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江苏苏州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历 史
1.本试卷有 3 大题.共 30 小题.满分 50 分,考试用时 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
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
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
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题;
1.考生答题均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4 题,每题 1 分,共 24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
题意。
1.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层有距今约七千年的水稻田灌溉体系遗
迹,考古学家还在该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日前最早的粳稻遗迹。大致与这些遗迹同
时的稻作文明,我们还可以在下列哪个遗址中看到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
址
2.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3.下图是某学术论文中的插图(局部),该论文讨论的题目是
A.布局严整对称的唐长安城
B.宋代常州城市形态与科
C.南宋临安与经济重心南移
D.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规
举
划
4.1571-1821 年间.从美洲运往菲律宾马尼拉的白银共计 1 亿比索.其中二分
之一或者更多一些,通过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流入了中国。这种被称为
“丝一银”贸易的“全球化”贸易
A.有利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导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C.为海上丝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D.表明当时中国已经步入近代
5.毛泽东曾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
谈到一位满族皇帝的功绩时,毛泽东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他
在位时牢固地确定的。这位皇帝是
A.汉武帝
B.元世祖
C.康熙帝
D.道光帝
6.“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
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7.下面是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在第十三章 13.2 中
可以查阅到的史事最可能是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北洋水师正式成军
C.邓世昌壮烈殉国
D.签订《马关条约》
8.“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
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
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
塔。”这是一位外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评价,他想要表达的是
A.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无可挑剔
B.洋务派的措施健全可行
C.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辛亥革命缺乏思想动员
9.1920 年,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取向,否定“生存竞争,优胜劣汰”.趋向
于互助进化、财产公有、平民主义、大同主义。这一变化与李大钊一篇文章的影
响有关,这篇文章是
A.《变法通议》
C.《敬告青年》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0.“将他们(博古、李德)‘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
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材料所述史
事发生在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 遵 义
会议
11.标语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达到某种宣传目的。下列宣传标语出现于抗日战
争期间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B.“兵民是胜利之本”
D.“抗美援朝,保家
卫国”
12.1948 年 12 月 20 日.《华东前线》报道了一场战役中的阶段性重大胜利。
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 渡 江
战役
13.下表为《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的统计分析。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
A.在建设中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B.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C.把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手段
D.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14.当年在外交部欧美司工作的周南说:“26 届联大的两阿提案能通过,在
当时的国际社会上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表决结果一出来,许多非洲国家代
表都站起来了,热烈鼓掌。”周南回忆的重大事件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
针
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
15.读下列两张图片,两部法律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成文法典
C.使用相同文字
B.均产生于欧洲的中世纪
D.刻在完全相同的材质上
16.“英国诗歌之父”杰弗里·乔叟(1340-1100)青年时期曾在意大利会见
彼特拉克.后者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
集》尖锐地揭露了教会僧侣们欺诈、贪婪的本性以及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的
本质。对他的恰当评价是
A.人文主义的宣扬者
C.社会革命的宣传家
B.文学革命的旗手
D.启蒙运动的领袖
17.小明同学通过课外阅读得知:1500-1800 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 1 亿人死
于瘟疫。他组织同学们进行历史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选用了下图漫画。他们的
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B.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C.殖民争霸开拓世界市场
D.横渡大西洋的蒸汽轮船
18.该国革命是整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变革最为激烈的一次革命。它以“现
代社会”取代了“旧制度”,在革命最激烈的阶段,一切显得非常激进,以致此
后一切革命运动都将这场革命视作自己的先驱。“该国”是指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
俄国
19.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他被称为“南美的乔治·华
盛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他
A.反抗英国压迫
B.建立民主政治
C.维护国家统一
D. 推 动
民族独立
20.历史学家刘宗绪指出:到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
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经过 200 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由此
分析,这个时期美国、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B.使三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21.下图为 1860-1900 年英、法、德、美四国年平均工业增长率情况。德、
美两国的数据明显高于英、法的主要原因是
A.在科技革命中领先于英法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
C.占有的殖民地比英法更多
D.城市化进程早于英法两
衡
国
22.20 世纪 20 年代.某位苏俄领导人说:“事情似乎很奇怪.社会主义共和
国怎么能依靠资本主义来改善自己的状况呢?”“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
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
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这一论述意在
A.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
B.解释实行新经济政策的
原因
然性
C.推动工业化全面展开
D.阐明推行苏联模式的必
23.汪锦元,江苏吴县人。他曾作为中共秘密情报员打入汪公馆,成为汪精
卫的秘书。1941 年 9 月,他在随汪精卫接见日本密使时,获悉日军将停止北进进
攻苏联。之后,又发现侵华日军大量南下,海军舰艇回撤日本。他及时将情报报
送延安。据此,中共中央对战局做出的判断是
A.亚洲战争策源地即将形成
B.德军将对苏联发动突然进攻
C.日美太平洋战争即将爆发
D.盟军将要开辟欧洲第二
战场
24.“今天,积累知识的速度是空前的、爆炸性的……同样空前的、爆炸性
的是用计算机储存和检索信息的速度,还有以光速——尤其是通过卫星向全世界
发送信息的速度。”材料反映了当今社会呈现的特点是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样化
D.社会信息化
二、填空题:共 3 题,每题 2 分,每空 1 分,共 6 分。
25.中国历史上,西汉、东汉与西晋、东晋都是因都城的相对位置命名。西
汉定都长安,东汉和西晋都城都在,而东晋以
为都城.已经偏向东南方
向。
26.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成功爆炸了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发射了导弹
和人造地球卫星,这些伟大成就合称“
”。2008 年,
七 号 载
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漫步太空。
27.一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
条约》,华盛顿会议上各国代表签署了针对中国问题的《
公约》,均
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共 3 题,其中第 28 题 7 分,第 29 题 6 分,第 30 题
7 分,共 20 分。
28.(7 分)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中华文化的传
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读材料一,敦煌莫高窟造像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哪一宗教文化的融合?徐
光启等人主要学习了西方哪些学科门类的先进知识?(3 分)
(2)读材料二,崔致远的作品主要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哪一思想的影响?中
国宋代哪位发明家的成就为古腾堡的发明奠定了基础?(2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对于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
分)
29.(6 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根据国情,
因地制宜地开展革命斗争是我党的成功经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