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1.看拼音写词语,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真题及答案 chéng shú mào shèng zàn tàn léi dá zī rùn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 弯曲.(qǔ qū) 捶.打( chuí cuí ) 薄.雾(bó báo) 开凿.( zháo záo) 3.下列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舒适 愉快 严厉 C.幻想 奥密 联系 4.辨析组词 镀 度 5.补充词语 冰天 随遇 碗 豌 重整 奔流 6.选择词语,补充句子。 B.痕迹 牢固 触角 D.殷切 期待 排练 辫 辩 得 无 级 极 通 腾 应 奈 达 驾 A.打头阵 B.敲边鼓 C.开绿灯 D.破天荒 E.挑大梁 F.栽跟头 (1)我们做事要有原则,不能随便 。 (2)我犯了错误,妈妈批评我的时候,爸爸有时也在 。 7.读句子,说说下面的两个句子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 (1)世界美丽是因为有高山,有草原,有江河,有海洋等景观。 (2)世界美丽是因为有高山、草原、江河和海洋等景观。 8.按照要求改句子。 (1)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改为“把”字句) (2)猛烈的台风刮倒了街道旁的广告牌。(缩句)
(3)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 改为反问句) (4)喜鹊在树枝上叫。( 改为拟人句)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了这部电影很受感动。 B.牛牛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C.大连的夏天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D.家乡的街道上差不多全是绿绿的爬山虎。 10.根据积累填空。 (1) ,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2)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 (3)嫦娥应悔偷灵药, 。(李商隐《嫦娥》) (4)但使龙城飞将在, (王昌龄《出塞》) (5) (6) ,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上面的诗句你最喜欢第 句,说说你的理由: 。 (8)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 ,故为精卫,常 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ㅤㅤ读这句话,在交代“故事起因”的语句下面划“____”,交代“故事经过”的语句下 面划上“~~”。 (9)《王戎不取道旁李》说明 非常重要。 (10)《西门豹治邺》成功给你的启发是 。 11. 野鸭 ㅤㅤ①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ㅤㅤ②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觉,藏在那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她一下, 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也不动。 ㅤㅤ③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 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面。 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便把这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 个巢,里面着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是十三只。 ㅤㅤ④我将她仔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 种情形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了 这个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ㅤㅤ⑤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 的爱啊! ㅤㅤ⑥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 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她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 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ㅤㅤ⑦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她们包. 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她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她们埋.起来。我把她们 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1)短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三部分内容: (发现野鸭)—— —— (2)读第③段,填空并回答问题:她身体的一侧 ,脖子 ,张着嘴,里 面塞满了雪。她的 稍稍张开来,一条腿 。 想一想,死去的野鸭妈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姿态呢? (3)“她是被冻死的”作者得出结论主要根据什么,在文中标画出相关语句。 (4)读短文,在你印象深刻的内容旁边写下你的两处批注。 (5)读第⑦段加点词,能看出此时作者的心情是: 。 12. ㅤㅤ①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 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 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ㅤㅤ②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 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 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ㅤㅤ③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 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使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 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ㅤㅤ④我一直挎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 然意志坍塌了。 ㅤㅤ⑤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最后惨死于乱军之中。 ㅤㅤ⑥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 远也做不成将军。” ㅤㅤ⑦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
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郑重: ②马前卒: ③背弃: ④骤然: (2)“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对上面句 子意思正确的理解是: A.儿子很害怕,就像看见房屋倒掉了。 B.儿子很后怕,突然失去了自信和勇气。 (3)第②段中画“_____”的句子采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 。 A.外貌描写 B.心理描写 C.神态描写 (4)第⑦段连续三个“若要”是否重复、啰嗦?说说你的看法。 (5)请给短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A.断箭 B.父与子 C.战争 D.不相信自己的意志 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6)如果你是将军的儿子,你会打开箭囊吗?请简单写下你的想法。 13.习作 ㅤㅤ我们的爸爸妈妈像不像那只野鸭,有时,为了儿女不惜一切;有时,他(她)们也 是那位将军,为了孩子的长大煞费苦心。请你自拟题目,写写和父母之间的一件事。当 然也可以写其他你认为对你很重要的人。 ㅤㅤ要求:①把事情写清楚。②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字数在 300 字以上。
1.看拼音写词语,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参考答案 léi dá 雷达 zī rùn 滋润 chéng shú 成熟 mào shèng 茂盛 zàn tàn 赞叹 【解答】故答案为: 成熟 雷达 茂盛 滋润 赞叹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 弯曲.(qǔ qū) qū 薄.雾(bó báo) bó 捶.打( chuí cuí ) chuí 开凿.( zháo záo) záo 【解答】“弯曲”的“曲”应读“qū”,指弯曲(跟“直”相对)。读“qǔ”时,指歌曲。 “薄雾”的“薄”应读“bó”,指微;少;弱。读“báo”,指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 离小。与“厚”相对。 故答案为: qū bó chuí záo 3.下列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舒适 愉快 严厉 C.幻想 奥密 联系 【解答】A、B、D 正确。 B.痕迹 牢固 触角 D.殷切 期待 排练 C.有误,奥秘:指深奥与神秘,通常指某个事件的由来复杂,不为一般人所知。故“奥 密”的“密”错误。 故选:C。 4.辨析组词 镀 镀金 碗 大碗 辫 辫子 级 年级 度 度量 豌 豌豆 辩 争辩 极 极地 【解答】故答案为: 镀金 大碗 辫子 年级 度量 豌豆 争辩 极地 5.补充词语
冰天 雪地 重整 旗鼓 得 心 应 手 通 情 达 理 随遇 而安 奔流 不息 无 可 奈 何 腾 云 驾 雾 【解答】冰天雪地 重整旗鼓 得心应手 通情达理 随遇而安 奔流不息 无可奈何 腾云驾雾 故答案为: 雪地 旗鼓 心 手 情 理 而安 不息 可 何 云 雾 6.选择词语,补充句子。 A.打头阵 B.敲边鼓 C.开绿灯 D.破天荒 E.挑大梁 F.栽跟头 (1)我们做事要有原则,不能随便 开绿灯 。 (2)我犯了错误,妈妈批评我的时候,爸爸有时也在 敲边鼓 。 【解答】A.打头阵:比喻战场上冲锋在前或工作中带头干。 B.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助势或撺掇。 C.开绿灯:比喻允许或不禁止,还表示为某事提供方便。 D.破天荒: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或第一次出现的事。 E.挑大梁:泛指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F.栽跟头:比喻失败或出丑。 (1)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开绿灯”。 (2)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敲边鼓”。 故答案为: (1)开绿灯; (2)敲边鼓。 7.读句子,说说下面的两个句子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 (1)世界美丽是因为有高山,有草原,有江河,有海洋等景观。 (2)世界美丽是因为有高山、草原、江河和海洋等景观。 第一句话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这样写使句子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句子 的表达效果。第二句话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解答】比较两个句子可知,第一句话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这样写使句子节奏鲜明,读 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二句话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故答案为: 第一句话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这样写使句子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句子的 表达效果。第二句话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8.按照要求改句子。 (1)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改为“把”字句)
自古以来,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2)猛烈的台风刮倒了街道旁的广告牌。(缩句) 台风刮倒了广告牌。 (3)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 改为反问句) 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难道不令人敬佩吗? (4)喜鹊在树枝上叫。( 改为拟人句) 喜鹊在树枝上唱歌。 【解答】(1)把“人们”放在“钱塘江大潮”的前面,用“把”相连。 (2)去掉修饰语“猛烈的”“街道旁的”。 (3)添加“难道不……吗”,结尾用问号。 (4)把“叫”改为“唱歌”。 故答案为: (1)自古以来,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2)台风刮倒了广告牌。 (3)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难道不令人敬佩吗? (4)喜鹊在树枝上唱歌。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了这部电影很受感动。 B.牛牛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C.大连的夏天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D.家乡的街道上差不多全是绿绿的爬山虎。 【解答】A.成分残缺,加主语“我”。 B.正确; C.有误,搭配不当,应改为:夏天的大连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D 有误,重复赘余,去掉“全是”。 故选:B。 10.根据积累填空。 (1)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2)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3)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4)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5)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6)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上面的诗句你最喜欢第 2 句,说说你的理由: 因为这句诗告诉了我们“当局
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 (8)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 返 ,故为精卫,常 衔 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ㅤㅤ读这句话,在交代“故事起因”的语句下面划“____”,交代“故事经过”的语句下 面划上“~~”。 (9)《王戎不取道旁李》说明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非常重要。 (10)《西门豹治邺》成功给你的启发是 要有勇于斗争精神,讲究斗争策略,敢于破 除迷信,有勇有谋,敢作敢为 。 【解答】(1)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 (2)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3)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嫦娥》。 (4)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 (5)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6)出自唐代高适的《别董大》。 (7)上面的诗句我最喜欢第 2 句,因为这句诗告诉了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 理。 (8)选自文言文《精卫填海》。故事的起因是: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事的经过 是: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9)选自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10)选择课文《西门豹治邺》。 故答案为: (1)可怜九月初三夜; (2)只缘身在此山中; (3)碧海青天夜夜心; (4)不教胡马度阴山; (5)生当作人杰; (6)莫愁前路无知己; (7)2 因为这句诗告诉了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8)返 衔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9)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10)要有勇于斗争精神,讲究斗争策略,敢于破除迷信,有勇有谋,敢作敢为。 11. 野鸭 ㅤㅤ①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ㅤㅤ②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觉,藏在那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她一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