现在:科技忽略了“个性化”人的存在,致使人的“价值”和“意 义” 度被忽视:同时科技把人作为一个抽象而存在,导致了人的抽象和被忘却;人被工具化丧失 独立生存的真谛,成为被他人利用的工具。 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异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目的、正而功能的实现之同时,科学技术的异化现象以及由 此而产生的负面效能也在不断地产生和扩大,从而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和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 的出现,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异化过程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过程,科学技术异化的最终结果导 致了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 18.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有一个历史过程经济支持制度、法律保障体系等科学技术体制是根 本,各种组织机构及其科研组织运行是保证,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是导引在科学技术发展应 用的新阶段,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因此必须进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以 保证科学技术的良好运行。 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是在一定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依据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 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制度,旨在支持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科学技术的体制化以相 应的职业化为核心,其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和丰富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包括: 组织领导体制、经济支持制度、法律保障体制、交流与传播体制、人才教育培养制度等。 科学技术与其他各种事业密切相关,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保证科学技术活动的顺 利进行科学技术组织机构随着历史的演化而变化,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实现科学技术现 代化的组织保证。在科学技术社会史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组织机构有:科学技术决策、管理 与咨询机构科学技术活动组织机构科学技术传播机构,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机构 19.为什么要 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科学技术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建立在诚信和道德的基础上现阶段,默顿的科学的 精神气质受到挑战,科学技术工作者有失范行为,需要制定相关科研诚信指南和工程师伦理 准则加以规范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尤其是进行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应该 遵循社会伦理、生命伦理、动物伦理等。技术工作者,尤其是工程师,在工程技术活动中, 应该遵循一定的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应 该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负有特别的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 20.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一)社会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化紧密关联,并由 此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默顿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提出的 “清教主义促进英国近代科学的制度变化”,以及“李约瑟难题”—“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 诞生”的解答,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调 1.要防止科学在生活世界、自然世界对人文的借越所造成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 深刻理解科学的限度,用正确的人文理念指导我们的生活。
2.必须以社会先进文化来引领科学技术文化,使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健康全面发 展服务。得到广泛提的环境科学技术就是为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努力,是科学 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绿色文化的良性互动产物。 21.科学技术的风险有哪些?如何恰当的进行科学技术风险评价与决策? 科学技术的运用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克隆人的伦理风险、水坝和水电站的环境风 险、转基因食品的健康风险等。 要恰当的进行科学技术风险评价与决策,就应该全面评价科学技术风险收益的多个方面, 批判性的考察内部存有争议的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分析互相竞争的利益集团和社会结构的 外部政治学,理解科学技术专家知识和决策的局限性、公众理解科学的必要性和以及外行知 识的优势,明确政府、科学技术专家以及公众在科学技术风险相关的公共决策中的不同作用, 确立公众参与决策的可能方式,从而形成最优化的科学技术公共政策模式,以达到对科学技 术风险社会有效治理的目的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22.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 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 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毛洋东、邓小半江民, 胡锦涛习近平科学技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和飞跃,是他们 科学技术思想的凝练和精髓。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涵丰富,涉及了科学技术的功能、目标、机制、战略、 人才和方针等重大问题,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23.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概括和总结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 的科学技术思想,包括科学技术的功能观、战略观、人才观、和谐观和创新观的基本内容, 体现出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自主性、人本性等特征,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 国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具体体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 义科学技术观与中国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 部分。 24.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的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从毛邓三科学技术观到习新中特科学技术观,反映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革 命改革建设的历史进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